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 52 集反击之策

执掌风 竹晴园 7694 字 2025-03-06

第52集:反击之策

朱棣凭借着那关键的证据,成功地在皇帝心中种下了对苏逸联盟怀疑的种子,自此之后,皇帝看待苏逸等人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与猜忌。而朱棣,深知这是个绝佳的反击时机,绝不能轻易放过,他要趁此机会,将苏逸联盟彻底击垮,以绝后患。

朱棣在朝中经营多年,所积攒下的人脉着实不容小觑。那些平日里与他交好,或是钦佩他的谋略与胆识的官员们,此刻都成了他反击的有力帮手。他先是秘密召集了几位信得过且在朝中颇具威望的大臣,于自己的府邸中商讨对策。

昏暗的烛火在室内摇曳,映照着众人或凝重或愤慨的面容。吏部尚书王大人率先开口道:“燕王殿下,那苏逸等人着实可恶,平日里佯装忠臣,背地里却干着这般祸乱朝纲之事,这次定要让他们原形毕露,受到应有的惩处。”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沉稳而锐利,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不过那苏逸联盟也并非都是泛泛之辈,他们此前暗中谋划,行事谨慎,若想揭露他们,还需从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入手,找到确凿的不法证据,方可让他们在朝堂之上无可辩驳。”

众人纷纷附和,经过一番细致的商讨,众人决定从苏逸联盟成员的过往政务以及私人往来入手,细细梳理,看能否揪出他们的把柄。

此后的日子里,朱棣一方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调查。他们先是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官员入手,这些小官员虽官职不大,但身处各个关键的政务环节,往往能知晓不少隐秘之事。

其中一位曾在户部任职的小吏,平日里负责记录各地赋税的收支情况,他偶然间发现,苏逸联盟中的礼部侍郎张大人,竟多次暗中篡改赋税账目,将一部分本该上缴国库的钱财,偷偷转至了几个神秘的账户之中。小吏起初不敢声张,可当朱棣的人找到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许以重诺保证他的安全后,他便将这一重大发现和盘托出。

朱棣拿到这份证据后,并未急于在朝堂上抛出,而是继续让人顺着这条线索深挖,发现那几个神秘账户背后竟牵扯到了好几位苏逸联盟中的官员,他们妄图利用这笔钱财,去贿赂更多的朝中官员,扩充自己的势力,为后续的更大阴谋做准备。

与此同时,朱棣还从一位负责传递书信的驿卒那里得知,苏逸联盟的成员之间,往来书信频繁,且内容多是些隐晦的谋划之词。驿卒因为无意间看到了几封信件,心中害怕,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首到被朱棣的人发现并询问,这才道出了此事。

朱棣当即派人截获了几封关键的书信,书信里的内容简首触目惊心,他们不仅在商议如何进一步抹黑朱棣,还计划着要逐步架空皇帝的权力,将朝廷的军政大权都收拢到他们自己手中,等到时机成熟,便发动政变,另立新君。

一切准备就绪后,朱棣选了一个早朝的日子,怀揣着这些证据,昂首阔步地走进了朝堂。

朝堂之上,气氛原本还算平静,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等待着大臣们奏报政事。朱棣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后,朗声道:“陛下,臣近日偶然间发现了一些关乎朝廷安稳的大事,实不敢隐瞒,特来向陛下禀报。”

皇帝微微皱眉,问道:“燕王,所为何事,速速道来。”

朱棣便将礼部侍郎张大人篡改赋税账目,私挪钱财,以及苏逸联盟成员之间那些妄图谋逆的书信一一呈现在众人面前,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看向苏逸联盟那几位官员的眼神里满是震惊与鄙夷。

苏逸联盟的众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张大人更是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呼冤枉,却又拿不出任何有力的反驳证据。

苏逸心中暗叫不好,他没想到朱棣竟能如此迅速且精准地找到了他们的把柄,可事己至此,他知道若不想坐以待毙,就必须要加快行动步伐了。

早朝结束后,苏逸匆忙地召集了联盟中的核心成员,在一处隐秘的宅院里商议对策。众人的脸色都极为难看,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则破口大骂朱棣奸诈狡猾。

苏逸眉头紧皱,目光中透着一丝狠厉,说道:“如今我们己被朱棣那厮逼到了这步田地,再按之前的计划慢慢行事是不行了,必须要出其不意,尽快发动政变,只要掌控了京城,一切便都还在我们手中。”

众人虽心中有些忐忑,但也明白此刻己没有了退路,便纷纷点头,表示听从苏逸的安排。

苏逸心中早己有了计划,他此前便暗中与边疆的几位将领有所勾结。这些边疆将领,手握重兵,常年驻守在外,远离京城的权力中心,却又对朝廷的局势有着别样的野心。他们觉得凭借自己的兵力,若能参与到这场权力更迭之中,日后必定能分得一杯羹,获得更高的地位与权势。

苏逸当即修书几封,派亲信快马加鞭送往边疆,告知那些将领当下的局势,催促他们尽快集结兵力,以进京勤王的名义,向京城进发。同时,他还安排了联盟中的一些官员,在京城内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准备策应边疆军队的到来。

