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三十三集:暗中谋划

执掌风 竹晴园 6218 字 2025-03-23

咸丰帝驾崩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这宫廷内外掀起了层层波澜。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种压抑又诡谲的氛围之中,仿佛一场风暴正在那看不见的暗处悄然积聚力量,只待一个时机便要肆虐开来。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坐在东暖阁内,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整个屋子安静得只能听见角落里那自鸣钟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在为这紧张的局势打着节拍。慈禧太后微微皱眉,目光中透着几分精明与决绝,她轻声对慈安太后说道:“姐姐,如今这局势,咱们孤儿寡母的,若想在这后宫乃至前朝站稳脚跟,非得有个得力之人相助不可啊。”

慈安太后微微颔首,她面容依旧温婉,可眼神里也透着一丝坚定,说道:“妹妹所言极是,只是这人选,可得慎之又慎呀。”

慈禧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压低声音道:“姐姐,我思来想去,那恭亲王奕訢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他本就才能卓著,在朝中威望颇高,只可惜咸丰帝在世时,未对他加以重用,想来他心中也是有诸多不满的。咱们若能拉拢他,日后行事可就多了几分把握。”

慈安太后轻轻点头,手不自觉地抚了抚衣角,说道:“妹妹分析得有理,只是这拉拢之事,可得做得隐秘些,毕竟如今顾命大臣们可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呢,稍有差池,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慈禧太后眼神一凛,说道:“姐姐放心,我自有安排。”说罢,她唤来心腹太监安德海,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安德海不住地点头,脸上带着那一贯的谄媚,而后便悄悄退出了东暖阁,往宫外走去。

安德海出了宫,一路小心翼翼,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若是走漏了风声,那他这条小命可就没了。他沿着京城的胡同七拐八拐,避开了那些人多眼杂的大道,最后来到了恭亲王奕訢的府邸前。

奕訢正在书房中看着书,可心思却全然不在那书上的文字里,咸丰帝的驾崩让他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对皇兄的离去感到悲痛,可另一方面,他也在思索着往后这朝堂之上的局势该如何应对。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却一首被压制着,如今新帝年幼,正是风云变幻之时啊。

这时,下人来报,说是有个太监求见,奕訢心中一动,赶忙让人把安德海请了进来。安德海一进书房,便恭敬地行了个礼,而后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到奕訢面前,说道:“王爷,这是太后娘娘让奴才送来的,还请王爷过目。”

奕訢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慈禧太后表达合作之意的话语,言辞恳切,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大意是如今顾命大臣势大,恐会威胁到同治帝的权益,希望能与他携手共同应对,确保同治帝日后能顺利亲政,而两位太后也能真正掌控后宫与前朝的局势。

奕訢看完信后,眉头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再三。他深知这是一场豪赌,一旦参与其中,那便是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成则功成名就,败则万劫不复。可他又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被埋没,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还没来得及施展呢。况且,若是顾命大臣们一首把持朝政,那这大清的江山还不知会走向何方。

终于,奕訢停下了脚步,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对安德海说道:“你回去告诉太后娘娘,本王愿意合作,愿为太后和皇上效犬马之劳。”

安德海脸上一喜,赶忙又行了个礼,说道:“王爷英明,奴才这就回去复命。”说罢,便又悄悄回宫去了。

自那之后,安德海便成了这宫中与宫外传递消息的关键人物,他时常借着各种由头,出宫去恭王府,又或者带着恭王府的回信进宫来。每次传递消息,都做得极为隐秘,那信件要么藏在特制的糕点盒子里,要么缝在衣物的夹层之中,总之是想尽了办法不让旁人察觉。

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訢三人,就这样暗中谋划着。他们在信件中商讨着每一个细节,分析着顾命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寻找着可以一击即中的时机。

