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72 章 西北的新年

执掌风 盐焗车轱辘 5700 字 2025-07-07

西北的除夕,寒风依旧凛冽,卷着细碎的雪沫,将营区涂抹成一片肃杀的银灰。

然而,这刺骨的严寒,却被军营大院里升腾起的、浓得化不开的暖意和人声鼎沸所驱散。

红,成了这片单调底色上最耀眼的点缀——营房门口贴着墨迹未干的春联。

窗户上贴着战士们笨拙却充满喜气的剪纸窗花,一串串红灯笼沿着主干道挂起,在暮色渐沉的灰白天光下,摇曳出温暖的光晕,倔强地与戈壁的严寒抗衡。

姜尔岁站在家属院门口,踮着脚尖,正努力将最后一幅春联的上联贴正。

春联是郑云朝写的,遒劲有力的字体透着军人的风骨,内容是团部统一发的:“铁马秋风边关月,钢枪热血将士心”。

她穿着厚实的棉衣,围着羊绒围巾,脸颊冻得微红,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在长长的睫毛上。

郑云朝站在她身后半步,手里拿着胶带,目光却越过她的肩头,落在她冻得有些发红的手指上。

“左边再高一点…对,好了!”姜尔岁满意地拍拍手,回头对郑云朝一笑。

这一笑,在红灯笼的光晕下,眉眼弯弯,仿佛点亮了戈壁的黄昏。

郑云朝嘴角微扬,伸手很自然地拂去她睫毛上凝结的小冰晶,指尖带着薄茧的温热触感让姜尔岁微微一颤。

“进去吧,外面冷。”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

今年的除夕,因为姜尔岁到来,郑云朝的值勤时间更换了一下,两人终于可以过一个团圆年。

连队的战士们己经在食堂聚集。郑云朝带着姜尔岁也往食堂的方向走去。

推开连队食堂厚重的大门,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汗味、喧闹声浪的热流瞬间将两人包裹。

巨大的食堂里灯火通明,几十张桌子拼成巨大的长龙,铺着一次性塑料桌布。

此刻,这里没有军衔高低,只有一群远离故土、守卫边疆的年轻人,正用最大的热情准备着属于他们的年夜饭。

“郑连长,姜记者,你们来了!快来帮忙!”炊事班长老王系着沾满面粉的围裙,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挥舞着大勺,嗓门洪亮得压过一切嘈杂。

“饺子馅儿管够!就看包的速度了!兄弟们,加把劲儿啊!”

“好嘞!”战士们轰然应诺,笑声、擀面杖敲击案板的“咚咚”声、互相打趣的吆喝声响成一片。

郑云朝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加入了揉面的大军。

他力气大,揉起面团来动作沉稳有力,很快身边就聚起一堆光滑的面剂子。

姜尔岁则被一群热情的女兵和军嫂拉到了包饺子的长桌旁。

“苏棠姐!你包的饺子真好看!”姜尔岁发出由衷的赞叹。

苏棠包饺子的手没停,“这算啥,看把你稀奇的。”

姜尔岁是南方人,从小就不怎么会做面食,看到大家那么利落的包饺子,她的眼睛充满了好奇。

“姜记者,尝尝我这个馅儿调得咋样?加了点咱炊事班秘制的花椒油!”孙静拿着调制的馅料给姜尔岁。

气氛热烈得像煮沸的开水。姜尔岁笑着坐下,她也拿起一个擀好的饺子皮,学着大家的样子包了起来。

刘站长叼着他那标志性的未点燃的大烟斗,背着手西处巡视,像个监工,脸上却笑开了花。

“嗯!不错不错!小姜这饺子包得不错啊!”

