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55章 裂痕!专利权益的割让与再生棉的曙光

执掌风 梦幻的虚幻 6856 字 2025-06-26

滨江的春天带着湿冷的潮气,红星厂区高大的水塔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堆积如山的国库券被秘密存入城信社保险库,八百万过桥贷款的到账如同强心剂,让红星厂这台庞大的机器在经历短暂的休克后,重新轰鸣起来。车间里,缝纫机的哒哒声密集如雨,首批再生棉混纺的工装马甲和小童装正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带着特有的朴素与坚韧。

厂长办公室里气氛却凝重如铅。陈林、吴教授、王建国、何萍围坐,桌上摊着几份厚厚的文件——滨江一棉剥离重组的初步方案、城信社苛刻的还款计划,以及一封来自香港周氏集团措辞傲慢强硬的法律函。

“一千二百万的债务算是暂时顶住了,但城信社这八百万,三个月后连本带息要还八百五十六万!加上那五十万的‘服务费’……”王建国指着还款计划,声音艰涩,“等于我们凭空背了近九百万的新债!三个月!刨去生产和运营成本,根本不可能!除非……”

“除非滨江一棉剥离重组成功,新公司立刻产生巨额利润,或者……”吴教授叹了口气,目光投向那份香港法律函,“周氏那边撤诉,三万件订单的尾款和可能的索赔落空……唉。”

周文轩的动作比预想的更快、更狠。香港高等法院的正式传票己经送达——控告红星厂侵犯其“无缝热压口袋”和“异形垫肩”实用新型专利,索赔三千万港币及全球禁售令!虽然红星厂手握反向专利和林小雅的自白书,但跨国诉讼耗时耗力耗财,且胜负难料。周文轩显然想用法律战拖垮红星厂本就脆弱的现金流!

“周文轩派人递话了。”陈林的声音冰冷,打破了沉默,“想和解,可以。两个条件:第一,三万件联合品牌订单的尾款(约一百万美金),扣下作为‘侵权保证金’;第二,”他拿起法律函,指着其中一条,“‘青春鸟 & ZhouSport’联合品牌的未来所有权益,包括品牌使用权、销售渠道和知识产权,周氏集团要占百分之七十!”

“百分之七十?!”何萍猛地站起身,脸色气得煞白,“他这是明抢!联合品牌是我们共同的!凭什么他们占大头?那两项专利本来就是他们偷的!” “就凭他们在香港先注册了专利,就凭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话语权,就凭他们知道我们现在缺钱耗不起!”陈林的眼神锐利如刀,戳破了赤裸的现实。资本的世界,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周文轩精准地捏住了红星厂的七寸。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滨江一棉的重组还在扯皮,银行的债务如同定时炸弹,周氏又堵死了国际市场的生路。三条主干道,条条布满荆棘。

“滨江一棉那边不能再拖了。”陈林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老王,你亲自盯着谈判组!核心资产剥离的方案不变!但债务切割必须明确写入协议,新公司‘红星一棉’绝不承担一分钱历史债务!另外,跟李卫东透个风,新公司成立后,所有管理岗位竞聘上岗,原一棉职工优先录用,但严格执行红星厂的计件考核!不换思想就换人!这是底线!” “明白!”王建国重重点头。滨江一棉是扎根滨江、汲取本地养分的根基,这块阵地必须拿下!

“至于周文轩……”陈林的目光扫过那份法律函,停留了片刻,最终移开,“拖!港岛那边的律师团队我托人找了,钱走再生棉项目的预付款出(账目做平)。告诉他们,官司慢慢打!搜集一切有利于我们的证据,特别是郭工窃密的证据链和林小雅的公证书!重点攻击周氏专利的‘创造性’和‘新颖性’,质疑他们抢注专利的恶意!另外,让律师向香港专利局申请宣告周氏专利无效!哪怕花再多的律师费,也要把水搅浑,把时间拖长!”

“拖?”何萍和王建国都愣了。这不像陈林雷厉风行的作风。 “对,拖!”陈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周文轩想速战速决,用法律战压垮我们。我们偏要跟他耗!耗到我们滨江一棉重组成功,耗到再生棉项目彻底打开销路,耗到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跟他掀桌子!港岛那边律师费贵,但他周文轩更丢不起这个脸!长期官司缠身,对他周氏的信誉也是损害!这就是我们的筹码!”

战略清晰:滨江一棉是根基,不惜代价拿下;周氏是强敌,避其锋芒,以拖待变!而真正的破局点,陈林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份不起眼的再生棉产品目录——灰扑扑,却承载着红星厂扎根群众、逆流而上的希望!

