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要修桥了,那筹备物资就是首要任务。爷爷带着几个热心的叔叔伯伯,根据之前列好的清单,开始西处去筹集。那清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所需之物,每一样都是关乎着这座桥能否稳稳当当横跨在那两岸之间,承载起村子未来的希望,所以爷爷丝毫不敢懈怠,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执着。
先说这石料吧,爷爷打听到村外的山脚下有一处采石场,那里的石头质地坚硬,很适合用来做桥墩。在一个阳光初照的清晨,爷爷便吆喝上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家推着板车,浩浩荡荡地就往采石场去了。一路上,欢声笑语回荡在乡间的小路上,小伙子们有的憧憬着桥修好后的便利,有的打趣说今天可得使出浑身力气,多运些石料回去。
到了采石场,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锤子敲击石头的叮当声,人们吆喝着搬运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别样的劳动乐章。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小伙子身强力壮,负责开采,他们抡起大铁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向那巨大的石块,每一下都震得手臂发麻,可眼神里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随着一声声闷响,石块渐渐有了裂缝,再经过一番细致的敲凿,合适大小的石料便被分离了出来。
而负责搬运的小伙子们也没轻松多少,他们弯下腰,双手紧紧抱住那沉甸甸的石料,咬着牙,一步一步朝着板车挪去。那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打湿了衣衫,可谁也顾不上擦一擦。爷爷呢,也没闲着,他在采石场里来回穿梭,一会儿指导着开采的技巧,一会儿又帮忙搭把手搬运,嘴里还不停地叮嘱着大家注意安全。
一天下来,太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那堆得高高的石料上,也映照着大家疲惫却又满足的脸庞。虽说个个都累得腰酸背痛,手上也磨出了水泡,可看着板车上堆得高高的石料,心里都挺满足的。那一堆石料,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己经是那座即将建成的桥坚实的根基了。
木材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桥的桥身、栏杆等部分都离不开木材的支撑。爷爷又和村里的老木匠们一起,去山上挑选合适的树木。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山林里一片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老木匠们经验丰富,他们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树木,用手轻轻敲打着树干,听听那声音,判断树木的质地。“这棵不行,看着粗壮,里面估计有虫蛀了。”一位老木匠摇着头说道。“哎,这棵倒是不错,粗细适中、质地坚韧,用来做桥板正合适呀。”另一位老木匠眼睛一亮,赶忙在树上做上标记。
就这样,他们在山林里穿梭了大半天,标记了好些符合要求的树木。可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请人帮忙砍伐下来,再运回到村子里。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砍树得讲究技巧,还得注意别伤着周边的树木和山林里的其他生灵。
请来的砍树师傅们都是老手,他们手持锋利的斧头,找准角度,一下又一下地砍向树干。随着“咔咔”的声响,树木开始缓缓倾斜,最后轰然倒地。众人又齐心协力,用绳索套住树干,喊着号子,慢慢往山下拖去。那山路崎岖,拖运的过程中,时不时有人滑倒,可大家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咬牙坚持着。
等把木材都运到村子里,己经过去了好几天,大家看着那一堆堆摆放整齐的木材,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桥身的雏形,心里满是期待。
除了这些,像沙子、石灰等材料,爷爷也都没落下,西处打听哪里有便宜又质量好的,然后去采购回来。沙子关乎着桥基的稳固,得是那种颗粒均匀、杂质少的才行。爷爷听邻村的人说,离村子几十里外有一处河滩,那里的沙子很不错。于是,天还没亮,爷爷就背着个大口袋,踏上了去河滩的路。
到了河滩,那白茫茫的一片沙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爷爷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手心细细捻着,感受着沙子的质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用带来的小铲子,一铲一铲地把沙子装进袋子里,装满一袋就扎紧袋口,放在一旁。等装得差不多了,爷爷又费力地把一袋袋沙子扛到路边,等着雇来的牛车来拉走。
石灰的采购也费了不少周折,周边几个有石灰窑的地方,爷爷都跑了个遍。有的石灰质量虽然好,但是价格太贵,村子里筹集的资金有限,根本买不起那么多。爷爷就只能一家一家地去谈,磨破了嘴皮子,跟人家讲这桥对于村子的重要性,希望能给个优惠的价格。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找到了一家愿意以相对较低价格出售石灰的石灰窑。爷爷高兴得像个孩子,赶忙安排人去拉货。
而在筹集物资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时候资金不够了,爷爷就拿出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诊金补上。爷爷是村里的老中医,平日里给村民们看病,大家也会给些诊金,虽说不多,但这么多年下来,也攒下了一笔钱。原本爷爷是想着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的,可现在看着修桥资金短缺,他毫不犹豫地就把那装着诊金的小盒子拿了出来,数着那些零零散散的钱,眼里满是对桥建成的渴望。
有的人家原本答应好提供的材料临时变卦了,爷爷就得再去想办法协调。有户人家之前答应提供一些木材,可后来家里儿子要结婚,想着那些木材留着打家具用,就反悔了。爷爷得知后,赶忙上门去劝说。他坐在那户人家的院子里,耐心地跟他们讲着修桥对于整个村子的意义,说这桥修好了,以后村里的孩子上学、大家外出做买卖都会方便很多,结婚要用的家具,以后再慢慢准备也不迟呀。说得那家人满脸通红,最后还是答应把木材拿出来支持修桥了。
还有一回,采购回来的一批石料,在运输途中遇到了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牛车陷在了泥里,怎么也拉不动了。赶车的大叔急得团团转,没办法,只能派人回村子里叫人帮忙。爷爷一听,二话不说,披上蓑衣,带着几个小伙子就冲进了雨里。到了地方,大家一起在牛车后面推,在轮子底下垫上石块、树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终于把牛车从泥坑里弄了出来。可那石料也被雨水冲刷得有些凌乱,还得重新整理、检查有没有损坏的。
但爷爷始终没有放弃,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修桥所需的物资渐渐都筹备齐了。村子里的广场上,石料、木材、沙子、石灰等物资堆积如山,村民们围在周围,看着这些,眼中满是对这座还没开始修的桥的期待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桥修好后的样子,想象着以后不用再绕远路,想象着外面的人能更方便地走进村子,村子也能更好地走出去,那热闹的场景,仿佛这座桥己经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建成了一般。
夜晚降临,村子里格外宁静,爷爷坐在自家院子里,望着那堆物资的方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修桥的路还长着呢,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那座承载着全村希望的桥,一定会稳稳地横跨在河面上,成为村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连接村子与外面世界的幸福纽带。
日子还在继续,筹备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要正式动工修桥了,而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己经做好了准备,摩拳擦掌,准备为这座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它早日竣工,开启村子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