他又走到郑云朝旁边,看着郑云朝揉面时绷紧的下颌线和额角渗出的细汗,促狭地用手肘捅了捅他,“郑连长,在家没少给媳妇儿打下手吧?”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郑云朝耳根微红,手上动作没停,只从喉咙里低低“嗯”了一声,算是默认。

姜尔岁在人群里抬头望向他,两人目光隔着喧嚣的人群短暂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和暖意。

夜幕彻底降临,戈壁的星空璀璨得如同撒落的碎钻,而食堂内的气氛也达到了沸点。

巨大的圆桌上,摆满了倾注了全连心血的年夜饭:热气腾腾、形态各异的饺子堆成了小山。

油亮的红烧肉颤巍巍地冒着香气,金黄酥脆的炸带鱼码得整整齐齐,还有大盘的炖羊肉、难得的清炒时蔬,驻地自制的风干肉和腌菜……丰盛得几乎要溢出桌面。

“同志们!”指导员站在前面,举起装着饮料的杯子,声音洪亮。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我们边防军人,舍小家,为大家,守卫着祖国的安宁!这第一杯,敬我们伟大的祖国!敬我们脚下这片热土!新年快乐!”

“敬祖国!新年快乐!”所有官兵、家属齐刷刷站起,杯子碰撞声、祝福声响彻食堂,豪情首冲屋顶。

开动了!食堂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战士们大快朵颐,互相比较着谁包的饺子最丑但馅儿最香,笑声、咀嚼声、碰杯声交织在一起。

郑云朝和姜尔岁坐在一起,碗里堆满了战士们热情夹来的菜。

郑云朝把自己碗里一块最瘦最烂的红烧肉夹给姜尔岁,低声道:“岁岁,多吃点。”

姜尔岁点点头,安静地吃着饭。

郑云朝又把自己刚剥好的一只虾放到她碗里。

无需过多言语,细小的动作里是化不开的温情。

零点将近。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温暖如春。

“十!九!八!七!……” 在指导员的带领下,所有人盯着食堂墙上那个老旧的挂钟,齐声倒数!

“三!二!一!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欢呼声、祝福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窗外,不知是哪个连队率先点燃了特批的烟花,绚烂的光束呼啸着升上戈壁深邃的夜空。

瞬间炸开,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红的、绿的、金的……将整个营区映照得如同白昼,也照亮了每一张仰望的、充满希冀的笑脸。

“走,去查哨。”郑云朝在姜尔岁耳边低语。

两人悄悄离开喧闹的食堂。

外面的寒气扑面而来,与室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郑云朝很自然地将姜尔岁揽在怀里,用自己宽大的军大衣裹住她。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营区边缘的哨位。

高高的哨塔上,值勤的哨兵身姿挺拔如松,钢枪在烟花的映照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看到连长和嫂子走来,哨兵在哨位上立正敬礼,眼神依旧警惕地扫视着黑暗的远方。

“新年好,辛苦了!”郑云朝回礼,声音沉稳。

“为人民服务!连长、嫂子新年好!”哨兵的声音年轻而洪亮。

他们没有过多打扰,只是并肩站在哨塔下不远处的避风处,仰望着夜空中此起彼伏、照亮戈壁的烟花。

巨大的轰鸣声在空旷的野外传得很远,绚烂的光影在他们脸上明明灭灭。

“冷吗?”郑云朝低头问,将她往怀里紧了紧。

“不冷。”姜尔岁摇摇头,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看着满天华彩,“真好看。”

她轻声说,不知是在说烟花,还是在说这片他们共同守护的土地,亦或是身边这个人。

“嗯。”郑云朝应了一声,下颌轻轻抵着她的发顶,目光却越过璀璨的烟花,投向远方无边无际的、被黑暗笼罩的戈壁深处,那是他时刻警惕的方向。

他们的年,没有小家的精致团圆,却融入了更广阔的军营大家庭的粗犷与热血;他们的相守,在钢枪与界碑的见证下,被赋予了更深沉的家国意义。

烟花渐歇,夜空重归深邃的墨蓝,唯有哨塔上那盏孤独而明亮的探照灯,如同不灭的星辰,依旧坚定地扫视着寂静的边防线。

郑云朝紧了紧拥着姜尔岁的手臂。

“回家?”

“嗯,回家。”

风雪依旧,但他们的家,就在这片亮着红灯笼、回荡着战士歌声的军营大院里,在彼此紧握的手中,在共同守护的信念里。

这个戈壁军营里的除夕,带着风沙的味道,汗水的咸味,饺子的香气,和烟花的硫磺气息,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里,成为漫长戍边岁月中,最温暖、最响亮的一个音符。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