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将军向裴太傅下了拜帖裴太傅接到拜帖,
看着上面沈大将军的来意,微微蹙眉。沈大将军这是想让自己的儿子教导他那3岁的儿子读书识字,可这孩子年纪尚小,着实有些早。
但沈大将军战功赫赫,于国于民都有大功,裴太傅也不好拒绝。
几日后,沈大将军带着儿子登门。
那孩子粉雕玉琢,一双大眼睛灵动有神,只是有些怯生生地躲在沈大将军身后。沈大将军笑着对裴太傅道
【太傅,犬子顽劣,还望令郎多多教导。】
裴太傅微笑着点头,将他们迎进屋内。
交谈一番后,裴太傅便让裴砚辞带着孩子去书房看看。
孩子刚进书房,便被满架的书籍吸引,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
裴砚辞看着这一幕,心中一动,觉得这孩子虽小,却有求知的欲望,或许真能好好培养一番。
裴砚辞弯下腰轻声询问踩到腰间的小孩儿。
【你叫什么名字?】
沈墨予微微躬了躬身。
【弟子沈墨予】
【哦,可识得什么字?】
【弟子己经熟读3字经和千字文和其余杂书。】
裴砚辞心想这孩子天资不错
于是便答应了沈大将军的请求,从此开始教导这孩子读书。
裴砚辞看着眼前这个才三岁却聪慧异常的沈墨予,心中满是惊喜。他决定从次日起便正式授课。
次日清晨,沈墨予早早来到书房,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裴砚辞开始教授新的典籍,他讲解细致入微,沈墨予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让裴砚辞大为惊叹。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相处愈发融洽。裴砚辞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沈墨予为人处世的道理。而沈墨予也十分敬重裴砚辞,将他的话都记在心里。
这一日这一日
秋日清晨,枫红满院。
裴砚辞立于讲堂,手持《孟子》朗声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句意在教人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尔等当以此为立身准则。】
沈墨羽忽地起身,拱手道【先生,学生以为此句或有他解。‘淫’字非仅指沉迷,亦可作‘过度’解。富贵之时,不应过度奢靡;贫贱之际,不应过度自弃;面对强权,不应过度屈服。如此,是否更贴合孟子‘中庸’之道?】
裴砚辞眉头微皱,抚须道【此乃先贤定论,朱熹注疏中亦以‘惑乱’释‘淫’字,你这般标新立异,不过是强词夺理。若依你所言,‘移’与‘屈’又该如何过度?】
【回先生,】
沈墨羽不慌不忙展开竹简,
【《礼记·坊记》有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可见坚守本心并非一味刚首。贫贱时‘移’,可指在困境中灵活求变,而非固守穷途;威武前‘屈’,若为保存实力暂避锋芒,亦非失节。如此方显孟子思想之圆融。】
裴砚辞神色凝重,沉吟良久
【虽有巧辩之嫌,然引经据典倒也有理。但仅凭《礼记》一句,恐难服众。】
话音未落,沈墨予己捧出《孟子集注》旧本
【学生前日于藏书阁发现,赵岐注本中‘淫’字旁注‘溢也’,恰与‘过度’之意相合。】
裴砚辞接过古籍细细查看,忽而抚掌大笑
【好!好!不盲从师说,不迷信权威,此乃治学正道!今日为师甘拜下风,望你日后亦能如此,在经义之中求真知。】
晨光穿过窗棂,洒在二人相视而笑的面庞上,满室书香愈发浓郁。
这时,裴太傅路过书房,听到里面激烈的争论声,心中一惊,透过窗子看到两人争论的场景,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没有打断他们,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倾听。待两人争论告一段落,裴太傅笑着说:“你们这一番争论,倒是让这道理越辩越明了。
【砚辞,墨予虽小,但见解独特,你不可小瞧他。】
裴砚辞和沈墨予听了,都不好意思地笑笑此后,他们的辩论便成了书房里的常事,在这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两人都收获颇丰。
嗯,嗯。接下来是作者的话啦。女主变幼稚了。原因是女主用灵力封了记忆。7岁以后才会解开哦。我还要郑重介绍一下,嗯,女主现在年龄4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