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无双和舅母带着两个孩子吃过午饭,就回了自己院子。
两个孩子闹腾的厉害,累的也快,上午缠着她教他们聊了一会基本功,吃过饭就倒头睡了,倒是可爱的紧。
任无双上辈子死的时候都24了,加上游荡了一年,自己也觉得早就不是十几岁的少女了,唯有在亲近的人旁边,才难得多了几分稚童心性。
此时难得闲下来,便想着出门逛逛,看看昌州城最近的风貌。其实辰国男女大防的风气并不是很盛行,毕竟之前乱世了许久,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对百姓礼法的约束并不是很深。
女子也有很多出门采买务工的,只不过相对能做的比较有限。
任无双选了一身长寿绣纹样的曲裾袍出门,不过这个时代的曲裾袍下摆更加宽大,并不会太过影响出行,反而收紧的腰围显得更加纤细,这种服饰更加适合日常出门。
日常时曲裾袍和岐头履是昌州人氏比较青睐的穿搭,显得清雅柔和,极有韵味,就连头饰也是比较简单。一般梳好的发髻只在额头上方带两串挑出的象牙串珠擿,发髻中带一朵清雅的步摇花即可。
京城和各地人氏青睐的服饰并不相同,这也就造成了只看服饰便可大概知晓他来自于何处。
任无双也是第一次穿这种服饰,京城的穿搭多样而宽大,飘逸的服饰多是京城贵女追求的出尘感。虽然也有很多在美丽前沿的女子会穿一些异族或者其他州的装扮,但是大多数贵女依旧青睐这种出尘如仙的美感。
看着妆娘给自己描摹着新的妆容,任无双也升起了一些新奇的感觉。她上辈子并未出过京城,府里的妆娘也多是给她描摹京城受欢迎的纹样。
昌州流行的妆面倒是独特,长眉入鬓,着重眉眼,妆容素净,显得温婉柔和。
等到妆面描摹完成后,腰间带上了一组环玉佩,拿上便面扇,这便结束了。
任无双看了看自己打扮,少见的温婉啊~
转头看了看旁边伺候的侍女,一脸呆滞的表情,不由应景的掩唇而笑。
等任无双笑出声,两个侍女才回过神来,连忙屈膝请罪。
“女公子恕罪,奴婢一时有些出神了。”
任无双乐呵呵回答到:“无妨,出去看一下马车备好了么。”
“喏。”
等到侍女都出去了以后,自己的师傅从窗户跳了进来。
“今天我和影二一起随你一起去。”
任无双听到师傅的声音赶忙回头问道:“师傅,你看我今天的穿着可适宜。”
影三一开始还没有注意,等到她起身转过来才发觉她今天的打扮不是很一样。
不是常穿的男装和武服,也不是京城流行的样式,应当是昌州本地的服饰,来时有看到一些妇人穿着。
不过任无双穿起来显得格外适宜,虽然风格显得很柔婉,但是眉目深邃,多了些攻击性和诱惑力,显得很是不同,又融合的极佳。
“嗯,不错,很不常见。”
任无双早就习惯了自己师傅和影卫的少言寡语了,也没有什么意见。开心的准备出门。毕竟,以后可能少有这样精细的穿女装的时间了。
马车碌碌的行过东街,这里多是休闲娱乐的酒楼和雅阁,任无双挑了一家看着不错的雅阁让马夫停车。
虽然出门不至于佩戴纱巾,但是还是先让侍从定了一间楼上的雅阁,任无双才从车上下来,在侍从的拥护下走到楼上的包间。
这家酒楼倒是比较富丽堂皇,西方场馆的楼上是一半开放一半独立的雅阁。可以坐在榻上观看楼下的表演。
任无双叫了侍女看茶,顺便问了一句今日的看头。
“回贵客,今日除了鼓上舞,还有口技表演的安排。表演鼓上舞的舞者还在装扮,一盏茶的时间就开始了。”
任无双点点头,让随身的侍女拿了银钱打赏。虽然她没带任锦任霜,但是舅舅舅母早就安排好了,侍女,花销,服饰,一应俱全,是真的很贴心了。
而此时的方府。
“当家的,当家的,刚刚小厮来报,说武府的女公子出府了,去了东街的富合阁。看年岁应当是任小姐无疑。”
“嗯?己经到了?叫人现在给我换装吧,去准备马车出府。”
方灼本身就知道今日要去见武国梓,所以早就收拾好了仪容,只需要去了外袍,换一身即可,容冠己经梳理整理。
入乡随俗,方灼也换上了当地服饰,男士着首裾袍,带长冠,整洁利落。纯色的长袍边部多是黑色,显得更加和谐,方灼今日便是一身鸦青色的首裾袍,腰部挂两长余一样制的组玉佩。
如果是贵族或者官员的话多佩戴文剑,但是平民百姓不允许着首裾袍佩戴文剑出门,这就是起到一种辨别的作用了。
等到换好服饰,方灼立刻出门奉上马车,颇有些焦急之态。
而富合阁的任无双此时正好等到鼓上舞开场。
五位舞者鱼贯而入,站定后一人抱着一个差不多肩膀宽度的鼓,放于身前。
等到音乐响起,随着舞者水袖的扬起,脚下的鼓点也如琉璃落盘般炸响,既柔和又坚毅的文雅美感,在一举一动中体现。
利落的甩挑袖花,和谐的鼓点声,显示出她们舞技的高超。
曲到中潮时,只有中央的舞姬一个人还在继续跳动,赤足踏上鼓面,足尖轻点时,依稀可以听到脚上的银铃声。
水袖扬起的刹那,随着她旋转轻点的力道,鼓身也发出咚嗡的震颤。
悠悠的古河歌伴随着鼓点被乐师唱出,男女情爱的美好和热烈也仿佛随着激荡的鼓声传入人心。
确实相得益彰,古河歌,是描写少女思慕的古诗歌,体现了她激荡又不安的心情,也描写了期盼和羞涩的情感。
在此地的文化中,鼓代表日月,舞者鼓上起舞,也仿佛立在日月星辰之上,脚下踏出的是央央风骨,体现的是文化累积的缕缕神魂。
男女情爱非是忌讳提起的,只是男女有别而己,适当而己。对于这个此地的观念来说,男女交和,阴阳相融,是自然规律,少年慕爱最是美好不己,亦是人之本性。
只是京城的人们更加含蓄,故而极少观看情爱相关的表演。京城风气讲究一个视若无物,主打一个外物不入己身,山河倒灌亦面如平河者为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