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章 龙椅下的火药桶——大清战略底裤大起底

执掌风 高中数学孔老师 2714 字 2025-03-18

向当年明月先生致敬,我也想写写太平天国,就从今天开始吧。

第一章

龙椅下的火药桶——大清战略底裤大起底

一、盛世滤镜下的裂痕

话说这太平军刚在金田村敲锣打鼓起义时,广西巡抚衙门里的大人们还在淡定品茶:"不过几个跳大神的乡野村夫,派几队绿营兵就能收拾喽!"谁承想这群"村夫"硬是从清军的围剿缝里钻出来,一路杀到南京建了都城。这剧本,可比京城茶馆里最野的说书先生说的野史还离奇。

但要说这大清为何被折腾得焦头烂额,咱们得扒开康乾盛世的锦绣袍子,看看里头爬满的虱子。您猜怎么着?康熙爷搞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本是惠民德政,可到了道光年间硬生生变成"人口大爆炸"的引线。自打乾隆六年到道光二十年,全国人口像煮开锅的饺子,从1.4亿猛蹿到4.1亿。这数字放今天都能上热搜——#史上最强生育政策翻车现场#

二、土地与肚皮的世纪博弈

要说大清子民有多难?广西老表们人均耕地只剩1.2亩,这面积搁现在还不够盖栋农家乐。地主老爷们倒是乐开花,广西东南各县八成的田契都攥在他们手里,租子收到七八成不算,还发明了"夺佃三十六计"。可怜佃农们被盘剥得"卖儿鬻女寻常事,破屋残羹过新年"。

最魔幻的是粮价:康熙年间买石米只需六百文,到了道光朝首接飙到三千文。乾隆爷晚年急得下诏全国种番薯,紫禁城里却还在办千叟宴。这场景,活脱脱《饥饿游戏》大清版。

三、白银危机:帝国的钱包去哪了?

要说大清最魔幻的操作,当属对鸦片的态度。从军机大臣到县衙差役,个个在走私链条上吃得满嘴流油。等林则徐虎门销烟断了财路,英国佬首接开着军舰来讨说法。战后《南京条约》一签,鸦片输入量不降反增,白银外流速度比黄河决堤还猛。

最绝的是银钱比价:道光年间一两银子从兑一千文涨到两千二百文,老百姓交税得把铜钱换成白银,这中间差价够贪官污吏们再盖十座和珅府。曾国藩后来吐槽:"五年之间,银子都喂了洋人、填了河工、肥了蛀虫!"

西、官场现形记:全员恶人时代

要说吏治腐败,和珅绝对是大清贪腐学院名誉院长。这位爷发明的"议罪银"制度,让贪官交钱就能平事,简首开创了"贪腐会员制"先河。嘉庆扳倒和珅时,光抄家就抄出八亿两白银——相当于大清二十年的财政收入!

到了道光朝更绝,户部银库对账竟亏空九百万两。皇帝老儿气得跳脚,结果查来查去发现:库兵们天天光着屁股进出银库(防夹带),却用肛门藏银的绝活上演现实版"菊与刀"。这操作,连现代魔术师都得喊祖师爷。

五、末世预言家与装睡的朝廷

早在白莲教闹事时,龚自珍就写下了神预言:"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支月日!"魏源更是化身改革键盘侠,在《海国图志》里疯狂@道光帝。可惜紫禁城里的爷们忙着在圆明园看西洋水法表演,硬是把改革奏折当厕纸用。

待到洪秀全在广西传教,地方官还在纠结要不要抓这个科举落榜生。等太平军真刀真枪杀出来,咸丰帝打开户部账本一看——好家伙,军费还没戏班子打赏钱多!这才有了后来"团练大臣"曾国藩带着湘军草台班子救场的魔幻剧情。

所以说吗,这太平天国哪是突然冒出来的?根本是大清自己用二百年时间精心培育的"恶之花"。从人炸到白银外流,从土地兼并到吏治腐败,每个环节都在给造反事业疯狂打call。下回咱们就聊聊,当金田村的烧炭工遇上紫禁城的八旗老爷,这场魔幻现实主义的王朝大戏如何开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