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里的菌丝信号还在视网膜上残留着荧光,苏念踩着晨露推开村委办公室的玻璃门时,智能大棚的自动补光灯正巧扫过她腕间缠绕的光丝。
那些昨夜接收过宇宙信号的淡金色丝线,此刻像休眠的麦穗般温顺地垂落。
“苏博士,我们知道你是文化人。”李大柱把旱烟杆在铁皮垃圾桶上磕得梆梆响,指间夹着的电子合同投影随着动作微微发颤,“可这又是菌丝无人机又是太空信号的,我们庄稼汉就认准地里刨食的实在。”
二十三位村民代表挤在悬浮椅上,全息投影仪在墙面投映着“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示意图”。
苏念注意到王寡妇正用指甲抠着投影墙边角的纳米膜,剥落处露出十年前乡村振兴标语褪色的残影。
“每斤鲜菇加工成即食菌汤包,附加值能翻五倍。”苏念点击光屏调出模拟数据,菌丝穹顶突然掠过一阵电磁扰动,投影瞬间变成漫天乱码。
靠窗的赵老三吓得打翻了枸杞保温杯,褐红色液体顺着悬浮椅的磁力圈滴滴答答渗进地砖缝。
刘婶突然起身按住吱呀作响的老式折叠椅,手腕上的银镯子撞在钢化玻璃桌上发出清响:“去年我家大棚遭了霉病,是苏博士连夜调配的生防菌剂救活了三千斤羊肚菌。”她布满茧子的手指划过自己终端里跳动的账户余额,“这串数字,比菩萨庙里的签文还灵验。”
苏念腕间的光丝无风自动,在模拟沙盘上投射出流动的金色脉络。
当全息影像重新稳定时,人们发现沙盘上的菌棒培育基地旁,凭空多出了几栋闪着微光的虚拟建筑——那是昨夜深空信号解析出的蛋白质结构模型,此刻正不偏不倚叠合在规划中的食品加工厂蓝图上。
“乡亲们看,这是最新设计的冷链中转站。”苏念就着误差继续讲解,指尖轻点导致虚拟厂房突然扭曲成DNA双螺旋结构。
李大柱的烟杆吧嗒掉在地上,刘婶却笑出了眼泪花:“瞧瞧,连老天爷都帮着画设计图呢!”
正午的太阳把沥青路面晒出胶质般的光泽时,苏念在村口拦住了张伟的磁悬浮货柜车。
戴着智能护目镜的物流老板降下车窗,薄荷味的冷气混着《最炫民族风》的电子音扑面而来。
“苏总,您这些活体菌包可比小祖宗还金贵。”张伟用激光笔扫过货箱里凝结水汽的控温箱,红光定格在某朵裂开的灰树花上,“上周发往深圳的货,开箱时湿度波动导致3.7%的菌丝活性衰减——您知道的,高端餐饮集团可不管什么‘生命体的自然代谢’。”
苏念蹲下身查看控温箱接缝处结霜的痕迹,腕间光丝突然探入货箱夹层。
张伟的护目镜闪过数据流,他吹了声口哨:“哟,这量子纠缠级别的监测手段,用在生鲜物流上真是暴殄天物啊。”
“如果改良包装材料的气密性……”苏念捻起一片从控温箱脱落的石墨烯贴膜,话说到半截突然顿住。
东南风掠过货场围栏时,她腕上的光丝突然集体转向,在空气中编织出蜂窝状的立体结构——和昨夜深空信号里的某个数学分形完美重合。
暮色降临时,苏念独自坐在菌丝穹顶的观测台上。
智能灌溉系统正在远处喷洒水雾,折射出七彩光晕的水分子穿过她的发梢,在实验日志的光屏上投下细碎光斑。
当她第三次修改包装材料的分子模拟参数时,突然发现菌丝网络在东南方位持续躁动。
“苏小宝的儿童手表又乱发定位了?”她笑着戳了戳腕间乱窜的光丝,却在调取菌丝网络日志时怔住——那些自主规划梯田的无人机群,此刻正在黄土高原的夜空中排列出正十二面体的几何图案。
某个似曾相识的蜂巢结构在星图间明灭,像极了白天在货柜车里惊鸿一瞥的幻影。
实验田里传来细微的爆裂声,苏念循着声音望去,发现早晨埋下的西红柿种子己经顶开发光土壤。
嫩芽尖上悬着的夜露里,倒映着整个菌丝网络流转的星光,仿佛千万个缩小版的银河系在叶片间生生灭灭。
实验室的冷光屏在凌晨三点自动调成护眼模式时,苏念腕间的光丝正缠着十二支不同材质的包装试管。
纳米纤维在菌丝网络的共振下发出细微嗡鸣,震得培养皿里的灰树花菌丝集体朝东南方倒伏。
"第七十九次复合测试失败。"智能助手将碎裂的淀粉基膜扫进回收口,机械臂体贴地递上枸杞姜茶,"建议主人进行72小时强制休眠。"
苏念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分子链数据,忽然把茶盏往量子显微镜旁重重一放。
琥珀色液体在震荡中形成奇特的斐波那契漩涡,腕间光丝突然像嗅到血腥的银鱼般扎进茶汤。
"等等!"她倏地起身撞翻了悬浮椅,发梢扫过培养箱时惊起一片荧光孢子,"把上周截获的深空信号频谱图调出来,叠加到茶汤表面张力模拟图!"
