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高云淡,秋日微凉,郡主府的侍卫忽然匆匆赶来,神色兴奋地禀报:“郡主,您和嫣然姑娘留下的诗句,今日终于有人对出了下联!”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标准答案!
我和嫣然正在厅中喝茶,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双双一愣,随后猛地对视了一眼,几乎是同时跳了起来——
“一定是蕊蕊或者叶子!”
我们策划的才学比试己经持续了很久,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些最经典、最熟悉的诗句作为暗号,许多人尝试对出我们的诗句,却始终无人成功。而这一句,只有现代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如今,终于有人答上来了!
“快,快带她进来!不用了我们自己去!”我激动地朝侍卫挥手,脚步快得恨不得立刻冲到府门口迎接。
嫣然更是兴奋不己跑在了我到前面:“我来啦家人!”
带着无比雀跃的心情,我们冲到了府门口。
然而,当我们看到站在门外的人时,愣住了。
不是姐妹,而是……一名清冷的书生?!
来人一袭月白长衫,身姿挺拔,面容俊美,眉目间透着一股清冷之气,仿佛雪夜中的寒梅,疏朗而不染凡尘。
他站在那里,神色淡漠,看着我们,目光沉静无波。
气质清冷,容貌俊俏,举手投足间皆带着一股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书卷气。
——闺蜜穿成男人了?!
我和嫣然几乎是同时停下脚步,嘴角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收回,眼神里的激动瞬间变成了惊讶,脚步甚至不由得顿了顿。
场面一时间……诡异地安静。
书生见状,微微拱手,声音温润,却带着几分客气的疏离:“郡主安好”
我和嫣然面面相觑。
“……”
怎么回事?我们的暗号,怎么会被一个不认识的男人解出来?!
嫣然试探性的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书生听后则是一头雾水状。
我默契道:“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鹅鹅鹅?”
“廉颇老矣?”
眼前的书生眼神从迷茫到惊叹再到迷茫:“郡主和姑娘真是有惊世诗才,在下佩服”
气氛微妙地沉默了一瞬,我深吸了一口气,轻咳了一声:“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书生微微一笑,拱手答道:“在下姓萧,名执。”
萧执……这个名字,听着不太像现代人啊?
嫣然立刻追问:“萧公子,您从哪里学来的这句诗?”
萧执微微挑眉,看着我们,目光深邃,意味不明地说道:“自幼熟读诗书,偶然间得知此诗句,便随口一试。没想到,竟然得了郡主的青睐。”
他说得云淡风轻,可我和嫣然却心里一惊。
没想到这里还有这种人才!
我和嫣然对视了一眼,心里在小说中搜索萧执这个名字,依然毫无结果。
于是先带他进了府。
萧执踏入郡主府后,目光淡淡地扫过府内精致的摆设,神色未见丝毫惊讶,反倒是透着一丝从容的气度。
我和嫣然对视了一眼,心里愈发确定——这人绝对不简单。
“萧公子难得有此才学,想必也是寒窗苦读许多年吧?”我随口问道,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一边吩咐下人准备酒宴,一边示意萧执入座。
萧执微微一笑,拱手道:“郡主谬赞,在下不过是一个寒门出身的学子,家乡在江南,家境清贫,自幼苦读十余载,前些年终于考中了秀才,才得以有机会来到京城求学。”
江南?寒门?秀才?
我微微挑眉,萧执的回答合情合理,可他的言行举止却不像是普通寒门学子,反倒有一种浸润于书香世家的沉稳,这让我不由得多了几分怀疑。
“那萧公子如今可有官职?”嫣然笑着问道,“还是说,在京城己经寻到更好的去处?”
萧执摇头,语气平静道:“在下只是区区秀才,未曾步入仕途,如今不过是在京城做些文书代笔的活计,赚取微薄银两,维持生计,但求之后到可以考个进士。”
文书代笔?
在京城做文书代笔,大多是替达官贵人或是落魄士子撰写书信、文章,甚至有人会写科举文章供人购买,能在这个行当里混得下去的人,必定不是泛泛之辈。
我笑着看了他一眼,语气随意地问道:“那萧公子对当今朝政可有什么见解?”
萧执微微一顿,随后轻笑道:“京城政务哪是我等秀才敢议论对,不过前段时间听闻郡主救瓶女的事迹,在下实在佩服。”
我随意地端起茶盏,缓缓说道:“不必拘谨……我们今日能以诗会友也是缘分。”
嫣然在一旁悄悄看了我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若萧执真是个普通寒门士子,他必然不会过多议论朝政,甚至会避而不谈。可如果他是个有才华并且心怀抱负的人,那他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
萧执似乎被我的回答打动了,神色如常地轻叹一声,语气不紧不慢地说道——
“若要谈论朝廷政务,在下倒是有些拙见。”
“哦?”我挑眉,来了兴趣,“请讲。”
萧执微微沉思片刻,随后缓缓开口:“京城繁华,百姓看似安居乐业,可若仔细观察便可发现,世家权贵把持朝堂,凡事讲究门第,非富非贵之人,纵然有才,也难以出头。”
“士子寒窗苦读十数年,然而一旦进入仕途,却发现朝中早己被勋贵把控,许多官职并非才学高低决定,而是由出身与背景决定。”
“至于地方上的赋税,虽有律法规定,但因官府层层盘剥,许多赋税远超百姓所能承受之数。”
“再加上冗官冗兵,朝廷财政吃紧,外有边境战事,内有贪官污吏,以至于民生凋敝……如此局势,若不加以整治,只怕……”
萧执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字字句句都首指朝廷的根本弊端,让我和嫣然听得目瞪口呆。
嫣然更是忍不住惊叹:“你既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有远见卓识。实在牛...厉害哇”
萧执微微一愣,很快调整表情,淡淡道:“这些问题,朝中重臣皆知,可惜能真正改变的,并无几人。”
我静静地看着他,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感慨。
这个时代的士子,大多对朝廷讳莫如深,哪怕心里清楚,也不会随意议论,可是萧执却敢首言不讳。
他不但聪明,甚至有一颗真正想要报国的心!
如此人才,竟然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文书代笔?!
可惜,太可惜了!
我看了看嫣然,显然她也有同样的想法,我们都意识到,这个男人若能入仕,一定是个人才。
但以他的出身,没有强大的背景,想要真正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几乎难如登天!
想到这里,我忽然笑了笑,轻声道:“萧公子既有如此才学,不如安心备考,早日争取考取进士”
萧执一愣,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问,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微微暗淡:“在下家境贫寒,如今每日忙于生计,实在难以专心备考。”
想到这里,我和嫣然默契地对视一眼,随即微笑着对萧执说道——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资助你一笔银钱,助你专心备考。”
萧执猛地抬头,眸中闪过一丝惊讶:“郡主此言当真?”
“当然。”我点头,示意婉儿取来百两银票,轻轻推到他面前,语气平静而真诚,“你的才华,不该被埋没。”
萧执看着桌上的银票,眸光复杂,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他终于伸手接过,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拱手郑重道——
“多谢郡主知遇之恩。”
“在下,欠您一个人情。”
我,结交了一个有大才的人。“如果你认为这是人情,那就在将来入朝为官后多为百姓争取利益,把这个人情还给他们吧”
萧执听闻后又是一顿道谢。
“好啦,我们也算是朋友了不要这么客气”嫣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