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54章 永安求生大作战:太平军的荒野求生与咸鱼经济学

执掌风 高中数学孔老师 2888 字 2025-03-18

开局一座城,物资全靠省

永安城里,洪秀全和兄弟们正面临着一场古代版“极限生存挑战”——清军把永安围成了铁桶,连只苍蝇飞进来都得先交过路费。太平军将士们啃着最后一口糙米,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帐,内心OS:“说好的小天堂呢?咋开局就成荒野求生了?”

要说咸丰帝和赛尚阿这对“大清绝代双骄”,搞经济封锁那叫一个专业。赛尚阿大手一挥:“给我断水断粮断快递!让这帮反贼在城里啃墙皮!”洪秀全这边倒也不慌,毕竟农民起义军祖传技能就是“省”——火药舍不得连发,清军冲上来放一炮,打完赶紧去捡铅子回收利用。将士们甚至开发出“投石车2.0版本”,拿石子当炮弹,主打一个“低碳环保”。至于盐?那更是奢侈品中的爱马仕,普通士兵只能“淡出鸟来”,只有高级将领能偶尔嗦一口咸味,看得基层士兵首咽口水:“领导,能借我舔一口不?”

手工达人秀:古法熬硝与土法炼盐

眼看库存要见底,太平军突然集体点亮“手工技能树”。永安城内瞬间变身大型《天工开物》拍摄现场:这边铁匠叮叮当当造大炮,那边老哥蹲墙角熬硝土,连熬盐都成了KPI。姚莹派去的探子回来报告:“他们连盐馆地皮都刮了三尺!”(内心震惊:这波是古代版《绝命毒师》?)

更绝的是北伐时期的李开芳爆料:“没硫磺?拿酒造啊!”(清军:???)太平军的手工作坊堪称“诸匠营”前传,造铁蒺藜、竹签、藤牌比义乌小商品还全乎。可惜永安毕竟不是工业区,原材料全靠捡漏,造出来的装备质量堪比拼夕夕——“能用,但只能勉强用”。

黑市交易:咸鱼经济的逆袭

要说太平军最骚的操作,还得是和清军玩“无间道”。东勇、潮勇这些清军临时工,白天举着刀喊打喊杀,晚上偷偷给太平军抛白盐换银子,双方在战场上默契上演“假打真交易”:“兄弟,这包盐扔左边,我放空枪!”“老铁,银锭丢右边,下回多带点洋烟!”(弹幕刷屏:这届群演演技吊打流量明星!)

赛尚阿气得首跳脚:“张钊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赶紧把疑似二五仔的壮勇调去运大炮,结果新来的潮勇转头就投了太平军。清军将领们集体崩溃:“防不胜防啊!这帮人搁这儿玩狼人杀呢?”

咸鱼经济学终极困境

尽管太平军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架不住赛尚阿搞“合团围禁”的古代版“美团封城令”。到了1852年春节,连翻山越岭送硝磺的昭平老乡都被抓了壮丁,永安彻底成了孤岛。咸丰帝在紫禁城刷战报,怒发朋友圈:“@赛尚阿 说好的断粮呢?怎么他们还在蹦跶?必有奸商!”

此时太平军终于悟了:死守孤城不如出去抢……啊不,“战略转移”!可惜洪教主还沉迷在“小天堂”PPT里画大饼,将士们望着见底的米缸欲哭无泪:“领导,咱能先解决温饱再谈梦想吗?”(弹幕:建议改行做微商,至少能团购!)

历史的弹幕:生存还是毁灭?

这场永安经济战堪称古代版《饥饿游戏》。太平军用省吃俭用、手工DIY、黑市交易硬扛了半年多,虽然最后被迫突围,但留下了教科书级的“咸鱼逆袭”案例——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不,是敌人给我们送!

史学家们后来点评:“这波操作但凡配上现代物流,早成电商巨头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当清军搬来西瓜炸炮和2000斤“巨无霸”攻城时,太平军只能含泪点赞:“你们清军不讲武德!”(画外音:但凡早点学李云龙“亮剑精神”,何至于被围到弹尽粮绝?)

这场悲壮的物资保卫战证明:再牛的革命理想,也干不过物理意义上的“没米下锅”。洪秀全的“小天堂”终究败给了赛尚阿的“饿肚子战术”,但太平军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虽然最后坠得挺惨的。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