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1996年,这一年王可清己经23岁了,正值青春年华。然而,她的婚姻大事却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家人一首热衷于给她介绍对象,希望她能早日成家立业。
在众多的相亲对象中,王可清相中了一个来自十几公里之外村子里的名叫贾强的男子。这个贾强,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人长得还算精神,而且看上去也比较老实本分。
然而,王可清的大姐王珂和二姐王可凌却对这门亲事持有不同意见。她们认为贾强家离得太远,担心妹妹嫁过去后会吃苦受累,而且以后回娘家也不方便。但王可清却对她们的担忧不以为然,她觉得距离并不是问题,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其实,王可清选择贾强,并非完全是因为爱情。她内心深处更渴望的是能够离开这个家,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总是对她过度依赖,甚至连她去厕所这样的小事,母亲也要紧紧跟随。这种过度的关注让王可清感到无比厌烦,她迫切地想要摆脱这种束缚。
尽管大姐和二姐极力劝阻,王可清依然固执己见,坚持要嫁给贾强。最终,家人也只好无奈地同意了这门亲事。
在媒人的精心安排下,一个黄道吉日被挑选出来,贾强按照传统习俗上门提亲。面对两个姐姐的反对,贾强表现得十分坚定,表示一定会好好对待王可清,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彩礼最终定为八千块钱。在那个年代,八千块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己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琮(王可清的哥哥)一脸狐疑地找到了王可清,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似乎对王可清的选择充满了不解和担忧。
“老妹子啊,”王琮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你怎么会选择他呢?他到底有什么好的地方呢?”
王可清看着哥哥,眼神坚定而又有些倔强,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哥哥,你就别管了,我只是想离家远一点而己。”
王琮显然没有料到妹妹会这样回答,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是深深的失望。
“老妹子长大了,翅膀硬了,哥哥说的话都不管用了是吧?”王琮的语气有些激动,“既然你这么坚持,那哥哥也不再多说什么了,你爱嫁谁就嫁谁吧!”
说完,王琮转身离去,他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王可清望着哥哥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逃离这个家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日子一天天过去,婚期越来越近,王可清却越发好奇贾强这个人。她想象着贾强在田间劳作的模样,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露出结实的肌肉;想象着他在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修理农具;想象着他对着自己温柔地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终于到了结婚那天,贾强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来迎亲。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眼神中透着紧张和期待。王可清上了摩托车后座,紧紧地抱住贾强的腰。一路上,风在耳边呼啸,王可清却觉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到了贾强家,看着这个陌生却又即将成为自己家的地方,王可清深吸一口气,暗暗告诉自己,新生活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