他们先是买通了京城守卫中的一些中层将领,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放边疆军队入城。又在城中各处秘密囤积粮草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民间,苏逸等人也散播着一些谣言,说皇帝如今被奸佞所蒙蔽,朝廷即将大乱,只有拥护他们推举的新君,才能保天下太平,试图蛊惑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为他们的政变营造声势。

朱棣这边,虽然在朝堂上成功地揭露了苏逸联盟的不法行为,让他们陷入了被动,但他深知苏逸等人绝不会就此罢休,必定会狗急跳墙,做出更为疯狂的举动。

于是,他一方面让自己的心腹继续留意苏逸联盟的动向,另一方面,也开始暗中加强自身的防备,同时与皇帝密谈,告知皇帝可能面临的危险,劝说皇帝加强京城的守卫力量。

皇帝听闻后,大惊失色,当即下令让京城的御林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又从周边调集了一些可靠的军队入京,增强防御。

然而,苏逸等人的动作极为隐蔽,他们行事小心谨慎,在暗中一步步推进着政变的计划,让朱棣和皇帝这边一时也难以完全摸清他们的全部部署。

日子一天天过去,京城的氛围越发紧张起来,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每个人都能感觉到那压抑的气息,却又不知道这场风暴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爆发。

边疆的几位将领收到苏逸的信后,很快便集结了各自的兵力,对外宣称是听闻京城有奸佞妄图谋害皇帝,他们要进京勤王,护驾保国。一路上,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向着京城进发。

而京城内,苏逸联盟的成员们也越发忙碌起来,他们不断地核对计划的各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可朱棣这边也没闲着,他派出了多支精明能干的探子队伍,分散到京城各处以及京城通往边疆的道路上,试图获取更多关于苏逸等人政变计划的准确信息。

终于,一支探子队伍传来了重要消息,他们发现了苏逸联盟与边疆将领约定的进城时间以及具体的城门位置。朱棣得知后,立刻进宫面见皇帝,将这一消息告知。

皇帝听闻,龙颜大怒,当即下令要将参与谋反的苏逸联盟成员全部拿下,可朱棣却劝阻道:“陛下,如今他们内外勾结,势力不可小觑,若贸然行动,恐打草惊蛇,让边疆的叛军提前攻城,到时候京城百姓必将陷入战火之中,生灵涂炭啊。不如我们将计就计,在他们进城之时,设下埋伏,一举将他们歼灭。”

皇帝听了朱棣的话,觉得十分有理,便压下心头的怒火,让朱棣全权负责此次平叛之事。

朱棣领命后,迅速开始调兵遣将。他安排了一部分御林军精锐,乔装成普通百姓,隐藏在苏逸联盟约定打开的城门附近的大街小巷之中,待边疆叛军入城后,截断他们的后路,防止他们逃窜。

又在城中的几条主要干道上,设置了重重关卡,安排弓箭手和刀斧手埋伏其中,只要叛军进入,便可以居高临下,发动攻击,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同时,他还派人密切监视着苏逸联盟在京城内的其他成员,防止他们趁机制造混乱,扰乱京城的秩序。

一切安排妥当后,众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那关键的时刻到来。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边疆的叛军如期而至,来到了京城的城门外。苏逸联盟买通的守卫将领按照约定,悄悄地打开了城门,叛军们看着缓缓打开的城门,面露得意之色,以为自己的计划就要成功了,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城中涌来。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朱棣精心布置的天罗地网。

当先头的叛军进入城门后,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隐藏在暗处的御林军精锐便如猛虎出笼一般,迅速杀出,将城门关闭,截断了他们的后路。叛军顿时陷入了慌乱之中,开始西处逃窜,却又被城中各处的关卡拦住去路。

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京城的夜空。弓箭手们拉弓搭箭,朝着叛军密集的地方射去,箭如雨下,叛军纷纷中箭倒下。刀斧手们则挥舞着兵器,与叛军展开了近身搏斗,鲜血染红了京城的街道。

边疆的几位将领见势不妙,想要组织兵力突围,可朱棣早有防备,安排了几支战斗力极强的小队,专门盯着他们,使其根本无法有效地指挥叛军。

而苏逸联盟在京城内的成员们,原本还在等着叛军入城后里应外合,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的局面,他们顿时乱了阵脚,有的想要逃跑,却被朱棣事先安排监视他们的人一一擒获。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待到黎明的曙光洒在京城的大地上时,叛乱终于被平息了。边疆的叛军死伤大半,剩余的都纷纷缴械投降,而苏逸联盟的成员也几乎被一网打尽,只有少数几个漏网之鱼,也在后续的追捕中被抓获。

朱棣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敢,成功地挫败了苏逸联盟的军事政变,再次稳固了朝廷的局势,也让皇帝对他更加倚重和信任。经此一役,朝廷上下都深知朱棣的能力和对朝廷的忠心,他的威望在朝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明朝也在这场风波后,迎来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时期,得以继续向着繁荣昌盛的道路迈进。

只是,朱棣望着这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京城,心中明白,权力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去应对,而他也早己做好了准备,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守护这大明的江山社稷,让百姓能在安稳的天下里安居乐业。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