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冬己然降临,呼啸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沫,如同一群顽皮的孩子,不停地敲打着醉仙楼那破旧不堪的窗棂,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然而,与这寒冷的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醉仙楼大堂内那片暖意融融、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冬至大如年!”
林晚抓住了这个重要的节气,精心策划了“冬至围炉宴”。她提前几天就放出风声,推出了应季特惠套餐:包含“温柔乡”骨汤锅底(免费升级为加量版),特供的冬笋、冻豆腐(口感更佳)、新鲜水灵的菘菜心,以及一份寓意团圆的“翡翠饺”(用菠菜汁和面,包猪肉白菜馅)。每桌还免费赠送一碗热气腾腾、驱寒暖胃的姜枣茶!
招牌一挂出,预订就爆满了!冬至这天,醉仙楼从中午到晚上,座无虚席。屏风隔开的“雅集区”也被一大家子人包下,其乐融融。
大堂中央那口大锅下的灶火烧得格外旺,红亮的“地狱火”和奶白的“温柔乡”同时翻滚着,辛辣与鲜香交织,驱散了冬日的严寒。食客们围坐在一起,涮着鲜嫩的冬笋,咬着吸饱汤汁的冻豆腐,品尝着象征团圆的翡翠饺,喝着暖心的姜枣茶,欢声笑语不断。
“老板娘!这冬笋脆生!吸了红汤,绝了!”
“冻豆腐好!蜂窝眼吸满了骨汤,一口下去全是鲜!”
“这饺子好!团团圆圆!应景!”
“姜茶够劲!喝完浑身暖洋洋的!舒坦!”
王三那桌人依旧豪迈,涮着毛肚鸭肠,被辣得嘶哈作响,却大呼过瘾。带着家眷的客人则在“温柔乡”里享受着温馨。陈老夫子竟然也带着几个学生来了,坐在相对安静的角落,一边涮着素菜,一边低声谈笑,对“翡翠饺”赞不绝口。柳书生和吴画师也结伴而来,重温“围炉”之乐。
整个大堂弥漫着一种超越贫富、超越雅俗的、纯粹的、属于节日的温暖与满足。食物的热气,人情的暖意,驱散了门外的严寒,也驱散了曾经笼罩在这里的绝望和阴霾。
忠伯、李小二、王大柱等人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眼前这热闹温馨的景象,听着食客们满足的赞叹,忠伯偷偷抹了抹眼角。老爷,夫人……你们看见了吗?小姐她……真的把醉仙楼救活了!还活得这么热闹!
林晚站在锅边,看着眼前这人间烟火气的盛景,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暖意与喧嚣,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冬至的暖流,不仅温暖了食客的胃,更温暖了她在这个陌生世界扎根的心。在冬至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一股暖流悄然流淌。这股暖流并非来自外界的阳光,而是来自那一道道热气腾腾的美食。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感受着冬至的温暖。这股暖流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让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找到了一丝归属感。她开始逐渐适应这个新环境,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联系,慢慢地扎根在这个世界里。醉仙楼,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破船,终于成为了一处能遮风避雨、带来温暖的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