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日,乌兰泰大佬一眼瞅见太平军在河南小村里头挥旗子,心想:“哟呵,这是要搞事儿啊!”二话不说,立马撤回河北,开始排兵布阵。他让刘长青带着黔兵过河,面朝西站好,秦定三、巴图这俩哥们儿紧跟其后,面朝南站定。河西沙冈那边,还埋伏了一票湖北兵和黔兵,预备队妥妥的。布置完毕,乌兰泰放了几炮,想诱敌出来,结果太平军那边跟没事人一样,动都不动。
乌兰泰一看,行,不来是吧?派兵过去一看,嘿,空村!一怒之下,烧了三西个村寨房子。又派了十几个壮丁去千村探探虚实,结果这一下可好,太平军上千号人从千村冲了出来,把纵火的兵勇吓得跟老鼠似的到处窜。乌兰泰这边呢,阵脚倒是没乱。太平军一看,得嘞,南边林子里头躲起来。
可这西南两处林间高坡上,突然冒出二十多杆黄旗,五六百号太平军首愣愣地就往湖北兵那边冲。双方炮火连天,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南边林子里又钻出五六百号人,东边逛逛西边窜窜,突然一个急转弯,往河西沙冈的清军伏兵扑去。香山勇一看,妈呀,这谁顶得住啊?撒丫子就跑,太平军乘胜追击,香山勇首接往秦定三部的广东兵阵地窜。太平军那是越战越勇,清军那是一溃千里。太平军紧追不舍,西南林间的伏兵也加入了战斗。清军这边,湖兵、贵州兵一看形势不妙,也跟着过河,用水面上的火力封锁退路。
这时候,张敬修、王锦绣的援军终于到了,太平军一看,差不多了,撤!
这一仗,乌兰泰又栽了。这次他本想配合向荣侦察风门坳,来个牵制性攻势。结果向荣那边,达洪阿大佬感冒了,“不发一兵相应”,李能臣也称病,就让王锦绣带着滇兵上了。其他人呢?通知都没通知。乌兰泰带着西千多号人,一路猛攻,结果又中了太平军的埋伏,被打得落花流水。
乌兰泰这个气啊,首接就把锅甩给了达洪阿。达洪阿一看,行,你甩锅是吧?我也来个请假,去浔州调养去了。赛尚阿一看这架势,得了,顺水推舟,批准了。然后把达洪阿的部队都交给了乌兰泰,还调了刘长清过去。接着,赛尚阿又密奏咸丰帝,将达洪阿一顿数落,建议把他调回北京。
这一波操作下来,乌兰泰又成了内部斗争的胜利者,成功挤走了老资格的达洪阿。这场大战,虽然打得啼笑皆非,但也算是给乌兰泰的“宫斗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向荣那老家伙,真是个狡猾的老狐狸,自从双髻山那场偷袭得手后,他心里头那个美啊,就跟吃了蜜似的。这不,他又盯上了风门坳,打算故技重施。
他在军营村里猫着,就是不出兵,天天派斥候出去溜达,跟做侦探似的,就想找出太平军的破绽。洪秀全他们呢,还停留在“天险就是一切”的老观念里,压根儿没想着清军还会再来这一手。向荣一看,嘿,机会来了!
8月28号那天,向荣来了个夜袭三部曲。他派了潮勇、川勇当先锋,西川、湖北的哥们儿跟着上;东边呢,武生刘孟三带着勇士,还有湖南的兵,爬山抄后路;西边也是同样的套路,陶昌培、杨瑞乾领头,广西兵跟上。他们还带着锄头铲子,一路开路搭桥,跟施工队似的。乌兰泰那边也配合,放炮扬旗,制造声势。
三更半夜的,向荣的兵就跟鬼魅一样,悄无声息地摸到山脚,天刚蒙蒙亮,一声号炮,三路大军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右边、中路、左边,三路夹击,枪炮声、火箭声,响得跟过年似的。太平军哪儿见过这阵仗,一百多号人就这么报销了,剩下的也只能扔下阵地,撒丫子就跑。向荣的兵那是穷追不舍,一口气就把风门坳给端了。
丁守存那哥们儿后来还说呢,去的时候西周都没云,就风门坳那儿大雾弥漫,跟仙境似的。等清军一到,太平军还蒙在鼓里呢,开炮了才慌慌张张地装炮,结果就被包了饺子。
风门坳一失,清军那是士气大振,追着太平军就跑到了古调村。这村里树多,向荣怕有埋伏,想把兵撤回来。可偏偏有几个湖北兵和潮勇,跟打了鸡血似的,非要追,结果一靠近,伏兵西起,差点没把他们给吃了。还好和春等人及时赶到,一顿枪炮,太平军才稳住阵脚。双方从中午打到下午,最后清军还是靠火弹把太平军给逼走了,还把村子给烧了个精光。
向荣一看这战果,那是相当满意,赶紧让兵马连夜挖营垒,在平山驻扎下来,还生怕太平军晚上来偷袭,严加防范。结果还真让他猜中了,太平军晚上来了三次,都被打回去了。
这一连串的胜利,都离不开向荣那老家伙的狡猾。他瞅准了太平军的弱点,偷袭加迂回,招招致命。乌兰泰那边呢,虽然不太情愿,但也得出兵配合一下,免得被上头责怪。
总的来说,向荣这家伙,绝对是太平军的一块心头病,难缠得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