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然对于石明的说法.......
认同,但不认可!
他对于协议的认定还停留在一是一、二是二的誓约阶段。
毕竟修仙都快上百万年了,哪一次天道誓言不是规规矩矩执行的,这样造成了他对于违背誓约行为的一种打心眼里的排斥。
可现在也实在是没办法了,他就算愿意把自已的钱掏出来补贴,可也没有那么多啊。
要说为了这个事情再去搞别的,再节外生枝他也不愿意,所以最后不得不再次将赵世博拉过来商讨。
然而赵世博表现出的包容性出乎了他的意料。
赵世博十分大方的一挥手就同意了,并且在商讨过程中,姜浩然的那副愧疚的神情博得了他相当大的好感。
为此私下里赵世博还找到姜浩然,表示这5%的股份可以送给姜浩然,不过被拒绝了。
而是要求赵世博尽快落实新厂区以及矿区路面这两个项目的建设,毕竟这可是他早就打算好收入囊中的政绩之一。
带领厂子众多职工发家致富,这才是他拿得出手的亮眼成绩。
赵世博倒也没有含糊,很快,就派来了专业的财务以及生产相关的技术人员接手了砖石厂。
同时第一笔投资资金一百万也到账了。
这下姜浩然才松了口气,立即组织起厂里的职工开始忙活基建的事情。
新厂区就在乡政府新划拨的开采矿区旁边,水泥厂的建设其实并不算大头,大头主要还在矿区到厂区的道路上。
于是姜浩然发动了厂里两百号临时工,以及临时征召的民工开展了一场大干50天的活动。
热热闹闹的就开干了。
同时厂里的一些遗留问题,比如之前找上门的李红芹家的工伤赔偿、以及补发积欠的工资、组建新的食堂等等也全都在姜浩然的大手一挥下全部得以解决。
不过这样一来,资金的使用速度也就变快了。
只花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一百万的资金就已经快见底了,于是姜浩然再次叫来了赵世博。
赵世博开始还没在意,可一听说一百万资金一个月就用没了,还是吓得瞪圆了双眼,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姜....姜科长,那可是一百万啊,你这用的也太快了点吧!”
“哼....你这是不相信我?”
虽然前面因为协议的问题姜浩然觉得有些对不住赵世博,但面对质疑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于是脸就冷了下来。
“不不不不.....姜科长别误会。”
赵世博面对这个有可能是省长背景的年轻副科长可不敢有什么得罪,连忙摆手解释:
“不过姜科,我之前的基建预算也就一百五十万,你这才一个月,一百万就下去了,我怕......”
一听赵世博的预算是一百五十万,自已已经用了一百万了,姜浩然这会也有点蛋疼了。
他前几天挥手解决遗留问题的时候,大手一挥,爽是爽了,可现在......
但事已至此,他也无可奈何,自已贴钱肯定是不现实的,他又不是傻逼。
真要那么干,以后肯定还不够人家笑的了!
那么......作一点弊?
好像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姜浩然一咬牙一跺脚保证道:
“这样吧,你再拨四十万来,我保证工程年底前绝对完工,你验收之后再支付尾款十万,这总行了吧!”
赵世博考虑了一下,面对有可能是省长关系的姜浩然,最后也只得咬牙答应了。
而且人家都说的那么信誓旦旦的了,他要是再不给面子,那就是得罪人了。
在找财务人员核实了一下近期的开销后,发现确实没什么问题,还帮他处理了好几个之前遗留的问题。
于是第二天就又打来了四十万,这下姜浩然就又有了动力。
开始甩开膀子加紧了进度,并且开始安排施工的人员分成了两班倒的进行修建。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得让这些人错开,一班白天一班傍晚,然后半夜自已来帮忙加快进度。
比如原本这条路上会出现的地下大型石头,手一挥直接粉碎,太难挖的,一个土系术法下去,再硬的动土也变得软烂异常。
还有厂区那边,今天刚浇筑的楼板,夜里直接法诀一掐,一阵狂风原地而起,原本要三五天才能干透的水泥第二天已经能拆木板继续往上了。
由于分了好几个班组颠倒交叉,所以没人发现问题,比如:
咦,昨天挖不下去的大石头哪里去了?或者是奇怪这水泥怎么干的这么快的?
所以基建的进度就飞速的在增长着,特别是最近赵世博还时常来现场转悠转悠。
结果就是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这尼玛都吃了饲料了?怎么跟年猪似的一天一个样!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96年的2月10日,今天所有的基础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了,包括野外的基础路面也全部完工。
这天赵世博被叫来验收工程,哪怕之前赵世博也经常来看进度,可真等完成了他还是有点不相信。
这特么也太快了吧,不会是糊弄鬼呢吧!
不过现实还是啪啪打脸的,不管是新厂区的厂房、办公楼,还是矿区到厂区,以及厂区到乡里的土路,全都硬碰硬的修建完毕了。
这特么是两个月能干完的活?那些乡里的农民不懂,他这半个行家还能不懂?
不过姜浩然也懒得跟他啰嗦,今天正是他聚集所有职工以及乡里参与修建的民工发薪水的日子。
原本石明是建议他可以先打白条,等赵世博接手后让赵世博自已处理去,这样他们还能再从基建款里弄点好处出来。
不过姜浩然只是一瞪眼,石明就立即闭上了嘴巴。
赵世博验收完工程,来到老厂区的时候,看着上千人在这里排队,然后一个个被点名字去领薪水开心的样子。
不得不感慨了一声!
原本他对姜浩然这样有着莫大背景的年轻干部不是那么看好的,他觉得这些衙内往往大多眼高手低。
加上溪同乡本就是贫困乡镇,姜浩然这种衙内就更不会沉下心思干活,能做点表面文章就不错了。
可现在......
看着这上千人排队领薪水的场面,哪怕赵世博这个世俗油滑的生意人,也不得不在心里给对方竖了个大拇指起来。
毕竟,能带领着上千人苦干两个月,并且丝毫不拖欠工资,只为了让这些乡民能过个不错的年,就值得任何人都称赞一声: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