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新建成的神女庙。
此庙宇并不大,所有的建筑大小都是规规矩矩的。
全都十分符合华山三圣母娘娘的位格。
可就是在这不大的神庙内,香客却格外的多。
其中聚集在广场一侧的算卦摊位前的善信更是密密麻麻,而且多半全都是未出阁的良家女子。
在这些良家女子正中心,端坐着一个身着青衣,放荡不羁的的俊美小道士,正认认真真的给香客算卦。
“谢姑娘,我帮你算过了,卦象所致你的良缘不久后就会出现,会是个好人家,你们二人将携手白头,恩爱百年。”
“那敢问庙祝,这良人身处何方呢?”
谢家小姐娇滴滴开口,眼眸含情,首勾勾的盯着杨砚。
这般俊美的男子,她还是第一次见,生的这张脸实在是勾人,让人欲罢不能。
“这...不可说,神女庙算卦只算大致,不算详细。”
杨砚笑着摇摇头,看的谢家小姐更是心花怒放,连连点头道:
“奴家知道了。”
“那请姑娘移步吧,后方善信己经排队许久了。”
“别呀庙祝,我还想算算财运呢。”
“嗯?”
杨砚有些意外的抬起头。
他要是记得没错的话,这谢家小姐的父亲可是华山有名的富商。
出手阔绰的很,在神女庙建成之后,可是捐赠了不少钱呢。
“谢员外善良虔诚,未来财运一帆风顺,姑娘你自然也是。”
杨砚有些无奈的摆摆手。
他现在是看出来了,但凡是年轻女子来找他算卦,没一个正经的。
全都馋他的身子!
“还请移步,后面的善信己经等急了。”
杨砚无奈叹了口气,谢家小姐回头观望一眼,发现乌央乌央的人群都不怀好意的看着她,只得无奈离开摊位前。
不过很快她又排到了队伍最后方,显然是准备再算一次。
杨砚自然也发现了,但他也没在意。
只要交了香火钱,他就会提供一等一的服务,想算几次就算几次。
就在杨砚为庙祝工作忙碌之时,一伙人也走入神女庙中。
看着这面积不大却异常气派神异的神女庙,顿时感慨万千。
“果然名不虚传啊!”
“此地定有神明庇佑,咱们刚刚走了那么久的路,我现在竟然一点也不累,相反还十分轻松。”
一人耸耸肩膀,一脸惊讶。
其余众人也纷纷附和,感慨着神女庙的神奇。
“诶?那里为何聚集了那么多人?”
一人看向了算卦摊方位,好奇的问了一句。
“那里应当就是庙祝算命的地方,竟然围了这么多人。”
“看来咱们是排不上了。”
“不管了,算卦可以日后再来,先去给神女娘娘叩拜进香吧。”
“好,刘兄也一起来。”
几人很快敲定行程,随后纷纷看向身后的人。
听到同伴的呼喊,刘彦昌有些怔然的抬起头。
看着眼前虽然不宏伟但却格外神圣的神女庙,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他这些日子都很奇怪。
实际上刘彦昌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
明明前些日子还好好的,积极学习功课,和同乡一起为不久后的科举做准备。
可就在几天前,他的心思忽然乱了。
没有任何缘由,就是乱了,曾经被他视作珍宝的书籍此时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脑中混沌难明,意识更是昏昏沉沉,眼前像是被遮盖上了一层薄雾一样。
刘彦昌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可他心中却升起一股无所谓,好似忽然对这世界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一般。
他总觉得自己要去做某件事。
或许,他生下来为的就是做这件事。
可具体是什么?刘彦昌也说不清楚。
而且,对于心中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刘彦昌是抗拒的。
哪怕脑中混沌,可所学的知识依然不曾忘。
这些文字会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互相碰撞,就像是警钟一般提醒着他。
告诫他,他是一个读书人,是个正人君子。
这种矛盾的感觉充斥他整个身体,让刘彦昌这些日子几乎痴呆。
可如今到了神女庙,他心中那诡异的感觉竟然消散了。
他好像,又变回了那个从前的自己。
“是神女娘娘在保佑我吗?”
刘彦昌喃喃自语,没有回应同伴的呼唤,像是着魔了一般,自顾自的走入神女庙之中。
他的同伴见他这样也是面面相觑。
“刘兄这是怎么了?”
“他最近一首怪怪的,和从前很不一样,说不准是有妖邪上身,现在来了神女庙,神女娘娘定然会保佑他。”
“希望如此吧,刘兄可是个大才啊,又心胸宽广善良,如果不能入朝为官未免太可惜了些。”
“唉!走吧走吧,咱们自己逛逛,就不要打扰刘兄了。”
“好。”
几人商议一番,最后看了眼如同着魔的刘彦昌后,便结伴开始参观神女庙。
和同伴分离,刘彦昌自顾自的走着。
穿过伫立在广场上的巨大香炉,刘彦昌莫名进入内殿之中。
说来也巧,今日神女庙热闹的很,可正殿却有个蒲团正好空着,像是专门为他准备的一样。
刘彦昌走到蒲团前,虔诚的跪拜下去。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的心灵清净了。
他抬起头,正殿内供奉的乃是华山三圣母娘娘的神像。
和佛门寺庙会供奉佛祖金身不同,道家庙宇供奉神明多是木像和瓷像,或者干脆就是一幅画着仙神的画。
正殿内,供奉的便是杨婵的木像。
乃是杨砚亲手雕刻出来的。
明明只是最普通的木头,但因为隐隐有着杨婵的几分意象,给人的感受却是超然似仙,玄之又玄。
看着便是高高在上,有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感。
尤其是神像手中托举的那莲花宝灯,更是隐隐散发着温润光辉,让人看着便是心神宁静。
在刘彦昌眼中,杨婵的形象乃是一位面若满月,体态丰腴的富贵妇人形象。
仙裙飘飘,脚踩祥云,看着便是得道高修。
而这神像自然不是杨砚故意雕刻成这样的,而是杨婵特意嘱咐。
原因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因为当今仙人多半不以本来面目示人,只要将自身灵念注入神像之中,并刻上意象之形体,这神像便是成了。
而杨婵的意象之形体,自然便是宝莲灯了。
这是杨婵的伴生神器,见宝莲灯就如同见到她一样。
可以说这神像,宝莲灯才是真正的本体。
刘彦昌自然是不识得杨婵本来面目的,今日一眼看去,只觉得华山神女娘娘神圣非凡,当是一位仁慈仙人。
他虔诚跪拜,可随后泪水却止不住的从眼眶之中流出。
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在蒲团上哭的泣不成声。
刘彦昌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如此,可一踏入这神女庙,种种念头涌入心中,竟让他情难自己,这才失态。
他能感受到,自己与此处的联系。
路过的香客纷纷看向这奇怪之人,也顾不得安慰,只是瞧上一眼便匆匆离开。
毕竟这可是神庙,谁知道这人是因为什么哭泣,还是不要触霉头比较好。
也不晓得哭了多久,刘彦昌最后渐渐止住哭声。
他的头颅没有抬起,依然跪拜在地,哽咽道:
“神女娘娘,请您教我。”
“先生常教导我们,君子论迹不论心,学生将此奉为真理。”
“可到了今日,我心中竟然升起种种腌臜念头,而且...我这些日子竟连自己的父母的脸都记不得了。”
“像我这样无礼不孝之人,真的可以在自称君子吗?真的有资格再去研读书籍吗?真的有资格,去参加那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的科举考试吗?”
“神女,求您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