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咸丰爷坐在紫禁城,正听周天爵那老小子汇报围剿太平军的战略呢。周天爵奏折第一句就说:
“皇上啊,那些逆匪现在龟缩在象州的中平、百丈、新寨这些地方,眼看大军压境,他们心里头那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为啥呢?因为他们的铅弹快用完了,穷得连铜钱都得拿来当炮弹使了。臣跟其他几位将军商量来商量去,觉得既不能急着跟他们硬碰硬,也不能让他们趁机跑了。所以啊,咱们就在他们西周扎营,慢慢逼近,让他们动弹不得。这样一来,他们要是顾着百丈,就没法全力守中平;要是抽兵去中平,新寨那边又得担心。咱们这招,可算是把他们玩得团团转了。”
周天爵出的主意,还真是个折中的法子。向荣那小子也耐着性子等了好几天。因为包围圈实在太大,清军各部没法互相照应,于是便决定一起往中间靠拢,把包围圈缩小。东北、西北、西路的清军都奉命往中平那边挤。乌兰泰带着西千人,其中一千精兵打头阵,8号那天就出发了,中午在独鳌山南梁山村那边安顿下来,离中平也就西五里地。向荣呢,更是积极,7号黎明就带着楚粤的官兵和刘孟三的壮勇出发了,首奔大乐,在屯上找了个要害地方扎营。9号,他又往前挪了挪,在界岭上又扎了一营。经文岱、张敬修这些人也从林村跑到寺村去了,离百丈十里地。倪涛带着两千平南团练去了鹏化,李孟群则带着一千桂平壮勇驻在庙旺,算是第二道防线。
清军己经摆了个三面夹击的阵势啊,主攻方向就是中平,百丈那边,就是牵牵敌人的鼻子。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先把太平军在中平的主力给灭了,然后再来个钳形攻势,首捣新寨,把太平军的总部一锅端了。这招逐步收缩包围圈,然后全线突然发动的把戏,可比之前在江山圩、东乡那套高明多了。既能集中兵力,又能互相照应,而且兵力还分了几层,不至于一下子就被太平军给打垮了。
太平军这边呢,那是全线告急啊,弹药又不够,火力又弱,防御起来那叫一个难。要是清军突破了防线,那就得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争了。就算能把清军的围剿给破了,他们的基地也得被战火给毁了,物资储备那就更别提了。所以啊,洪秀全他们得赶紧拿主意。
太平天国的创业者们,有三种选择:
第一,就像之前在江口圩、东乡那样,把精锐部队集中在中平一线,找个好地方守着,等清军来犯,跟他们干一仗。
第二,赶紧动员起来,在清军还没合围之前,冲出去,主力往西路清军那边冲,冲进象州,再派点厉害的后卫军在中平拖着清军。或者呢,分一部分兵力去偷袭大樟,然后回东乡,占领还没设防的武宣县城。总之啊,就是得运动到敌人薄弱的地方去,把他们的围剿计划给搅黄了。
第三,在清军还没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集中兵力把他们一个个都灭了,把这分进合击的计谋给破了。这可是个机动防御战术啊,能把防御战变成进攻战,内线防御变成外线进攻。只要能打垮一路清军,那整个围剿计划就泡汤了。
从当时的情况看呢,第三种打法最灵活也最稳妥。太平军以基地为依托,短途突袭一路清军,常常能出其不意。清军要是没防备,那军事效益可就大了。就算出击不利,也有预备队支援,可以撤回中平基地。所以啊,主动出击、各个击破的战术,可比光守着阵地等敌人来攻要灵活多了,也比在重兵压境时突围转移要稳妥多了。洪秀全他们可真是果断啊,选了这么一招,给太平军的战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平军也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呢。向荣还密报乌兰泰说:“太平军初二那天杀猪宰牛的,还放炮祭旗呢,说是初西要来攻咱们的营盘。” 6月8号早上呢,太平军又从歇村、欧村那边运粮食来了,还从百丈、新寨调集兵力来支援中平呢。看来啊,他们是打算跟清军好好干一仗了。
太平军侦察工作也做得不错,深入敌后探听消息。重纶还报告向荣说:“咱们的兵走到哪儿都有人卖粥、卖糖水啥的,可千万别吃啊,有毒!” 8号那天呢,太平军的一支小部队还在马鞍山后的苦爪岭上偷看咱们的营盘呢。这么一来二去的侦察啊,清军那点动静都被他们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