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旬的寒风刮过校园,卷起地上零星的落叶。
姜尔岁抱着一摞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踩着厚厚的雪走向宿舍楼。
她的鼻尖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又消散。
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放假前的欢快气氛,学生们拖着行李箱匆匆走过,互相道别的声音此起彼伏。
“岁岁这边!”室友程锦站在宿舍楼下朝她挥手,围巾被风吹得飘起来,“你借这么多书干嘛?放假还学习啊?”
姜尔岁加快脚步走过去,书堆最上面那本《现代军事史》微微滑动,她赶紧用下巴抵住。
“不是啦,我就是打发时间而己……。”
程锦做了个夸张的翻白眼动作,帮姜尔岁推开宿舍楼的门。“肯定是为了你家的兵哥哥而看……”
姜尔岁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宿舍里,洛伊菲和朱颜己经收拾得差不多了。
洛伊菲的床上堆满了打包好的行李,正在往行李箱里塞最后几件衣服。
朱颜则对着镜子试戴新买的耳环,看样子是准备假期约会。
“岁岁你什么时候的车?”洛伊菲抬头问道,手里不停地把毛衣折成小方块。
“明天上午十点。”姜尔岁把书小心地放在自己桌上,摘下毛线手套搓了搓冰冷的手指,“我爸说来车站接我。”
朱颜转过头,耳环上的小星星晃动着:“那你今晚得赶紧收拾了。对了,郑云朝过年能休假吗?”
姜尔岁的动作顿了一下,摇了摇头:“新兵第一年没有假期。”
她打开抽屉,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郑云朝寄来的每一封信。
洛伊菲凑过来,好奇地翻看着盒子里的东西:“哇,这是你们每次通信的书信啊……?”
姜尔岁脸一热,“别乱翻啦。”她的指尖抚过盒子
“啧啧,真是情深意重。”洛伊菲调侃道,但还是帮姜尔岁把盒子放进己经半满的行李箱中,“你们这样异地恋,不辛苦吗?”
姜尔岁蹲下身,开始整理书架上的笔记本。“当然辛苦啊。”
她的声音轻了下来,“特别是晚上一个人走在校园里的时候,或者看到其他情侣一起吃饭的时候……”
她停顿了一下,又扬起笑容,“但每次收到他的信,听到他说在部队里又进步了,我就觉得值得。”
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洒在姜尔岁的床铺上,给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她拿起床头那张照片——郑云朝穿着军装,照片里的他剃了平头,笑容灿烂,眼神坚定。
“军人气质培养出来了嘛。”洛伊菲拍拍她的肩膀。
“说真的,我挺佩服你的。要是我男朋友去当兵,我可能早就……”
“早就什么?”姜尔岁抬头,佯装生气地瞪着她。
“好啦好啦,知道你是痴情种子。”洛伊菲举手投降,“赶紧收拾吧,一会儿食堂该没饭了。”
西个女孩结伴走向食堂,路上不断有拖着行李箱的同学擦肩而过。
校园广播里播放着轻快的节日音乐,路灯下,雪花又开始飘落。
第二天……
火车站前广场人头攒动,返乡的人们拖着大包小包,脸上写满急切与期待。
姜尔岁拖着行李箱穿过人群,小心地护着胸前的背包——那里装着对她而言最珍贵的东西。
候车大厅里暖气很足,混杂着各种气味——泡面的香味、孩子的奶味、行李的皮革味。
姜尔岁找到自己的候车区域,坐下来长舒一口气。她看了看表,离检票还有一个多小时。
“小姑娘,一个人啊?”旁边坐着的中年妇女友善地搭话。
姜尔岁点点头:“嗯,回家过年。”
“大学生吧?我女儿也在上大学,今年不回来了,说是要准备什么考试……”
妇女的语气里满是遗憾,却又带着骄傲。
姜尔岁微笑着听她讲述,心想自己的母亲是否也会这样向陌生人炫耀女儿。
候车的时间比想象中漫长。姜尔岁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
她决定利用这段时间给他写信。笔尖触及纸面的瞬间,她突然不知从何写起。
要告诉他室友们怎么调侃她吗?要描述校园里最后一夜的雪景吗?
还是该说说此刻火车站里归家心切的人群?
写完两张纸后,最后她抬头望了一眼熙熙攘攘过年回家的人们,又落笔:
“……无论你在哪里过年,都请记得,有人在这里想着你、等你、爱你……”
信写完,姜尔岁小心地把它折好,放进随身带的信封里。
她打算到家后再重读一遍,明天去邮局寄出。
或许等郑云朝收到这封信时,年应该己经过完了,但她希望文字里的温暖能穿越时间,给他一些慰藉。
列车开始检票广播响起,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姜尔岁收起信件,拖着行李箱排队。
检票口的工作人员机械地扫描着车票,面无表情地说着“新年快乐”。
站台上冷风刺骨,姜尔岁把半张脸埋进围巾里。列车静静地停在那里,像一条银色的长龙。
她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艰难前行,目光急切地扫视着车厢号和座位号。
终于,她在一节车厢的门口停下脚步,仔细核对了一下车票上的信息,确认这就是自己要找的车厢。
进入车厢后,她继续在狭窄的过道中穿行,一边小心地避让着其他乘客,一边寻找着自己的座位。
当她终于看到座位上的号码与车票上一致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如释重负的感觉。
然而,接下来的任务却并不轻松——将行李箱举上行李架。
这个行李箱对于她来说有些沉重,她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将它抬起。
她深吸一口气,双手紧紧抓住行李箱的把手,然后猛地一提,行李箱终于离开了地面。
她的手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着,但她并没有放弃,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将行李箱举过头顶,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行李架上。
完成这一切后,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一般。
最后,她缓缓地坐在座位上,感受着身体的疲惫和放松。
这一连串的动作虽然有些费力,但她知道,这只是漫长旅程的一个小小开始。
姜尔岁缓缓地坐了下来,目光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
自从郑云朝入伍之后,她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独立和能干了。
回想起以前,每当遇到像放行李、找位置这样的事情时,郑云朝总是会默默地帮她处理好一切。
她只需要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享受着他的照顾和呵护。
然而,如今的她己经学会了自己去应对这些琐事。
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手忙脚乱,但她也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姜尔岁无奈地笑了笑,这个笑容中既有对过去依赖的怀念,也有对现在独立的欣慰。
车窗外的站台上,送行的人们隔着玻璃挥手。姜尔岁看到一位老奶奶踮着脚,对着某节车厢的窗口飞吻。
一对年轻情侣紧紧拥抱,女孩的眼眶通红。
这些分别的场景,让她又想起了郑云朝入伍那天——他抱紧她“等我回来”这几个字犹如昨天在姜尔岁的耳边回荡。
这一次回家,和以往都不一样。
这是她第一次带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回家,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每逢佳节倍思亲”。
无论走得多远,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归处。而这一次,她不仅带回了自己,还带回了对另一个人的牵挂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