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洒在皇宫里时,嫣儿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她皱着眉头,手里拿着一根细绳,试图编织出羽毛球拍的网子。
"又失败了......"她懊恼地扯开缠在一起的绳子。
莫七端着茶点走过来:"公主,休息一下吧。"
嫣儿摇摇头:"不行,我一定要做出一个完美的网子!"
顾清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新做的球拍:"公主,其实我们可以用渔网......"
"不行!"嫣儿打断他,"渔网太重了,会影响击球的感觉。"
她拿起一根细竹条,比划着:"我想要一种既轻便又有弹性的材料......"
突然,她的目光落在莫七的发带上。那是用蚕丝编织的,轻薄而有韧性。
"有了!"嫣儿跳起来,"蚕丝!"
莫七下意识地摸了摸发带:"可是蚕丝很贵......"
"没关系,"嫣儿兴奋地说,"我去找母后要!"
说完,她一阵风似的跑开了。
第二天,嫣儿抱着一大卷蚕丝回来了。她开始尝试编织,但蚕丝太滑,总是缠在一起。
"我来帮你。"莫七接过蚕丝,灵巧地开始编织。她从小跟着母亲学过刺绣,对编织很在行。
顾清则负责固定框架。他用细竹条弯成椭圆形,小心翼翼地绑在球拍上。
三人忙活了整整一天,终于做出了第一个蚕丝网。
"试试看!"嫣儿迫不及待地拿起球拍。
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稳稳地落在网子上,又弹了回去。
"成功了!"三人欢呼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网子就开始松动了。
"怎么会这样......"嫣儿沮丧地说。
顾清仔细检查:"可能是固定方式不对。"他想了想,"我们需要一种既能固定蚕丝,又不会损伤它的方法。"
莫七突然说:"我记得母亲曾经用鱼胶固定绣线......"
"对!"嫣儿眼睛一亮,"鱼胶!"
又是一番折腾,他们终于找到了完美的配方:用鱼胶将蚕丝固定在竹框上,既牢固又不会损伤蚕丝。
当第一个完美的羽毛球拍诞生时,整个书院都轰动了。
"太神奇了!"
"比之前的拍子好用多了!"
"能教教我们怎么做吗?"
嫣儿得意地扬起下巴:"这可是我们的独门秘方!"
但很快,她就大方地分享了制作方法。书院里掀起了一股制作羽毛球拍的热潮。
很快皇上从夫子口中听说嫣儿创造出了羽毛球这项运动,等嫣儿下学后就召嫣儿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皇帝端详着手中的羽毛球拍,眼中闪着赞许的光芒。
"嫣儿,"他抬起头,"你可知道这小小的发明,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多大的欢乐?"
嫣儿有些不好意思:"儿臣只是觉得好玩......"
"不,"皇帝正色道,"这不仅是游戏,更是一种教化。"他站起身,在御案前来回踱步,"朕决定,让你在朝会上向众大臣演示这项运动。"
"啊?"嫣儿愣住了,"可是......"
"怎么?不敢?"皇帝挑眉。
嫣儿挺起胸膛:"儿臣遵命!"
第二天早朝,嫣儿站在大殿中央,面对满朝文武,手心微微出汗。莫七和顾清站在一旁,给她鼓励的眼神。
"诸位爱卿,"皇帝开口道,"今日朕要向大家展示一项新运动,名曰'羽毛球'。"
嫣儿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解规则。起初,大臣们还一脸茫然,但随着她的演示,渐渐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有意思!"兵部尚书捋着胡子,"这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训练反应能力。"
"确实,"礼部尚书点头,"而且老少皆宜,适合推广。"
皇帝满意地点头:"既然如此,朕决定在全国推广这项运动。嫣儿,就由你来负责此事。"
"儿臣领旨!"嫣儿激动地行礼。
从那天起,嫣儿开始了忙碌的推广工作。她先在京城各处设立羽毛球场,亲自示范教学。莫七和顾清则负责培训教练,编写规则手册。
很快,羽毛球风靡京城。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无不为之着迷。
"公主,"一天,莫七兴奋地跑来,"您知道吗?东市的羽毛球比赛,连八十岁的老太太都参加了!"
嫣儿笑道:"这还不够。我们要让全国的人都能玩到羽毛球。"
于是,她开始着手解决材料问题。蚕丝虽然好,但成本太高。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了替代品——麻线。
"用麻线编织的网子,虽然不如蚕丝耐用,但成本低廉,适合普通百姓。"顾清解释道。
嫣儿又发明了简易的制作方法,编写成册,分发各地。
三个月后,皇帝收到各地奏报:江南水乡,渔民们在船上打羽毛球;西北边塞,将士们用羽毛球锻炼身体;就连偏远山村,孩子们也在空地上挥舞着自制的球拍......
"好!"皇帝龙颜大悦,"嫣儿,你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嫣儿却谦虚地说:"这都是父皇教导有方。儿臣只是尽了一份力。"
皇帝欣慰地点头:"不过,朕听说你最近又在研究新东西?"
嫣儿眼睛一亮:"是的!儿臣发现,羽毛球虽然好玩,但在雨天就无法进行。所以儿臣想发明一种室内运动......"
皇帝哈哈大笑:"好!朕等着你的新发明!"
这一刻,他们不仅推广了一项运动,更点燃了无数人创新的火花。而这火花,终将照亮更多人的青春,温暖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