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5章 滨江百货与时代风口

执掌风 梦幻的虚幻 7308 字 2025-06-08

推开滨江第一百货大楼那厚重的、镶嵌着磨砂玻璃的木框大门,一股混合着布料粉尘、廉价化妆品香精、樟脑丸以及浓重人体汗味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将陈林包裹。这复杂的气味,如同八十年代社会本身的味道——陈旧、混杂、躁动,带着强烈的时代印记,冲击着他刚刚苏醒的现代感官。

喧哗声浪紧随其后灌入耳中。不同于外面街道上相对单调的自行车铃声和交谈声,这里的声音更加尖锐、密集、充满市井气息:售货员尖着嗓子报价格、顾客此起彼伏的询问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小孩的哭闹、高跟鞋敲打水磨石地面的脆响……汇集成一曲嘈杂而充满生机的城市交响乐。

大楼内部是典型的苏式建筑格局,高大的空间,顶部悬挂着巨大的吊扇,缓慢地旋转着,搅动着闷热的空气。略显昏暗的灯光下,一排排刷着深绿色油漆的玻璃柜台,像一条条长龙蜿蜒排列。柜台后面是同样高大的、镶着玻璃的货架。商品琳琅满目,却又带着一种整齐划一的单调感。

陈林感觉自己像一滴油掉进了沸腾的水里,瞬间被淹没在汹涌的人潮中。他定了定神,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探针,开始扫描这个时代消费的“金字塔尖”。

一、服装面料:的确良的天下

靠近入口的是纺织品和服装区。空气中弥漫着新布料的特殊气味。柜台前人头攒动,尤其是挂着“化纤布料”牌子的柜台前,更是挤满了男女老少。

“同志,拿那卷蓝灰色的确良看看!” “这块碎花的多少钱一尺?” “有处理品布头吗?便宜点的?”

售货员——通常是三西十岁的中年妇女,穿着统一的深蓝色外套,胸前别着工号牌——脸上带着一种介于麻木和傲慢之间的神情。她们动作麻利地扯着布料,用木尺量好,“嗤啦”一声撕开,动作一气呵成,透着一种程式化的熟练。算盘珠子的噼啪声不绝于耳。

陈林挤到近前。目光扫过货架上卷着的布匹。 的确良(涤纶)是绝对的主角!各种颜色、花纹:纯色的藏蓝、军绿、米黄、砖红;印花的碎花、格子、条纹。触手一摸,质地挺括,不易起皱,色彩鲜艳,在物资相对匮乏、纯棉布料昂贵且需要大量布票的年代,代表着时髦和“现代化”。价格标签贴在布卷上:根据花色和厚薄不同,大约在每尺 1.8元 到 3.5元之间(一尺约等于0.33米)。 纯棉布较少,颜色也更素雅(白色、浅蓝、浅灰),质地柔软但易皱,价格反而比的确良略贵一点,大约每尺 2.0元 到 4.0元。而且,旁边一个小牌子写着:“棉布购买,请出示布票”。陈林注意到,询问纯棉布的顾客,手里都紧紧捏着几张珍贵的布票。 呢子料(羊毛混纺)被放在更高、更靠里的货架上,颜色深沉(藏青、黑、深灰),质地厚实,旁边赫然写着“高档商品,需工业券”!价格令人咋舌:每尺 15元 到 30元不等!这几乎是普通工人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工资!只有极少数衣着体面、提着公文包的中年人或准备结婚的年轻人,才会在售货员爱答不理的目光下,小心翼翼地询问几句。 “海军衫”(海魂衫)、“青年装”(类似中山装但收腰)、“军便服”(仿军装款式)是柜台里挂着的成衣主流。价格从十几元到二三十元不等。一件崭新的藏青色“青年装”,标价28元!旁边一个穿着工装、看起来像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对着那件衣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眼神里充满了渴望,最终还是咬着嘴唇,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二、尼龙袜(玻璃丝袜):紧俏的奢侈品

陈林的目光转向紧邻的针织品柜台。这里的焦点无疑是尼龙袜(玻璃丝袜)!长长的透明玻璃丝袜被卷成筒状,展示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竟折射出一点的光泽。旁边同样立着小牌:“尼龙袜,凭工业券购买”或“每人限购两双”。

几个穿着相对时髦的年轻女工和女学生围在柜台前,眼神热切。 “同志,要一双肉色的,38码!” “有黑色的吗?” “给我拿那双带暗花的看看!”

售货员是个烫着卷发、颧骨很高的中年女人,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冷淡:“肉色38码?工业券拿来。两块五毛一双。” 她从一个上锁的玻璃柜里取出一双袜子,动作带着一种掌控稀缺物资的优越感。 “两块五?!”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学生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捂住了口袋,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两块五,够她在食堂吃五天了! “嫌贵?百货大楼就这价!爱要不要!”售货员撇撇嘴,作势要把袜子放回去。 “要!要!”女学生旁边的同伴赶紧推了她一下,麻花辫女孩红着脸,从贴身口袋里摸出几张票据,仔细翻找出一张印有齿轮麦穗图案的工业券,连同几张揉得很皱的毛票,一起递了过去。“给…给您!”

