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姜尔岁己经起床收拾好一切。挎包里放着郑云朝送她的钢笔,录音笔和那把伞兵刀。
八点十五分,姜尔岁站在京城电视台西区民生频道办公区。
玻璃门映出她特意换上的米色西装外套。
“新来的实习生?”扎着高马尾的制片人琳达用钢笔敲了敲隔断,“民事调解栏目缺人,今天就跟他们去菜市场。”
办公室比想象中嘈杂,电话声此起彼伏。姜尔岁的工位上放着个褪色的杯垫,底下压着张字条:民生即战场。
“别发呆,”琳达扔来一叠资料,“下午还有选题会,你先梳理这起菜场纠纷的焦点。”
上午9:30的时候,姜尔岁和摄像杨波还有主持希悦,己经站在了老城区菜市场里。
清晨,菜场像是被按下了启动键,热闹的喧嚣声渐起。
入口处,悬挂着的横幅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上面写着新鲜食材的宣传语。
杨波扛着机器在鱼摊前皱眉:“希悦,调解时别站太近。”
他指了指那几个正在气头上的商贩:“他们比较激动。”
希悦点点头拿起采访话筒往前走去。姜尔岁拿着录音笔紧随其后。
市场里,卖豆腐的张阿姨正和隔壁肉铺老板吵得脸红脖子粗。
姜尔岁刚掏出录音笔,突然被个纹身大汉撞到。
“小心!”杨波喊道。
她条件反射般侧身,用郑云朝教她的防身术,右手按住腰间不存在的匕首,左手稳稳护住设备。
纹身大汉反而被她利落的动作吓到,讪讪让开了路。
“可以啊,”杨波挑眉,“练过?”
姜尔岁笑了笑,低头整理采访笔记。
就在这时,卖豆腐的张阿姨突然情绪崩溃,一把抓起案板上的豆腐就朝肉铺老板扔去。
肉铺老板也不甘示弱,抄起一块猪肉就要反击。
场面瞬间失控,周围的商贩和顾客都惊慌地往后退。
希悦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花容失色,脚下的高跟鞋一滑,手中的话筒差点掉落。
姜尔岁眼疾手快扶住了希悦,随后迅速上前一步,挡在希悦身前。
同时她又大声喊道:“大家都冷静一下,有话好好说!”
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在嘈杂的市场中格外清晰。
纹身大汉似乎被她的勇气所感染,也上前帮忙劝阻。在众人的努力下,双方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姜尔岁趁机拉着希悦开始采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肉铺老板的污水流到了张阿姨的豆腐摊前,影响了生意,两人这才起了争执。
姜尔岁认真地记录着,心中己经有了调解的方案。
她相信,只要用心沟通,一定能解决这场纠纷。
采访结束后,三人回到电视台。
希悦一脸感激地拉住姜尔岁的手,说道:“姜尔岁,今天真的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挡在我身前,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笑着摆了摆手,“这没什么,大家都是同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而且这也是我们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不能退缩。”
杨波也在一旁竖起大拇指。
“姜尔岁,你今天表现得太出色了,不仅身手敏捷,还能迅速让场面冷静下来,专业能力也很强,这采访做得相当顺利。”
姜尔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杨哥你扛着机器也很辛苦,希悦姐采访也很厉害。”
希悦拍了拍姜尔岁的肩膀,“走,咱们一起去把这次采访的素材整理出来,争取在选题会上好好表现。”
姜尔岁点点头,和他们一起走向素材整理室,心中充满了干劲,期待着接下来能在电视台有更多的收获。
下午的选题会如期而至。姜尔岁和希悦、杨波带着整理好的素材来到会议室。
琳达扫视众人,“开始吧,一个个说。”
轮到姜尔岁时,她起身,条理清晰地阐述菜市场纠纷选题,从事件背景、矛盾焦点到调解方案和节目呈现设想,说得头头是道。
就在大家都被她的讲述吸引时,角落里一个老员工冷哼一声,“一个实习生,说得倒是轻巧,真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其他几个员工也跟着小声附和,质疑声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
姜尔岁没有慌乱,她镇定地看向大家。
“我上午亲身经历了整个事件,也和当事人深入交流过,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这个选题一定能做出好节目,展现民生温度。”
琳达微微点头,“先把这个选题放一放,继续听其他的。”
姜尔岁坐回座位,暗暗给自己打气,她坚信自己的选题会得到认可。
下午下班前,姜尔岁来到了电台的天台,她打开天台门的时候发现琳达也在。
琳达叫姜尔岁过来,递了一支烟过去“抽吗?”她问道。
姜尔岁摇摇手:“谢谢,我不会。”
琳达抽出一根烟很熟练地点火,她看着天台下来往的车辆和人群缓缓吐出一个烟圈。
“姜尔岁,其实你下午说的那个选题切入点还是很有立意的。”
琳达突然开口说道。“但是,你毕竟是个新来的实习生……”
姜尔岁笑笑:“我知道的,琳达姐,没有关系,我可以继续跟别的新闻。”
琳达抽了一口烟指点江山:“下周去城中村的黑作坊,你......有没有兴趣跟?”
她停顿了一会:“也许比菜场这个新闻的更加复杂。”
“琳达姐,我愿意跟的。什么样的新闻不都得有人去报道吗?”姜尔岁笑着迎上琳达的目光。
琳达抽烟最后一口烟,“小姑娘,有冲劲是好的,但是安全也要放在第一。”
“菜场的新闻你先别跟了,到时候会有老员工继续跟进的。”
她说完,把烟蒂扔进垃圾桶,拍了拍姜尔岁的肩膀,随后潇洒离去。
姜尔岁送走琳达,她走到防护栏的面前,望向远方的陆军学校。
夕阳西下,她站在天台边缘望着城市另一头。
民用航班正掠过学区上空,而她的子弹壳项链在余晖中微微发烫,像颗永不熄灭的信号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