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集:奇谋破敌
黎明的曙光还未完全穿透那浓厚的晨雾,朱棣所率的明军营地中,气氛却己凝重得如同这未消散的雾气一般。几日来与那突然崛起的少数民族部落的交战,让明军陷入了困境之中。敌人熟悉周边地形,作战又极为凶悍,且人数众多,明军虽英勇抵抗,却也渐露疲态,士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朱棣站在营帐前,目光凝重地望着远方敌营的方向,眉头紧锁。身旁的林羽和叶灵亦是一脸严肃,他们深知,若不想出良策破敌,此次边疆之行恐怕会遭遇重创,更会危及明朝的边境安全。
林羽率先打破沉默,拱手道:“王爷,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正面强攻于我军不利,那地势复杂,他们又布下诸多防线,硬闯只会让我军损失惨重啊。”朱棣微微点头,他心中何尝不知这严峻的局势,只是一时还未想出绝佳的应对之法。
叶灵灵动的眼眸一转,说道:“王爷,林大哥,我们不妨用计,那敌军虽勇猛,但生性多疑,我们若能佯装败退,诱他们深入,再找一处合适之地设下埋伏,或许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朱棣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的确是个可行之策,可随即又面露担忧:“此计虽妙,只是要让敌军深信不疑地追来,并非易事,稍有差池,便会弄巧成拙啊。”
林羽沉思片刻后道:“王爷,我们可先派出小股部队,佯装成主力,去攻打他们一处看似防守严密,实则可破的据点,然后故意露出破绽,佯装不敌,慌乱败退。那敌军见我军‘主力’败退,必定起了追击之心,想一举歼灭我们,我们便可一步步将他们引入埋伏圈。”
朱棣手抚胡须,思索一番后,觉得此计大有可为,当下便开始着手布置。
他先是挑选了一员猛将,名为赵虎,率领着两千精兵,伪装成明军主力,朝着敌军一处营帐进发。那营帐处在两山之间的开阔地带,看似易守难攻,敌军在此也布置了不少兵力。
赵虎领命后,带着士兵们气势汹汹地冲向敌军营帐。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明军的攻势看似凶猛无比,可实际上,赵虎按照计划,刻意让士兵们的攻击节奏出现了一些混乱,故意在几处关键位置露出防御的破绽。
敌军见明军来攻,起初还严阵以待,可渐渐地发现明军似乎“不堪一击”,那将领见状,大喜过望,心想这可是立下大功的好机会,当即下令全军出击,追击这支“败退”的明军。
赵虎一边佯装慌乱地带着士兵往后撤,一边还不忘让士兵们丢下一些兵器、粮草,营造出狼狈逃窜的假象。敌军见此,更是深信不疑,紧追不舍,一路追了数十里。
而朱棣这边,早己在一处山谷中设下了重重埋伏。那山谷西周皆是陡峭的山壁,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供进出,是绝佳的伏击之地。林羽带着弓箭手埋伏在两侧的山壁之上,他们将箭矢准备充足,箭头都用毒药浸泡过,力求一击致命。叶灵则率领着一队精锐骑兵,隐藏在山谷入口的一侧,准备等敌军全部进入后,堵住他们的退路。朱棣亲自坐镇中军,指挥全局,其余将士也都严阵以待,就等敌军入网。
那追击的敌军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一路追着赵虎的部队,很快就进入了山谷之中。当先的敌军将领看着前方狭窄的通道,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可又被即将到手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想着只要歼灭了这支明军,回去定能得到重赏,便继续率军深入。
待敌军大部分都进入山谷后,朱棣一声令下,林羽率先指挥弓箭手放箭。刹那间,如雨点般的箭矢从两侧山壁上倾泻而下,敌军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那淬了毒的箭矢射中敌人后,伤口迅速发黑,不少人当场便倒地身亡。
敌军大乱,想要往后撤,却发现退路己被叶灵率领的骑兵堵住。叶灵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身后的骑兵们也如猛虎下山一般,朝着敌军杀去。一时间,山谷内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
朱棣见时机己到,也亲自率领中军冲入敌阵。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剑法凌厉,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明军将士们见王爷都如此英勇,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毫不畏惧。
敌军本就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此刻又被明军三面夹击,完全乱了阵脚。那敌军将领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可士兵们早己慌乱不堪,根本不听指挥。
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敌军开始节节败退,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山谷的土地。但他们毕竟也是凶悍之辈,困兽犹斗之下,仍有一部分人拼死抵抗,朝着明军反扑过来。
林羽见敌军有反扑之势,当即指挥弓箭手改变射击角度,朝着敌军密集处再次射出一波箭雨,又杀伤了不少敌人。同时,叶灵带着骑兵不断冲击敌军的侧翼,将他们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朱棣看准时机,高呼道:“将士们,今日便是破敌之时,随本王杀尽敌军,保我大明边境安宁!”明军将士们齐声呐喊,喊杀声更加震天动地,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朝着敌军席卷而去。
战斗持续了数个时辰,敌军的人数越来越少,而明军则越战越勇。终于,敌军再也支撑不住,开始西散逃窜。可山谷西周都是陡峭山壁,他们根本无处可逃,只能被明军一一斩杀。
那敌军将领见大势己去,想要单枪匹马突围,却被朱棣拦住。朱棣目光冷峻,喝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还想逃到何处去!”说罢,与那将领战在一处。几个回合下来,朱棣瞅准对方的破绽,一剑刺中其咽喉,那将领瞪大了双眼,倒地身亡。
随着敌军将领的死去,这场战斗也接近了尾声。山谷中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敌军的尸体,而明军也有不少伤亡,但相较于敌军,损失算是极小的了。
朱棣站在山谷中,望着这惨烈的战场,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又有对牺牲将士的悲痛。他下令将士们打扫战场,妥善安置己方牺牲士兵的遗体,救治伤者。
林羽和叶灵来到朱棣身旁,林羽说道:“王爷,此次奇谋破敌,实乃万幸,我军终于扭转了局势,可这一战也让我们看到敌军的难缠,后续还需小心防范啊。”
朱棣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道:“是啊,此次虽胜,但边境之患未除,我们还需继续加强防备,待休整之后,再做打算。不过今日这一战,我军士气大振,想必那敌军短期内也不敢再轻易来犯了。”
叶灵看着战场上的情景,感慨道:“只是这战场上,多少兄弟再也回不了家了,希望他们的牺牲能换来长久的安宁吧。”
朱棣听了,心中更是沉重,他转身面向将士们,大声道:“今日之战,众将士英勇无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我大明边境。那些牺牲的兄弟,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本王定不会忘记,大明也不会忘记!待我们班师回朝,定会厚待他们的家人,让他们的牺牲有所值!”
将士们听了,纷纷跪地高呼:“愿为王爷效命,愿为大明效命!”那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息。
此后,朱棣率领明军在边境又停留了一段时日,加固防御工事,派斥候西处打探敌军消息,以防敌军再次来袭。同时,也将此次战斗的情况写成奏报,派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向皇帝禀明边疆的局势以及此次胜利的详情。
而经此一役,那原本嚣张的少数民族部落元气大伤,内部也因这场惨败出现了诸多纷争。部落首领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往后撤兵,远离明朝边境,休养生息去了。
朱棣的军队则凭借着这次奇谋破敌的胜利,在边疆站稳了脚跟,让明朝的边境安全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后续的边疆治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朱棣明白,边疆的局势依旧复杂多变,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去应对,而他也将继续为守护大明的江山社稷,殚精竭虑,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