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1章 徽州春日

执掌风 77周周 3788 字 2025-06-03

房车驶入徽州地界时,空气里飘来了油菜花的甜香。

路晚降下车窗,春风裹挟着青草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白墙黛瓦的村落点缀在山间,像一幅洇了水的水墨画。六仔迫不及待地把脑袋探出窗外,耳朵被风吹得呼啦作响,舌头欢快地甩来甩去。黄油则保持着猫主子的优雅,蹲在仪表台上眯眼打量这片新领地,尾巴尖轻轻勾着方向盘。

"毛豆腐、石头粿、臭鳜鱼..."路晚翻着美食攻略,肚子适时地"咕噜"一声。六仔立刻扭头看她,眼神充满期待,仿佛在说"我也要"。

导航显示离宏村还有十公里,但路边一块手写木牌吸引了她的注意:「古法毛豆腐 前方300米」。

"走,"路晚打了转向灯,"先去尝尝鲜。"

小作坊藏在一条溪水边,青石板上摆着几十个竹筛,上面铺满长着白色绒毛的豆腐块,远看像一堆毛茸茸的小动物。六仔好奇地凑近嗅了嗅,被那股发酵的独特气味激得连打三个喷嚏。

"小心点,这小家伙。"清亮的女声从里屋传来。

走出来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扎着麻花辫,围裙上沾着豆渣,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我是小雨,我家毛豆腐传了五代了。"她蹲下来挠了挠六仔的下巴,"要不要尝尝刚炸好的?"

油锅滋滋作响,裹着白色菌丝的豆腐块在热油中翻滚,渐渐变成的金黄色。小雨用长筷子翻动着,动作娴熟得像在跳舞。

"第一遍炸定型,第二遍炸酥脆。"她捞起炸好的豆腐装进青花瓷盘,淋上自制辣酱,"趁热吃最好。"

路晚咬了一口,外层酥脆,内里却像奶油般融化,带着微微的酒酿香。六仔急得首扒她裤腿,小雨笑着掰了一小块给它:"狗狗也能吃,不含盐的。"

黄油对这种施舍行为嗤之以鼻,自顾自跳上晾晒架,爪子拨弄着一块生毛豆腐。小雨不但没赶它,反而拿出一块专门放在小碟子里:"猫主子尝尝?这个没炸过的更鲜。"

橘猫狐疑地闻了闻,突然眼睛一亮,整张脸都埋进了豆腐里。

当晚,小雨邀请他们把房车停在她家后院。清晨五点,路晚被一阵清脆的捣米声唤醒。推开车门,晨雾中的村落美得不真实——炊烟袅袅,溪水潺潺,几个老人正在石臼旁捶打艾草。

"醒啦?"小雨端着竹筛走来,"今天做清明粿,要不要学?"

厨房里蒸汽腾腾。六仔被允许趴在灶台旁取暖,黄油则获得了监工的特权——小雨专门给它做了个迷你草垫,摆在能看到全场的柜顶上。

"艾草汁和糯米粉按一比三..."小雨的手在米粉堆里挖出个火山口,倒入青绿的汁液。路晚学着她的样子揉面,却总是不够光滑。

"用掌根,不是手指。"小雨从背后握住她的手示范,两人突然意识到这个姿势有多暧昧,同时红了耳根。

六仔适时地"汪"了一声,打破尴尬。

蒸好的清明粿碧绿如玉,内馅是笋丁、豆干和腊肉的组合。路晚咬了一口,艾草的清香混着咸鲜在口中绽放,莫名让她想起童年外婆家的味道。

"好吃吗?"小雨期待地问。

路晚点点头,突然发现喉咙发紧。她低头假装整理围裙,掩饰微红的眼眶。六仔敏锐地察觉到主人情绪变化,轻轻把头靠在她膝盖上。

"我外婆..."路晚清了清嗓子,"她做的粿子也是这个味道。"

小雨没说话,只是又夹了一个粿子放在她碗里。黄油不知何时溜了下来,罕见地用脑袋蹭了蹭路晚的手腕。

接下来三天,小雨带着他们吃遍徽州。

在屯溪老街,他们排队买刚出炉的石头粿。做粿的老伯用烧热的鹅卵石压面饼,六仔看得入迷,尾巴随着"滋滋"声有节奏地摇摆。

在渔梁坝,他们尝到了最地道的臭鳜鱼。黄油被那股"香气"刺激得炸了毛,躲到房车顶上死活不下来,首到小雨拿出一条没发酵的新鲜鳜鱼才勉强原谅人类。

在呈坎古村,他们跟着村民学做徽州酱。六仔帮忙看管晾晒的黄豆,赶走了无数偷吃的麻雀,获得"最佳保安"称号——奖品是一碗特制的肉末豆腐脑。

每晚回到房车,路晚都会在日记本上记下当天的食谱。小雨有时会凑过来看,发丝垂在纸页上,带着淡淡的桂花头油香。

离别那天清晨,小雨送来一个藤编食盒。

"带着路上吃。"她掀开盖子,里面分层装着毛豆腐坯、冻好的臭鳜鱼、真空包装的石头粿,最下层是十几个包好的清明粿,"蒸五分钟就能吃。"

六仔得到了一个手工缝制的鱼形玩具,填充物是晒干的艾草,咬起来沙沙响。黄油则收获了一个迷你竹篓,里面铺着软布——小雨说这是"猫用轿子",方便它沿途监工。

"秋天再来,"小雨帮路晚整理后视镜,"我带你们去捡板栗,做栗子粿。"

引擎发动时,后视镜里的身影越来越小。六仔把爪子搭在窗上,黄油则反常地没有霸占最佳观景位,而是蜷在食盒旁,尾巴圈住那个小竹篓。

收音机里播放着地方戏曲,咿咿呀呀的唱腔混着窗外的油菜花香。路晚深吸一口气,转动方向盘驶向山路。她在心里悄悄标记了回程的日期——十月五日,板栗成熟的季节。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