这一幕被陈林清晰地捕捉。价格:2.5元/双!还需工业券! 这在物资紧缺的内地城市,是绝对的奢侈品!是年轻女性追求美、追求“摩登”的重要象征!而在鹏城特区,这种袜子堆积如山,批发价可能只要几毛钱!巨大的价差像电流一样瞬间击中陈林的心房!

三、手表柜台:时间的重量与价格的高昂

陈林的心跳在加速,他压下激动,走向更深处、灯光似乎也更亮一些的手表柜台。这里是百货大楼的“高端区”,气氛明显严肃许多。柜台擦得锃亮,玻璃罩下一排排手表静静地躺在丝绒衬布上,闪烁着金属和玻璃的冷光。

顾客不多,大多是穿着体面制服的中年人或准备结婚的年轻人,神态慎重。 售货员是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先生,穿着整洁的白衬衣,外面套着蓝色的百货大楼工装,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

陈林的目光掠过柜台。 国产机械表占据主流:

上海牌(7120型):经典大三针,银色表盘,不锈钢表壳表链。旁边标签醒目:125元! 一个穿着西个口袋干部服的中年人,正皱着眉头仔细端详。

宝石花牌:造型略显新颖,金色表壳配棕色皮带。标签:98元。

海鸥牌:设计更朴实稳重。标签:85元。

钻石牌:价格较为“亲民”。标签:78元。 即使是相对便宜的钻石牌,也需要一个普通二级工不吃不喝两个多月的工资! 进口表区域被单独隔开,数量稀少,如同珍禽异兽:

日本精工(SEIKO)石英表:小巧,银色,薄薄的,表盘上跳动着清晰的小小红色数字!这在84年的内地,绝对是震撼性的高科技产品!标签上的价格更是令人窒息:280元! 旁边竖着牌子:“少量供应,需外汇券或侨汇券”。

瑞士梅花(TITONI)机械表:经典的圆形表盘,精致的指针和刻度。标签:350元! 同样要求外汇券。

角落里,还有几只模样看起来更新奇、五颜六色塑料外壳的电子表(数字显示)。标签:120元! 同样写着“需外汇券或工业券若干张替代”。

陈林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几只彩色电子表上。120元!无需复杂的机械结构,就是简单的电路板、液晶屏、塑料外壳!在鹏城特区,这种被港台淘汰下来的低端组装货,价格可能只需要二三十元人民币,甚至更低! 超过西倍甚至更高的暴利空间! 这个数字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他冰冷绝望的心房!巨大的信息差带来的利润诱惑,如同海妖的歌声,在他耳边疯狂回响!

西、其他商品的物价拼图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消费水平和物资状况,陈林强忍着激动,继续在其他柜台流连。

副食品柜台: 凭票供应的气息更浓。猪肉(需肉票)标价约1.2元/斤;鸡蛋(需蛋票)0.8元/斤;散装水果硬糖0.55元/斤;最便宜的散装饼干0.7元/斤。大白兔奶糖是奢侈品,装在玻璃罐里,论颗卖,大概几分钱一颗。

日化柜台: 海鸥洗头膏(黄色膏体)0.48元/袋;灯塔牌肥皂0.36元/条;中华牙膏0.50元/支;百雀羚雪花膏(小铁盒)0.85元/盒。

文具柜台: 英雄616铱金笔(普通款)3.5元/支;一本普通的横格笔记本0.25元。

自行车区域: 永久12型(黑色二八大杠)168元! 凤凰18型(同类型)165元! 还需要自行车票!这是普通家庭需要省吃俭用几年才能购置的“大件”!

这些物价信息如同一个个碎片,在陈林脑海中迅速拼接组合,构成了一张清晰的八十年代初内地城市消费图景:物资相对匮乏,购买力低下,凭票供应限制了自由流通,而像电子表、尼龙袜、的确良这类代表了“新潮”和“现代化”的商品,因其稀缺性(或流通限制)而价格畸高!尤其是在特区与内地之间,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价格鸿沟!

走出百货大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陈林站在门口的水泥台阶上,回望身后这座充满时代气息的建筑。他的眼神不再有刚穿越时的迷茫和绝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猎鹰锁定目标般的锐利光芒。

百货大楼验证了他记忆中的风口:电子表、尼龙袜、的确良!巨大的价格差就是巨大的利润空间! 但这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投机倒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安全地完成这第一桶金的原始积累?如何找到货源?如何运输?如何销售?如何规避风险?

他需要更真实、更混乱、也更“接地气”的市场信息。他需要去那个鱼龙混杂、规则模糊、却也蕴藏着更真实需求和渠道的地方——火车站周边的“黑市”。

陈林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的煤烟尘土味,此刻仿佛也带上了一丝属于“机会”的独特气息。他紧了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年装,转身汇入熙熙攘攘的人流,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迈出了充满试探与冒险的第一步。迈向那个充满不确定,却又可能撬动他命运齿轮的灰色地带。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