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7章 繁华深处的隐患

执掌风 穿越时空小美 3814 字 2025-03-25

第17章 繁华深处的隐患

南唐在李苏念和陈轩的悉心治理下,己然站在了时代的巅峰,西方来朝,国泰民安。都城的街巷熙熙攘攘,酒楼茶肆宾客满座,孩童嬉笑追逐,商贩高声叫卖,一片太平盛世之景。然而,在这繁华表象之下,暗潮正悄然涌动。

随着商业的极度繁荣,南唐的财富迅速积累,奢靡之风渐起。贵族豪门大兴土木,建造奢华宅邸,宴会上山珍海味、奇珍异宝堆砌成山。李苏念在一次巡视城中时,路过一处正在兴建的府邸,其规模宏大、装饰精美,远超规制。她不禁皱眉,询问随从:“这是哪家的府邸,如此僭越?”随从小心翼翼地回答:“回禀小姐,这是礼部侍郎家的新宅,听闻为了修建此宅,耗费巨资,还强征了不少民夫。”

李苏念心中忧虑,奢靡之风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她将此事告知陈轩,两人决定向皇帝进谏。朝堂之上,李苏念神情严肃:“陛下,如今南唐虽繁荣,但奢靡之风盛行。贵族们攀比成风,耗费大量钱财在享乐之上,长此以往,不仅国库空虚,还会让百姓心生不满,动摇国之根基。”陈轩接着说道:“陛下,臣建议颁布法令,限制贵族的奢靡行为,倡导节俭之风。同时,加强对官员的监管,杜绝贪污腐败,将财富用在刀刃上,投入到民生和国防建设中。”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二位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们去办。务必整顿风气,莫让这奢靡之风毁了南唐的基业。”

于是,李苏念和陈轩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法令。他们规定了贵族宅邸的规模、宴会的规格等,对违反者进行严厉处罚。同时,陈轩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将廉洁和节俭纳入考核标准,对贪污腐败者严惩不贷。

然而,这些措施触动了贵族们的利益,他们纷纷在暗中抵制。一些贵族表面上遵守法令,私下里却依旧我行我素。李苏念和陈轩意识到,改革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与此同时,随着南唐与各国交流日益频繁,外来思想和文化不断涌入。其中一些不良思想开始在民间传播,冲击着南唐传统的价值观。年轻人开始追求新奇的事物,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逐渐漠视。

在一所学堂里,李苏念听到学生们讨论着从海外传来的享乐主义思想,心中一惊。她找到学堂的夫子,问道:“夫子,如今学生们受外来思想影响,对传统学问兴趣渐淡,这该如何是好?”夫子无奈地摇头:“李小姐,这些外来思想新奇,学生们好奇心重,难免受到影响。但传统学问乃是我南唐之根本,不可荒废啊。”

李苏念深知,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若任由不良思想侵蚀,南唐的文化根基将被动摇。她与陈轩商议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他们组织学者编写新的教材,将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德礼仪与南唐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在学堂中推广。同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诗词大赛、传统技艺展示等,激发百姓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推动文化复兴的过程中,李苏念和陈轩还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人才断层。随着老一辈的能工巧匠、学者逐渐老去,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和学问缺乏兴趣,导致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李苏念走访了许多工坊和民间艺人,看到曾经热闹的工坊变得冷冷清清,老工匠们满脸忧虑。一位制作陶瓷的老工匠感慨道:“李小姐,我这手艺传了几代人,可如今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我怕是要把这手艺带进棺材里了。”

为了解决人才断层问题,李苏念和陈轩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他们为学习传统技艺和学问的年轻人提供补贴和奖励,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邀请资深的工匠和学者授课。同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相结合,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传统技艺的吸引力。

然而,就在李苏念和陈轩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时,边境又传来了不安的消息。北方的一个新兴部落逐渐崛起,他们对南唐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垂涎三尺,开始在边境频繁骚扰。

边境守将紧急上书朝廷:“陛下,北方部落近来频繁犯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我军虽奋力抵抗,但对方骑兵机动性强,难以彻底击退。”皇帝看后,大为震怒,立即召集李苏念和陈轩商议对策。

陈轩看着地图,冷静分析:“陛下,北方部落骑兵虽强,但他们缺乏攻城器械,后勤补给也相对困难。我们可加强边境防御工事,深挖壕沟,高筑城墙。同时,组建一支机动性强的轻骑兵部队,与对方周旋,寻找时机给予重击。”李苏念补充道:“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外交手段。可联络周边国家,共同应对北方部落的威胁,孤立他们。”

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下令加强边境防御,组建轻骑兵部队。李苏念和陈轩则开始为战争做准备,组织百姓筹集粮草,调配物资,确保前线的供应。

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李苏念和陈轩再次站在了南唐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为了南唐的繁荣与稳定,他们必须勇往首前,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守护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