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坐在书桌前,昏黄的灯光洒在那一堆堆高高摞起的数理化复习资料上,仿佛给它们都蒙上了一层沉甸甸的阴影。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那些曾经看着就头疼的公式、定理,如今变得越发复杂难懂,像是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小怪兽,不断地向她发起挑战,而她应对起来,却显得越发吃力。
她手中握着一支笔,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物理试卷,上面的题目密密麻麻,那些电路图、力学分析图,在她看来就如同天书里的神秘符号。她努力地回忆着老师课堂上讲过的解题思路,试图在脑海中拼凑出对应的知识点,可思绪却像是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她轻轻叹了口气,放下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心中满是沮丧。
化学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方程式,也同样让她愁眉不展。那些元素符号在本子上跳跃着,可她就是没办法把它们准确地组合到方程式里,每次做练习题,不是少写了反应条件,就是配平出现错误。她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默写着,可一到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会出错,那鲜红的叉号一次又一次地刺痛着她的眼睛,也刺痛着她的心。
数学更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那些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函数题,让她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却依旧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向。她看着那些空白的答题区域,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黑暗的迷宫,找不到出口,只能在里面盲目地打转。
每次考试前,这样的复习状态都会让琼瑶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她望着那堆积如山的资料,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努力去掌握这些知识,不能让成绩太差,毕竟升学的压力就像一把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然而,时间就那么多,她为了能在数理化上多争取一点进步的可能,不得不牺牲自己原本用于写作的时间。曾经,闲暇时光里,她总是能迫不及待地打开那个小小的本子,任思绪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脑海里幻想出的奇妙故事,一一记录下来,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笔下的那些动人故事。
可如今,好几天过去了,那个本子依旧静静地躺在书桌的角落,上面没有增添一个新的字符。她偶尔瞥向它的时候,心里就会涌起一阵失落和烦躁。她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文学创作是她的热爱,是她心灵的寄托,她怎么舍得放弃呢?可学科成绩如果一首这么糟糕,升学的希望就会变得渺茫,那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学校里,看着同学们或是轻松地讨论着数理化难题的解法,或是兴奋地分享着自己在写作上的新灵感,琼瑶的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她觉得自己像是被孤立在了一个尴尬的角落,既没办法像那些擅长数理化的同学一样游刃有余地应对学业,也没办法像以前那样畅快淋漓地沉浸在写作中,往日里眼中闪烁着的对文学憧憬的光彩,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压力下,渐渐地黯淡了几分。
课间休息的时候,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迫不及待地和同样热爱文学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或是分享新构思的故事片段了。而是常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对着那些还没搞懂的题目发呆,或者机械地翻看着复习资料,试图再多记住一点知识点。
有一次,好友晓萱过来找她,看着她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心疼地说:“琼瑶,别太逼自己了呀,偶尔也放松放松嘛,你看你都快把自己熬坏了。”琼瑶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我哪敢放松呀,这数理化成绩一首上不去,我心里着急呢,可越着急就越学不好,唉。”晓萱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我知道你压力大,不过你要相信自己呀,你文学那么厉害,说明你很聪明的,数理化只要多花些时间,肯定也能学好的。”
琼瑶听了晓萱的话,心里虽然稍微好受了一点,但还是觉得前路迷茫。回到家后,父母也看出了她的不对劲,父亲陈致平语重心长地对她说:“琼瑶啊,爸爸知道你在学科上遇到了困难,不过不要灰心,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你坚持不懈,总会有收获的。而且你在文学上的天赋我们都看在眼里,不管怎样,我们都希望你能快乐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母亲袁行恕也在一旁点头,温柔地说:“是啊,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尽力就好。”
父母的关心让琼瑶心里暖暖的,可她心里清楚,升学是现实的问题,自己不能就这样轻易地退缩。于是,她又重新打起精神,给自己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早早起床,背单词、记公式,晚上做完作业后,继续做练习题,遇到不懂的就做上标记,第二天去问老师或者同学。
可即便如此努力,在接下来的一次小测验中,数理化的成绩依旧不尽人意。当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看着那一个个刺眼的分数,琼瑶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心里的委屈和无奈却像潮水一般涌来。她觉得自己仿佛是在黑暗中独自前行,无论怎么努力,都看不到一丝曙光,这种无力感几乎要将她吞噬。
放学后,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回家,而是一个人来到了校园的操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操场上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仿佛离她很遥远,她沉浸在自己的悲伤情绪里,想着自己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想着那遥不可及的升学目标,想着渐渐远去的写作时光,心中满是苦涩。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吹起了她耳边的发丝,也仿佛吹散了她心头的些许阴霾。她抬起头,望着天边那一抹绚丽的晚霞,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暗暗对自己说:“我不能就这样被打倒,数理化再难,我也要努力攻克它,文学创作我也绝不放弃,我一定可以找到平衡的办法,走出这困境的。”
从那以后,琼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她不再一味地焦虑和烦躁,而是试着把每一次解决数理化难题当作一场小小的战斗,每攻克一道题,就当作是取得了一次胜利。而在学习之余,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空闲时间,她也会拿起笔,快速地在本子上记录下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她也觉得那是自己和文学之间的珍贵连接。
虽然学科压力依旧如影随形,那升学的难题也还横在前方,但琼瑶眼中的光彩似乎又开始慢慢地回来了,她带着那份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地在这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着,不知道未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但她知道,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迎来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