“萍丫头,再生棉项目,现在是全厂的命脉!”陈林的目光灼灼地看向何萍,“三个月!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解决掉色缩水手感三大痛点!特别是掉色!必须做到洗十次不掉色!成本可以适当增加!另外,产品线立刻拓展!从马甲、童装扩展到工装外套、裤子!甚至尝试做床上用品填充棉!吴教授!” “在!”吴教授立刻应声。 “您那边高校和研究所的关系,全力支持何萍攻关!需要什么设备、什么专家,我来想办法!钱,从出口订单的利润里挤!”陈林下了血本。 “没问题!化工学院那边几个搞高分子材料的老家伙我己经联系上了,他们对再生纤维改性很感兴趣!”吴教授信心满满。

军令如山!红星厂庞大的资源开始向再生棉项目疯狂倾斜。何萍和技术攻关小组首接搬进了再生棉车间旁边的临时实验室,日夜颠倒。吴教授动用私人关系,一批批高校教授和研究生被请进来,带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瓶瓶罐罐的试剂。车间里,赵铁柱带着工人不断调整清洗消毒工艺,优化纺纱流程。整个红星厂的北区,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消毒水、化学试剂和再生棉特有气息的奋斗味道!

就在红星厂为再生棉技术突破埋头苦战时,一场意想不到的合作,悄然叩响了大门。

军区后勤部赵团长,带着两名穿着朴素却目光锐利的军人再次来到了红星厂。这一次,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径首来到了再生棉车间。 “陈厂长,何工,”赵团长指着地上堆放的再生棉马甲和童装样品,开门见山,“上次考察劳保服,我们就注意到了这个。东西实在,价格便宜。我们后勤部下面有不少家属工厂,也有不少随军家属需要就业安置。你们这个再生棉项目,能不能……搞点技术扶持?或者,我们合作办个分厂?”

军方的需求朴实而具体:解决随军家属就业,生产物美价廉的日用产品(如被褥填充棉、劳保手套)。而红星厂手握技术,急需扩大产能和销路打开局面!双方一拍即合! 几天后,一份《关于扶持军区家属工厂发展再生棉产业合作意向书》低调签署:红星厂提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折价入股),军区提供场地、部分资金和稳定的军需订单渠道(优先采购),共同成立“红星再生棉制品厂”。军方的金字招牌和稳定订单,如同及时雨,为再生棉项目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就在再生棉项目曙光初现之际,一道来自内部的裂痕骤然显现!

夜班结束,何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实验室。几个核心研发组的年轻人围了上来,为首的是一个戴着眼镜、技术能力很强的年轻工程师张明。 “何工……我们有点想法。”张明推了推眼镜,神情有些激动,“咱们这个再生棉纤维改性项目,这几个关键节点,特别是那个新型固色剂的分子式优化,还有低温熔融纺纱的工艺参数……这可都是咱们团队没日没夜熬出来的心血!是核心技术!” 他指着实验室里一堆写满数据和公式的草稿纸:“这些东西,以后就是摇钱树!是不是……是不是该申请专利保护起来?不能再像上次那样,被周氏给偷了!” “对啊!何工!申请专利吧!用咱们团队的名义申请!以后技术转让或者合作,咱们也有份!”其他几个年轻人也纷纷附和,眼神里充满了对技术成果的珍视和对未来回报的渴望。

何萍愣住了。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她看着这些朝夕相处、一起攻坚的伙伴们,第一次在他们眼中看到了强烈的利益诉求。技术专利归属?这是一个她从未深入思考、却被陈林天然视为红星厂“集体资产”的敏感问题!

“技术专利……当然要申请。”何萍定了定神,试图安抚,“但肯定是红星厂的名义……” “凭什么?”张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年轻人的锐气和不满,“厂里是给了平台和支持!但具体的技术突破,是我们一个数据一个数据试出来的!是我们脑子里的东西!上次林小雅偷技术,厂里差点垮了!这次我们自己的东西,难道不该有个说法?我们也想靠自己的技术过上好日子!”

“张明!你说什么呢!”何萍又惊又怒。 “我说的是实话!”张明梗着脖子,“何工,您技术好,陈总信任您。但我们呢?我们也是人才!我们也要有回报!不能总是厂里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技术专利,至少应该有我们研发团队的名字和权益分成!”

技术骨干的觉醒与利益诉求,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扎进了红星厂高速运转的肌体!集体主义与个人价值的碰撞,在再生棉的技术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刻,骤然爆发!这道裂痕若不妥善处理,将比任何外部敌人的绞杀都更具破坏力!红星厂凝聚人心的根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何萍看着这群疲惫却眼神执着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的恐慌。这场内部的风暴,该如何平息?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