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嫣儿将莫七的遭遇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皇帝。说到动情处,她的声音哽咽,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手中的朱笔"啪"地一声折断:"岂有此理!"
"父皇,"嫣儿抬起头,泪眼婆娑,"那些人贩子不仅拐卖孩童,还虐待他们。莫七身上的伤,都是他们打的......"
皇帝站起身,在御案前来回踱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威严。
"来人!"皇帝突然停下脚步,"传朕旨意,召京兆府尹,彻查京城内外人口贩卖一案。凡涉案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是!"侍卫领命而去。
嫣儿松了口气,正要告退,却听皇帝又说:"且慢。"
她回过头,只见皇帝神色复杂地看着她:"嫣儿,你可知此事牵涉甚广?"
嫣儿一愣:"父皇的意思是......"
"据朕所知,这些人贩子背后,恐怕有朝中大臣撑腰。"皇帝叹了口气,"你这次,可是捅了马蜂窝啊。"
嫣儿握紧拳头:"即便如此,儿臣也要为莫七讨回公道!"
皇帝欣慰地点点头:"好,不愧是我的女儿。不过......"他话锋一转,"此事你不可再插手,安心照顾莫七便是。"
嫣儿还想说什么,但看到皇帝严肃的表情,只好点头应是。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第二天早朝,就有大臣上奏,称近日京城治安混乱,建议加强宵禁。接着,又有几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严查民间非法集会。
嫣儿在宫中听到这些消息,心急如焚。她明白,这是那些涉案大臣在混淆视听,转移注意力。突然她想到一计可以把她们一网打尽,提前开始给林婉儿,顾清写信,告诉她们自己的计划。
"公主,"莫七虚弱地靠在床头,"要不......算了吧。那些人势力太大......"
"不行!"嫣儿斩钉截铁地说,"我答应过要为你讨回公道的。"
就在这时,李成匆匆跑来:"小姐,不好了!京兆府尹在城南搜查时,遭到暴民袭击,死伤惨重!"
"什么?"嫣儿猛地站起来,"这怎么可能?"
"据说那些暴民都是人贩子的同伙,"李成压低声音,"他们还放出话来,说要是再查下去,就要......"
"就要怎样?"
"就要对莫姑娘不利。"
莫七吓得脸色惨白,嫣儿却冷笑一声:"好啊,这是要狗急跳墙了。"
她转身对李成说:"你去告诉顾清、林婉儿她们,按计划行事。"
夜深人静时,嫣儿悄悄来到御书房。她知道,这个时候父皇一定还在批阅奏折。
果然,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嫣儿推门而入,皇帝抬起头,脸上并无惊讶之色:"朕就知道你会来。"
"父皇,"嫣儿说,"儿臣有一计,可破此局。"
皇帝挑了挑眉:"哦?说来听听。"
嫣儿凑近低声说了几句,皇帝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妙!此计甚妙!"
三日后,京城突然传出消息:莫将军之女莫七,因不堪受辱,己于昨夜自尽。
消息一出,满城哗然。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人贩子顿时慌了手脚,纷纷想要逃离京城。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正中了嫣儿的计策,,他们不就是想拿莫七威胁她嘛?那如果莫七死了呢。
在城门处,早己埋伏好的官兵将试图出城的人贩子一网打尽。而在朝中,那些涉案大臣也被皇帝以雷霆手段拿下。
当莫七安然无恙地出现在朝堂上指认罪犯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父皇,"嫣儿站在皇帝身边,看着那些被押下去的罪犯,"儿臣终于明白,有时候,以退为进才是上策。"
皇帝欣慰地拍拍她的肩膀:"你长大了。"嫣儿心想我多几千年的智慧还斗不过你们,哼。
阳光透过殿门照进来,照在莫七含泪的笑脸上。从今以后,她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可以堂堂正正地活在阳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