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年间,长安城内一片繁华景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在这热闹的都城之中,有一个人的名号颇为响亮,那便是袁天罡。袁天罡精通风水、面相之术,他的相术精妙绝伦,仿佛能透过表象首窥命运的玄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小民,都对他的本领啧啧称奇,其声名远扬,众人皆以能得他一相为荣。
武士彟,本是并州文水的一位富商,因在李渊起兵反隋时资助过钱粮衣物,后又跟随李渊打天下,立下了不少功劳,因而得以入朝为官,在长安城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膝下育有几个子女,对子女们的前程自然是十分上心,听闻袁天罡的大名后,心中便萌生出一个想法,想请袁天罡到家中,为自己的几个子女看看面相,也好对他们未来的运势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一日,阳光正好,武士彟差人将袁天罡恭敬地请到了家中。袁天罡一袭青衫,身姿挺拔,神色淡然中透着几分高深莫测,他踏入武士彟家的庭院,便感受到了这户人家的不凡气度。武士彟早己在正厅等候,见袁天罡到来,赶忙上前热情相迎,一番寒暄过后,便将袁天罡引入内堂,让家中的几个子女依次上前拜见。
袁天罡先是看了武士彟的几个儿子,只见那些少年们一个个生得眉清目秀,气宇轩昂,透着世家子弟的风范。袁天罡端详之时,只是微微点头,并未有过多言语,那神情仿佛看到的只是寻常的好面相,虽日后会有些许作为,但也并未超出常人太多的运势。
随后,乳母抱着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缓缓走来。那小女娃被裹在柔软的襁褓之中,小脸粉嘟嘟的,如同春日里娇艳的花朵,一双眼睛清澈明亮,恰似那藏着星辰的幽潭,琼鼻小巧,樱桃小嘴微微嘟着,生得粉雕玉琢,十分惹人喜爱。袁天罡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的那一刻,脸色瞬间一变,原本平和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愕,紧接着便是深深的凝思。
他示意乳母将孩子抱近些,自己则凑上前去,细细端详起来。他的目光在武则天的眉眼、口鼻、脖颈等处来回游走,仿佛要将这小小的人儿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看透一般。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整个内堂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良久,袁天罡竟缓缓退后几步,脸上满是惊叹之色,而后,他竟压低声音,却又字字清晰地惊道:“此女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这话一出,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愣,片刻后,武士彟率先回过神来,他起初听闻只当是袁天罡的一句玩笑话,毕竟从古至今,哪有女子能成为天下之主的道理呢?可那话语却如同一颗神秘的种子,悄然埋在了岁月的土壤里,带着未知的魔力,让人心底隐隐有了别样的期待与不安。
武士彟赶忙笑着打圆场,说道:“袁先生说笑了,女子能安稳度日,嫁得良婿便是福分,哪敢奢望这等惊世之事呀。”袁天罡却只是微微摇头,似是想说什么,又觉得此时再多言语也无用,只是看着武则天的眼神中依旧透着那难以言说的深意。
待袁天罡离去后,武士彟回到内室,将此事说与夫人杨氏听。杨氏听闻,先是一惊,而后轻抚着武则天的小脸,喃喃道:“不管真假,我只盼这孩子能一生顺遂,平安喜乐便好。”武士彟亦是点头称是,可那袁天罡的话却始终萦绕在两人心头,挥之不去。
日子依旧一天天过去,武则天在家人的疼爱下慢慢长大。她自幼便展现出了不同于寻常女子的特质,别的小女孩还在玩着布偶、缠着爹娘撒娇时,她却对家中书房里的那些书籍充满了好奇。常常趁大人不注意,便偷偷溜进去,翻开那些晦涩难懂的书卷,似懂非懂地看着,小脑袋里装满了对外面世界和书中故事的疑问。
武士彟发现了女儿的这个喜好后,心中既是欣慰又是惊讶,他开始有意引导武则天读书识字,还请了先生来家中为她授课。武则天聪慧过人,对知识的汲取如饥似渴,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史子集,她都学得津津有味,且常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让先生都不禁夸赞。
随着年岁的增长,武则天出落得越发标致,身姿婀娜,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那气质更是旁人学不来的独特。而关于袁天罡当年相面所说的那番话,偶尔也会在家人私下的闲谈中被提及,每一次提起,众人心中都会涌起一阵别样的波澜,既觉得那仿佛是遥不可及的梦幻,又隐隐期待着这个从小就与众不同的女孩,真能创造出一番惊世骇俗的成就来。
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也渐渐有了一些关于武士彟家女儿的传闻,有人说那女孩生得国色天香,才情出众;也有人神秘兮兮地说起袁天罡的相面之语,引得众人一阵惊叹与好奇。只是这些传闻对于尚在闺中的武则天来说,还只是遥远的外界声响,她此时正沉浸在自己不断求知、探索世界的小小天地里,殊不知,命运的齿轮己经开始缓缓转动,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生大戏正等待着她去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