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死了!"
课后活动时间,嫣儿趴在书案上,把玩着手中的毛笔。窗外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更添几分烦躁。
莫七正在一旁练字,闻言抬起头:"公主怎么了?"
"你不觉得吗?"嫣儿坐首身子,"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习武,连个像样的娱乐都没有。"
顾清正好抱着书卷进来,听到这话笑道:"公主想要什么娱乐?"
嫣儿眼睛一亮:"我教你们玩个新游戏!"她跳起来,开始翻箱倒柜,"我记得我藏了一些纸......"
莫七和顾清面面相觑。不一会儿,嫣儿抱着一叠宣纸和颜料回来了。
"看好了,"她拿起剪刀,开始裁剪纸张,"我们要自己做一副牌。"
"牌?"莫七好奇地问,"像叶子戏那种吗?"
"不不不,"嫣儿摇头,"比那个有趣多了。"她一边画一边解释,"这叫'斗地主',三个人玩的......"
随着她的讲解,莫七和顾清的眼睛越来越亮。很快,一副简陋但完整的"斗地主"牌就做好了。
"来,我教你们玩。"嫣儿开始发牌。
起初,莫七和顾清总是出错牌,惹得嫣儿哈哈大笑。但很快,两人就掌握了诀窍。
"三带一!"莫七兴奋地甩出西张牌。
顾清看了看手中的牌,微微一笑:"要不起。"
嫣儿瞪大眼睛:"顾清!你明明有炸弹,为什么不出?"
顾清故作无辜:"我这是给郡主放水啊。"
"你!"嫣儿气鼓鼓地甩出一把牌,"看我的顺子!"
三人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欢笑声惊飞了窗外树上的麻雀。
突然,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你们在做什么?"
三人吓了一跳,抬头看见夫子正站在门口,眉头紧锁。
"夫、夫子......"嫣儿连忙把牌藏到身后。
夫子走近,拿起一张掉在地上的牌:"这是何物?"
顾清灵机一动:"回夫子,这是学生自制的'论语牌',用来温习功课的。"
"哦?"夫子挑了挑眉,"如何温习?"
顾清硬着头皮解释:"比如这张'仁',就要说出《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这张'礼',就要解释'礼'的含义......"
夫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倒是别出心裁。"他看向莫七,"安宁郡主,你来试试。"
莫七紧张地接过一张牌,上面画着"孝"字。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背诵:"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夫子满意地点头:"不错。"他又看向嫣儿,"公主也来试试?"
嫣儿苦着脸抽出一张牌,是"学"。她结结巴巴地背了几句,突然灵机一动:"夫子,不如我们把这个游戏推广到整个书院?这样大家学习起来就更有趣了!"
夫子沉吟片刻,竟然点头同意了:"好主意。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着三人,"这牌上的图案,是不是该改一改?"
三人面面相觑,这才发现牌上还画着各种奇怪的小人,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架......
"是!"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从那天起,"论语牌"真的在书院流行起来。学生们用它来温习功课,甚至举办起了比赛。夫子们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连最调皮的学生也能背出大段《论语》了。
而始作俑者的三人,则躲在竹林里偷笑。
"没想到我们瞎编的游戏,还真派上用场了。"嫣儿得意地说。
顾清笑道:"这叫因祸得福。"
莫七看着手中的牌,突然说:"其实,我们可以做更多这样的牌。比如'诗经牌'、'史记牌'......"
"好主意!"嫣儿跳起来,"这样学习就更有趣了!"
夕阳下,三个年轻人又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奇思妙想鼓掌。
这一刻,他们不仅发明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更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而这,或许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在玩乐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而且现代的娱乐模式也在古代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