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太平军与乌兰泰的“雨中斗舞”与“躲猫猫”大战
话说9月6日至8日,老天爷那是相当的给力,连着三天倾盆大雨,首接把两军都给浇成了“落汤鸡”,双方也就懒得动弹,没啥大动静。
东线太平军呢,6号一早,就派了几十号人,跑到曲甲河边去“抢牛大赛”,结果把守卡的小兵们给惊到了,一顿操作猛如虎,首接干掉了三个。刘长清一看,这还了得,立马带兵过河去抓,结果太平军一看大军压境,立马脚底抹油,开溜!这明显就是肚子饿了,来抢点牛肉吃嘛。
西线太平军呢,就比较文艺了,连着几天在圩外加筑土墙,还在地上画起了“圈圈”,这当然不是在跳广场舞,而是在埋竹签、铁蒺藜,加固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清军的新一轮“爱的抱抱”。
到了8号下午,雨终于停了,探子来报说,有六七百号“土匪”跑到孔村去了。乌兰泰一听,立马带兵去剿,结果“土匪”一看大军来了,又撒丫子跑回去了。乌兰泰不甘心啊,追到千村,一顿炮轰,结果“土匪”就是不出来,乌兰泰只好带着大军灰溜溜地回去了。
晚上的时候,孔村的练长又来报,说又有七八百号“土匪”从护甲过河往南跑了。乌兰泰一听,这哪成啊,立马带兵去石嘴堵截,结果啥也没捞到。原来“土匪”只是去黄牛岭抢了点牛肉,然后又回去了。
向荣呢,也不甘示弱,带兵去古林社找“土匪”玩,结果“土匪”就是不出来,向荣只好空手而归。
看来,太平军己经看出乌兰泰想移营孔村的打算了,所以决定来一场“雨中躲猫猫”,干扰一下乌兰泰的计划。乌兰泰呢,被折腾得半死不活,在泥泞的路上来回跑,结果第二天移营计划都泡汤了。
9月9日,一夜未眠的乌兰泰,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过河在孔村一线扎营。结果刚挖沟筑垒,大雨又来了,只好停工。等雨停了,太平军就来捣乱,分两路进攻,乌兰泰只好迎战。双方你来我往,枪炮齐鸣,打得那叫一个热闹。结果太平军太猛了,清军被打得节节败退。乌兰泰一看不行,赶紧调兵增援,双方又陷入了僵持。
这时,太平军又玩起了“声东击西”,一部分人去攻击北面的清军,引诱乌兰泰往北迎击。结果乌兰泰中计了,等莫村的太平军追上来的时候,清军后队都吓尿了,差点就溃散了。还好乌兰泰及时下马,稳定了军心,清军才整队回击,太平军这才撤走。
这时,雨又下起来了,战事也就告一段落了。清军伤亡了32名士兵。乌兰泰呢,本来是想移营的,结果被太平军这么一搅和,计划全泡汤了。向荣呢,也出动了两千多人去策应乌兰泰,结果也被太平军构筑的工事给挡住了,吃尽了苦头。
这场“雨中斗舞”与“躲猫猫”大战,最终以太平军的胜利而告终。他们灵活机动,多次寻找清军弱点进行游击骚扰,不仅粉碎了乌兰泰的移营计划,还让清军疲于奔命、多次濒危。看来,这太平军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啊!
此时的太平军,真是英勇无比,让清军的一肚子坏水全泡了汤。乌兰泰想挪个窝,结果原地踏步;向荣呢,本想着大展拳脚,连克要塞,却在古林社前碰了一鼻子灰,那叫一个无奈啊。赛尚阿原本以为洪秀全他们是小菜一碟,马上就能手到擒来,现在看来,美梦是彻底破灭了。
太平军兄弟们,那可是真刀真枪地干,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线,汗水如雨下,愣是在雨里建起了工事,这胜利可不是大风刮来的。乌兰泰那边,压根儿不想跟太平军硬碰硬,只想悄悄挪窝,结果准备不足,被太平军骚扰得头疼;向荣呢,本想等乌兰泰一动,他就趁机拿下古林社,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太平军这边,对乌兰泰采取的是“你来我闪,你走我打”的游击战术,弄得乌兰泰晕头转向,根本站不住脚。在西线,太平军那是死守古林社,保卫新圩,让向荣也讨不到便宜。他们的防御战术,那叫一个主动,时不时还出击一下,把敌人搞得日夜提心吊胆,疲惫不堪。
说到洪秀全他们,那战术真是多变,智勇双全,用劳动改变战场,清军烧一次,他们建一次,烧两次,建两次,跟小强似的,生命力顽强得很。特别是双髻山、风门坳失陷后,他们又在古林社搞起了大建设,这可是他们的第一个大动作。
就在大家都以为太平军要完蛋的时候,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他们开了个秘密会议,研究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秘密突围!他们打算从新圩东北的五峒山区,沿着山间小路冲出包围圈,然后挥师北上,先夺桂林,再取南京。这一招,可真是救了太平军的命,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咱们先看看从新圩突围到占领思旺这一段。赛尚阿说,太平军被困在新圩,盐粮都快没了,本想往南渌、石嘴那边跑,结果清军防守严密,没跑成。最后,他们放火烧了新圩一带的村子,趁着夜色突围了。
太平军这次突围,战术上可是有了新的发展,后卫军强大,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分散游击,拖住了清军,赢得了时间。乌兰泰他们追了一天,愣是没追上,还被打得满地找牙。
太平军为啥能突围成功?还不是因为军队素质过硬,将士们都是当地农民,地形熟,路也熟,群众基础还好。那时候,天又下雨,路又难走,半夜行军,困难重重,但正好是突围的好时机。要是没点儿真本事,想迅速行军,阻滞追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啊,两军之间的精神差距,赛尚阿他是万万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