当淡金色的频谱波纹与茶汤漩涡完美重合时,实验台下的菌丝培养仓突然传出爆米花似的脆响。
三株试验用的鸡枞菌顶着银白色金属光泽破土而出,菌盖纹理竟与茶盏里的波纹分毫不差。
"所以你们早就在暗示材料配比..."苏念的指尖有些发抖,腕间光丝己自发缠住电子笔开始演算。
窗外的智能洒水器掠过第三轮虹光时,全息屏终于跳出个蜂巢结构的复合分子式——恰好与昨夜无人机群排列的星空图案如出一辙。
晨雾未散时,苏念己经站在村口老磨坊改建的包装车间。
她颈间缠着连夜打印的新型材料样品,那些泛着珍珠母贝光泽的六边形薄片,在晨光里像串古怪的科幻风项链。
"刘婶,麻烦把昨天的菌汤包废品给我。"她话音未落,手腕突然被老太太攥住。
刘婶的银镯子磕在新型材料上,竟发出编钟般的清越回响。
"使不得啊苏博士!"老太太从围裙兜里掏出个温热的铝饭盒,"你都三天没正经吃饭了,先尝尝新腌的麻辣牛肝菌。"红亮亮的菌片压在米饭上,油脂正缓缓渗入蜂巢状的米粒间隙。
苏念突然盯着饭盒里的油渍不动了。
那些自然晕开的纹路,与全息屏上未能破解的某个疏水结构意外相似。
腕间光丝猛地探入饭盒,裹着米粒在铝盖上快速排列出立体模型。
"就是这个!"她抄起饭盒就往实验室跑,米粒粘在新型材料上形成天然防水层。
刘婶举着饭勺追出两步,突然笑骂着掏出终端:"老李头,快把你们家那台古董压膜机拖到3号车间——对,就是1958年上海产的老家伙!"
当第十七个供应商挂断电话时,苏念正趴在冷链车引擎盖上修改图纸。
卡车残留的余温烘着她发烫的额头,草稿纸边沿被汗水洇湿的菌丝图谱,渐渐晕染成深空信号里那个神秘的蛋白质折叠形态。
"我们需要的是可降解的蜂巢结构..."她对着视频会议里的材料商比划,腕间光丝突然应激性抽搐——从昨夜开始,过度使用量子解析功能己经让太阳穴突突首跳。
"苏总说的这种材料,除非用太空站的分子打印..."屏幕那端的工程师突然噤声,惊愕地看着苏念背后的实验田。
某种闪着金属光泽的藤蔓正顺着冷链车轮胎疯长,叶片间隙垂落的球形果实,表皮天然生成完美的六边形纹路。
苏念转身时踩到颗滚落的果实,黏稠汁液渗进鞋缝的刹那,菌丝网络突然在视网膜上投射出基因图谱。
她怔怔望着指尖拉丝的银白色黏液,突然抓起对讲机:"全体无人机注意!
立即采收东南区第七畦的全部太空茄!"
暮色浸透包装车间那晚,二十三位村民代表再次挤进老磨坊。
李大柱的旱烟杆这次没敢往纳米墙上磕,他瞪着传送带上流淌的银色包装盒,盒面天然纹路竟与祠堂梁柱的古老榫卯结构遥相呼应。
"这叫太空茄胶质复合膜。"苏念轻弹包装盒,蜂巢夹层里的活性菌丝立即亮起微光,"不仅能实时调节湿度,遇到冷链故障还会自主进入休眠状态。"仿佛验证她的话,某个包装盒突然发出悦耳铃音,表面浮现出深圳某物流中心的实时温湿度数据。
张伟的磁悬浮货柜车再次进村时,车头全息广告换成了"量子保鲜特供专线"。
他摸着新款智能护目镜讪笑:"苏总这新材料,害我连夜改装了三十辆冷链车。"货柜门开启的瞬间,村民们集体发出惊叹——新型包装在控温箱里泛着月光般的柔辉,每个六边形格子里都有菌丝在缓缓脉动。
当第一批发往省城的菌汤包启程时,苏念独自站在菌丝穹顶的观测台。
刘婶偷偷塞给她的芝麻糖在兜里化开,糖纸折射着星光,在实验日志上投下类似超市条形码的光影。
她忽然想起什么,调出省城高端超市的销售数据,发现代表自家产品的光点正在货架图上规律闪烁,像极了宇宙深處的星辰密码。
菌丝网络突然在此时躁动起来,无人机群掠过观测台时,在夜空中撒下带着荧光的孢子。
苏念抬手接住一颗,发现那竟是微缩版的超市三维地图——某个闪耀的金色光点正在生鲜区持续膨胀,而周围代表竞品的红点正如退潮般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