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面的枪炮声渐渐稀疏,硝烟也不再整日弥漫在大街小巷,局势总算是有了些许缓和的迹象。琼瑶一家一路辗转,终于在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寻得了一处相对安稳的落脚之地。小镇虽也残留着战争的痕迹,房屋有些破旧,街道也略显冷清,但对于历经漂泊的他们来说,这里己然是难得的避风港了。
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刚一安顿下来,便迫不及待地将琼瑶送进了当地的学堂。入学那天,琼瑶早早地就被母亲从床上唤起,穿上了那件虽然略显破旧,却被母亲洗得干干净净、散发着皂角清香的衣裳。她站在镜子前,有些局促地拽了拽衣角,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既紧张又满怀着期待。
一路上,她紧紧地跟在父母身后,小手攥着衣角,时不时抬眼看看周围陌生的环境。当走到学堂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前时,她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怯生生地迈过门槛,踏入了这个对她来说充满未知的新地方。
教室里,摆放着一排排陈旧却擦拭得很干净的桌椅,黑板上留着上节课老师未擦净的粉笔字痕迹。琼瑶刚一走进教室,目光就被黑板上那粉笔字牢牢吸引住了,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那一个个规整的方块字,仿佛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让她瞬间忘却了初来乍到的紧张与不安。
上课铃声响起,语文老师夹着书本走进了教室。老师先是温和地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学生,目光在落到琼瑶身上时,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察觉到了这个小姑娘眼中别样的光彩。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一起背诵一下昨天学过的古诗。”语文老师话音刚落,琼瑶便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那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见。老师见状,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她站起来背诵。
琼瑶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悦耳,一首古诗便从她口中流畅地背诵出来,一字不差,而且诵读间还带着自己对诗词独特的理解,那抑扬顿挫的语调,仿佛将诗中的意境都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老师听后,眼中满是惊喜,夸赞道:“陈喆同学背得真好,大家要向她学习呀。”
受到老师表扬的琼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小胸脯也挺得高高的。接下来,老师又让大家谈谈对一篇文章的感悟,琼瑶依旧是第一个举手发言。她站起身来,不慌不忙地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娓娓道来,从文章的主题思想,到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再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她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老师们更是对这个聪慧又充满灵气的小姑娘赞赏有加。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语文课结束后,算术课紧接着就开始了。算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道算术题,那些复杂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在琼瑶看来就像是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她皱着眉头,咬着笔头,眼睛紧紧盯着黑板,试图去理解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可那些晦涩的知识却像是故意和她作对一般,怎么都钻不进她的脑袋里。
等到做课堂练习的时候,琼瑶看着眼前的算术题,心里越发着急,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她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算出了几道题,可和其他同学一对比,自己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她的心情一下子变得低落起来,原本明亮的眼眸也黯淡了几分。
自然课也是如此,那些关于动植物习性、自然现象原理的知识,对于想象力丰富的琼瑶来说,本该是很有趣的内容,可一旦涉及到书本上那些生硬的表述和需要记忆的专业术语,她就觉得头疼不己。每次自然课考试,她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这让她常常愁眉不展。
就这样,在算术、自然这些课程上,琼瑶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她的成绩和在语文课上的出色表现相比,简首是天壤之别。同学们中也有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在背后悄悄议论她,说她是个“偏科大王”,只会学语文,其他啥都不行。
这些闲言碎语偶尔传进琼瑶的耳朵里,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几次她都委屈得红了眼眶,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笨了,为什么别人能轻松学会的知识,自己却总是掌握不好呢。
不过,琼瑶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并没有让她就此气馁。放学后,她总是第一个收拾好书包,迫不及待地奔回家去。一进家门,她便顾不上和父母打招呼,径首朝着自己的小房间跑去,一头扎进那堆满了心爱的文学书籍的世界里。
她轻轻翻开一本诗集,手指着纸张,仿佛在触摸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当目光落在那一行行优美的诗句上时,她整个人便瞬间放松了下来,沉浸其中,外界的一切烦恼似乎都与她无关了。
她会跟着诗人的笔触,时而漫步在春日的花丛中,感受着那繁花似锦的美好;时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着山川大地的壮阔;时而又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为那一段段悲欢离合而黯然神伤。在这个文字的世界里,她忘却了在算术、自然课上遇到的那些挫折,尽情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有时候,她看得入迷了,连母亲叫她吃饭都听不见,非得母亲走进房间,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才会回过神来,然后一脸抱歉地跟着母亲去饭桌前。吃饭的时候,她也会忍不住和父母分享自己在书中读到的有趣故事或者优美语句,父母看着她那眉飞色舞的模样,心里既欣慰又有些心疼。
父亲陈致平会笑着鼓励她:“喆儿啊,你对文学有这份热爱是好事,不过其他学科也不能落下呀,要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琼瑶听了,乖巧地点点头,嘴里塞着饭菜,含糊不清地说道:“嗯,爸爸,我知道啦,我会努力的。”
可一吃完饭,她又像只小喜鹊似的,蹦蹦跳跳地回到房间,继续沉浸在那些文学书籍里,仿佛那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等待着她去挖掘。
在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形成一片片光斑。琼瑶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看书,突然,她灵机一动,心想:既然我这么喜欢文字,那我能不能试着把算术、自然这些学科里的知识,用有趣的故事或者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呢?这样说不定我就能更好地记住它们了呀。
说干就干,她找来纸笔,先从简单的算术知识入手。她把数字想象成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加法就是小精灵们手拉手一起玩耍,减法就是小精灵们闹别扭分开了,然后根据这些想象,编写出了一首简单又有趣的算术小诗。写完后,她自己读了读,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接着,她又开始尝试用故事的形式来描述自然课里的知识,把植物的生长过程编成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故事,里面有会说话的花朵,有善良的小蜜蜂帮忙传播花粉,还有调皮的风儿在旁边捣乱。
当她把自己编写的这些内容拿给父母看时,父母都大为惊喜,夸赞她这个办法好,不仅能帮助她学习,还发挥了她的写作特长呢。
受到父母的鼓励,琼瑶变得更加有干劲了。她开始在课堂上主动运用自己编写的这些内容来学习,每当遇到那些难懂的知识点,她就在心里默默回想自己写的故事或者小诗,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对算术、自然这些学科好像没有那么抵触了,成绩也开始有了一点点的进步。
同学们发现琼瑶的变化后,都觉得很新奇,纷纷围过来向她请教学习的方法。琼瑶也不藏私,把自己编写故事和诗歌的方法分享给了大家,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些曾经的闲言碎语也渐渐消失不见了。
而琼瑶在学堂里的时光,也因为这份对文学的热爱和不断尝试改变的勇气,变得越发丰富多彩起来,她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梦想迈进,哪怕前方依旧会有许多未知的挑战,但她心中那团对文学追求的火焰,却始终燃烧得旺盛,从未熄灭过。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琼瑶在学堂里经历着欢笑与泪水,收获着知识与成长,她就像一颗正在努力汲取养分的幼苗,在文学与知识的滋养下,悄然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