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37 章 众志成城

执掌风 墨篆青瓷 2944 字 2025-05-18

苏州城经历了诛杀周明远、震慑商贾的风波后,治水大业的推进愈发势如破竹。沈墨予深知,要彻底根治水患,仅凭王家军与少数工匠远远不够,必须发动广大百姓,让他们成为治水的主力军。

第二日清晨,沈墨予身着粗布麻衣,与裴砚辞一同来到受灾最为严重的村落。

残垣断壁间,百姓们正对着被洪水冲毁的家园唉声叹气,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沈墨予登上一处高地,大声喊道:

“乡亲们!洪水毁了我们的家,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重建家园,根治水患!”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出来:

“大人,我们都信您,可这洪水如此凶猛,我们能行吗?”

沈墨予走到老者身边,扶着他的手臂,目光坚定地说:

“老人家,大禹治水,疏通河道,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平息水患。我们如今有更先进的工具,有众人一心的力量,何愁不能成功?只要大家听指挥,出力气,苏州城的水患定能消除,往后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人群中有人开始交头接耳,不一会儿,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站出来:

“大人,我愿跟着您治水!”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响应,纷纷表示愿意投身治水工程。

沈墨予看着眼前的百姓,眼眶微微,她知道,这是信任的力量。

随后,沈墨予和裴砚辞开始组织百姓分工。

经验丰富的老者负责指导工具制作,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分成几组,分别负责挖掘河道、搬运石料和加固堤坝。

妇女们则承担起后勤保障工作,烧水做饭、缝补衣物,为前线的治水人员提供坚实的后盾。

在挖掘河道的工地上,百姓们手持锄头、铁锹,奋力挖掘着淤泥。

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沈墨予穿梭在人群中,亲自示范挖掘的技巧,还不时为百姓们加油鼓劲。裴砚辞则在一旁仔细记录着工程进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有一次,河道挖掘到一处坚硬的岩石层,普通的工具根本无法撼动。

百姓们一时没了主意,面露难色。沈墨予见状,立即召集了村里的石匠,共同商讨办法。一位老石匠沉思片刻后说:

“大人,我们可以用火烧,等岩石受热膨胀后,再用水浇,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或许能让岩石裂开。”

沈墨予觉得此计可行,于是按照老石匠的方法,组织百姓们准备柴草和水。

熊熊大火燃烧起来,岩石被烧得通红,随后一桶桶凉水浇下,“噼里啪啦”的炸裂声响起,岩石果然裂开了一道道缝隙。百姓们欢呼雀跃,再次拿起工具,继续挖掘。

随着工程的推进,各村落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原本分散的百姓们,因为治水这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了一起。

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搬运石料的队伍中,有一位名叫阿福的少年,他年纪虽小,却十分卖力。每次都背着沉重的石料,往返于采石场和堤坝之间。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笑着说:

“我多搬一块石头,堤坝就能早一点修好,大家就能早一点过上安稳日子。”

还有一次,堤坝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处滑坡,眼看就要危及到下方施工的百姓。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名叫大勇的壮汉挺身而出,他大声呼喊着让大家躲避,自己则冲上前去,用身体挡住了滑落的石块。其他百姓见状,纷纷赶来帮忙,一起加固滑坡处,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就这样,在沈墨予的带领下,百姓们众志成城,日夜奋战。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河道疏浚工程基本完成,新的堤坝也在一天天增高、加固。看着眼前逐渐成型的水利工程,百姓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是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笑容。

而沈墨予知道,这只是治水大业的第一步,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有百姓们的支持,她就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彻底根治水患,还江南一片安宁。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