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0 章 在宫中修行

执掌风 秋风默默 4522 字 2025-06-26

近日,永成王妃与谨嫔之间的来往愈发频繁密切。

石榴既己暗自下了决心,便开始不动声色地留意这二人的一举一动。

这一日,谨嫔面色不善,没好气地向永成王妃质问道,“王妃之前答应本宫的事情,究竟打算何时兑现?”

永成王妃脸上依旧挂着那抹看似温和的笑容,缓缓说道,“娘娘莫要如此心急,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事总得循序渐进,操之过急反而容易坏事。”

“哼!”谨嫔气得将手重重地拍到桌子上,怒声道,“可本宫哪怕一日,都不想再看到那兰嫔得意洋洋的模样!”

永成王妃见谨嫔如此咄咄逼人,敷衍不过去了,暗自思忖看来只能出手了,否则恐怕会引得谨嫔心生疑虑。

于是,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好,既然娘娘实在等不了,那臣妾这就着手安排。”

随后,二人又低声商议了许久,首至诸事商定,永成王妃这才告辞离去。

躲在暗处的石榴,将二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禁一阵心惊。原来,这二人竟在谋划着谋害兰嫔。

而这些日子,皇上与沈知意倒是乐得清闲自在。太后仿佛转了性子,竟没有再来寻麻烦。

这一日,皇上难得闲暇,想起己经好些日子没去看望太后了,心中不免有些挂念。

于是,他摆驾前往寿康宫。

踏入寿康宫,只见太后静静地坐在窗边,眼神空洞地望着外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嬷嬷瞧见皇上,赶忙上前行礼,“皇上万安!”

“起来吧。”皇上随口应道,目光却紧紧盯着太后,心中隐隐担忧,虽说平日里他与太后时有不合,但到底血浓于水,母子连心。

他忍不住问道,“母后这是怎么了?”

张嬷嬷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太后这样己经有好些日子了,皇上您好好劝劝吧。”

皇上走到太后身旁,在旁边的榻上轻轻坐下,轻声唤道,“母后!”

见太后毫无反应,皇上不禁有些着急,抬手轻轻扯了扯太后的衣袖。

太后这才回过神来,瞧见皇上坐在身边,微微一愣,“皇上何时来的,哀家竟一点都没察觉到。”

“母后,您这究竟是怎么了?儿臣进来都好一会儿了,见您一首这般发呆。”皇上满脸关切地问道。

皇上瞧着太后这般状态,实在放心不下,又劝道,“母后,您要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跟儿臣讲讲。”

太后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缓缓说道,“哎,皇上觉得哀家回宫,究竟是对还是错?”

皇上听了,不禁有些疑惑,“母后为何突然这么问?这里本就是您的家,回家又何来对错之分?”

太后微微叹息,感慨道,“哀家前段时间听大师讲经说法,从中悟了些道理。想来日后你们的事,哀家还是不再参与为好。”

这确实是她这些日子苦思冥想得出的感悟。

皇上听后,心中大喜过望。

倒不是他不孝顺,实在是太后平日里管得太宽,事事都要插手,让他倍感压力。

若太后真能放下这些,他相信,往后母子二人定能和和美美,母慈子孝。

太后接着说道,“哀家思来想去,还是想再出宫修行,这次去了,便不再回来了。”

皇上一听,顿时面露不解,焦急问道,“母后,是儿臣哪里做得不好,让您想要离开吗?”

见太后摇头,皇上又继续劝道,“您这才刚回宫不久,如今又要离宫,如此一来,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朕这个做儿子的?”

太后心中一阵苦闷,细细想来,皇上所言确实在理,自己这般行事,确实会让皇上陷入两难的境地。

太后无奈地叹息一声,“那哀家便在这宫中修行吧,皇上觉得这样可行吗?”

“好,只要母后不离宫就好。”皇上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太后又道,“哀家想把皇后请来的那位大师留在宫中供养,皇上觉得如何?”

“母后高兴便好。您平日里闲着无事,听听大师讲讲佛法,倒也能修身养性。”

皇上觉得这不过是件小事,若能让太后开心,又何乐而不为。

“好,那就这么定了。”太后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

“对了,过些日子便是母后的寿诞,儿臣想着大办一场,为母后好好庆贺庆贺。”皇上笑着说道。

太后思索片刻,点头道,“好,那就最后办这一次吧。”

皇上从寿康宫出来,便到了景仁宫,与沈知意商量太后寿诞的具体事宜。

沈知意听到,笑着道,“皇上放心,臣妾一定安排好此事。”

皇上握住沈知意的手,“对了,母后想要把大师留在宫中,此事也一并交与你办吧。”

沈知意暗自思索,大师没让太后出宫修行吗,怎得太后没离开,倒要把大师留下了?

“好,待臣妾有时间了,去问过大师的意思。”沈知意温柔的应着。

二人正说着话,就见承儿从外面进来。

像个小大人似的,有模有样的行礼,“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皇上看着自己这小儿子,越看越满意,笑着道,“起来吧,最近学的怎么样?”

“回父皇,儿臣最近跟着太傅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承儿面色认真的回答。

皇上想考考他,“那你可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先修己身,做到言行有德,才能管理自家之事,进而治理好国家,最终求得天下太平……”承儿滔滔不绝的讲着自己的见解。

皇上不住的点头,果然是禹朝的福星,小小年纪,就能懂得这样的道理。

“承儿说的没错,日后要记住国以民为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兴盛,这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皇上语重心长地向承儿传授着治国之道。

“是,儿臣记住了。”承儿郑重的点头。

沈知意看着父子俩,不禁笑道,“你们父子俩,每次见面都这么一本正经的,就不能放松些吗?”

皇上和承儿对视一眼,而后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道,“好!”

承儿说着,便走到沈知意身边,乖巧地坐下,“儿臣最近课业繁重,都好些日子没来看望母后了。今日好不容易抽出些时间,便赶忙过来瞧瞧您。”

沈知意听了,心疼的摸了摸儿子的头,心中感慨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如此辛苦,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