慈禧太后在宫中不动声色,依旧每日按例去给慈安太后请安,陪着同治帝读书写字,可暗地里却时刻留意着顾命大臣那边的动静。她让身边的宫女太监们都多长几个心眼,一有风吹草动,立马来向她禀报。

慈安太后也没闲着,她利用自己在后宫的威望,安抚着那些因为先帝驾崩而人心惶惶的妃嫔们,让后宫尽量保持着表面的平静,同时也在暗中为政变之事做着准备,比如悄悄清点着宫中可用的人手,哪些太监宫女是可以信得过的,都一一做了记号。

而恭亲王奕訢则在外联络着自己的亲信,那些在朝中任职的官员们,他逐个去试探,寻找着那些同样对顾命大臣不满,愿意站出来支持他们的人。他还派人去调查顾命大臣们的日常行程、喜好以及他们身边的关系网,试图从中找到可以突破的薄弱环节。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宫廷内外看似风平浪静,可那暗中涌动的暗流却越发湍急。

有一日,安德海又出宫来到恭王府,带来了慈禧太后的最新消息。信中提到,顾命大臣们近日似乎察觉到了些许异样,行事变得更加谨慎了,而且他们开始有意地收拢权力,对朝中一些重要的事务把控得更紧了。

奕訢看完信后,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意识到不能再这么按部就班地谋划下去了,必须得加快脚步,赶在顾命大臣们彻底察觉他们的计划之前行动。

他赶忙写了回信,让安德海带回去,信中建议找个合适的由头,把顾命大臣们都集中到一起,然后出其不意地发动政变,一举拿下他们。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收到信后,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只是这由头可得找得巧妙些,不能让顾命大臣们起了疑心。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借着商讨同治帝登基后首次祭祀大典的事宜,召集顾命大臣们进宫。毕竟祭祀大典乃是关乎皇家体面、祖宗传承的大事,顾命大臣们肯定不敢懈怠,定会悉数前来。

计划定好后,三人又开始围绕着这个计划完善细节,比如进宫后如何安排人手控制住各个宫门,防止顾命大臣们的党羽进宫救援;如何在议事的宫殿周围布置好侍卫,确保万无一失;还有如何在拿下顾命大臣后,迅速稳定住朝中的局势,对外发布通告等等。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想好了应对之策。慈禧太后深知,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否则他们所有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随着祭祀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紫禁城的气氛也越发紧张起来。宫女太监们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那压抑的氛围让他们做事都变得战战兢兢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了霉头。

顾命大臣们这边,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可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毕竟这祭祀大典确实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太后召见他们商议此事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他们平日里习惯了谨慎行事,所以还是各自叮嘱身边的亲信,要多留意着宫中的动静,一有情况,立马来报。

终于,到了祭祀大典前几日,慈禧太后下旨,召集顾命大臣们进宫商议相关事宜。顾命大臣们接到旨意后,虽心中略有疑虑,但还是整理衣冠,进宫去了。

他们进宫之时,宫门处的侍卫依旧像往常一样站岗,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也各司其职,一切看起来都和往日没什么两样。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那看不见的角落里,一双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他们,一场决定大清未来走向的政变,即将拉开帷幕……

而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訢,此刻也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紧张地等待着,等待着那关键一刻的到来,他们的命运,乃至整个大清的命运,都将在这场暗中谋划己久的政变中被改写。

当顾命大臣们陆续走进那专门用来议事的宫殿时,他们还浑然不知,自己己经踏入了一个精心布置好的局中。宫殿周围,那些看似普通的侍卫,其实都是奕訢事先安排好的心腹之人,他们一个个手握兵器,眼神警惕,只等一声令下,便要行动。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坐在宫殿后的帘幕之后,手心里都微微沁出了汗,她们互相看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紧张,也看到了坚定。

这场暗中谋划了许久的政变,终于到了要见分晓的时刻,是成功夺取权力,让同治帝顺利亲政,让她们掌控局势,还是功亏一篑,被顾命大臣们反制,一切都在此一举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