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轩六年,七月廿西(二十西)。
被承轩帝罚出京城的太子抵达了紧邻皇城的沛州,此地处于京城以南,南邻草原各部,西临弘原翊州,东接山水瑾州乃谢长澜封地所在之所。
沛州气候也算温和,只是因临近草原各部,经常有外族人入内所以时常会有扰乱,不过近几年还是通商较多,所以还算平稳。
守在沛州的将领是出身世家的一员,靠着世家堆叠的军功成了一方大将,虽本家不在沛州,但世家之间总是互惠的,所以也常在权利之内给其他世家之人行个方便。
承轩帝原是想要任义康驻守沛州的,但是三国交界处可稳坐的大将着实稀少,不得己只得让他驻守珩城外三国交界。把紧邻草原各部的沛州交给世家出身的将领看管,此人虽世家出身有些圆滑,但他的世家本就是京城的一品世家,断然不会任由沛州动乱的。
至少目前来看,让他驻守外沛州还算稳定,上一世,这位沛州边防大将在坐守五年后才在沛州突发的起义和草原各部的突袭后死去。
而当时的谢长澜在三国交汇的前线赢回茁州失地而现于人前,毅然自请平复沛州,击退草原各部。
终于在五年后大败草原突厥各部,凯旋而归。
目前来看沛州算是暂时稳定,任无双估算着现在的太子谢启源可能己经到了沛州,不知过得如何。
沛州,太子别院。
“蠢货!一群蠢货!本太子给他们创造了如此良机,居然这样都没有把那人杀死,这些世家根本就不是真心投靠于我,一群废物!!!”大发雷霆的小小太子谢启源抬手推翻了书案朝着下方的下属斥骂道。
此时下方除了太子侍从还跪俯着一人,端看他的穿着华贵便知应该是世家大族出身,此人便是自愿陪同太子前来的“忠心之人”,黄家主脉嫡子黄平威。
“太子殿下息怒,虽未一举取下那人性命,听闻他也貌似患上了疟疾,是死是活还尚未可知,即便依旧活了下来,我们在行谋划便是。”黄平威恭敬的回道。
“息怒?你让我如何息怒,我才是辰国的太子,外面是怎么传的,他才是帝王之才,他才应当接替父皇为帝。他们何曾把我放在眼里,母妃说的没错,只有那人死了,我才能真正的被百官和百姓看在眼里,才能真正让父皇把我看在眼里。
皇祖母真是年龄大了愚钝至极,不过是见亲人一面罢了,如何就要去寻自尽了,害得父皇把我逐出京城,放到这穷山僻岭的沛州。
如果谢长澜此次没有死,一定会被父皇接到京城去,这个贱人!己经被封王逐出京城的王爷,断然要凭借自己的伤势让父皇把他接到京城去!”
谢启源的心中可谓十分愤怒,原本谢长澜那个贱人己经被父皇以封王逐出京城,如今还未历练一年,自己先因故被罚到了沛州。
原本母妃说己经在谢长澜的队伍里安插了奸细他还觉得多此一举,没想到现在虽然派上了用场,终是没能杀了他,估计那人还要因病回到京城。
“太子息怒~臣还有一记。”黄平威看着太子如此暴虐低智,仿佛颅内有疾的模样,心中颇为鄙视,但是太子这个身份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只要哄好了太子,不愁找不到机会。
“有何计划,爱卿快快说来。你是本太子的心腹之臣,如今只有你陪着本太子前来,等本太子登临帝位,自会好生犒劳你。”
黄平威看着太子居然还没看清楚局势,犹自冷笑了下,不急不缓的开口说道:“想要杀了谢长澜,除了暗杀也可用一些小道手法,不易被人察觉,且效果甚佳。”
抬头看了一眼太子依旧急切的目光才继续开口道:“天枢国多的是会毒善用之人,只要太子需要,我就算散尽家财也要为太子完成所愿。”
太子听闻比法皱了皱眉问道:“此法恐难以实施,谢长澜虽是王爷,却有高手在侧,寻常毒物近不得他身,如何毒杀于他。”
“太子有所不知,毒之一类,除了用之即死的毒药一类,也有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蛊虫,蛊虫一类最难被人察觉,数量多不胜数,总有合适的时机。”
“如此也可,此事就交给你办,势必不要让本太子失望~”
“诺!臣下一定竭尽全力为太子殿下效力!”
和太子商讨后的黄平威退门而出,在关上门后的霎时间收起了面上谄媚的假笑,眼中全是对太子愚蠢的嘲讽。
呵,如今的太子居然还没有看清局势,为何此次未有其余世家之人跟来,只有皇后的母家派来了一些人手。自然是因为太子己然被皇帝所厌弃,虽然他可能依旧会被承轩帝接回。但是世家掌权人没有蠢人,即便这是皇帝虚晃的招式,世家也需要有所反应,再派人跟来不是明面上和承轩帝作对么。
至于他黄平威,因黄家与皇后母家是姻亲,派他一个人过来看顾也算恰当,毕竟皇帝再如何,也不是那种残暴无情之人,断不会阻止皇后派母家人前来看顾。
黄平威只觉得他父亲之前所做之事实属高见,早前便把自家女儿送入皇后母族联姻,如今这不就派上了用场。
皇后出身低微,虽也是世家出身,但是那穷乡僻壤的世家势力在京城不值一提,加上承轩帝也并没有因为皇后的关系给她的母族什么优待,可能是怕重蹈太后的覆辙,所以自然没有京城中的世家大族愿意与皇后母族联姻。
这不正巧就是他们黄氏的机会么,他们本身就不在意能不能在辰国成为什么人人敬仰的一品世家。他们这支支脉,本就是扎入辰国的一支船锚,深深的扎进辰国的皇家血脉中,从根源处损毁这个根基不稳的国家。
如今太子虽被隔离在京城之外,但按照承轩帝对他之前的看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想起来把他带回去了,到那时,才是他们真正有所作为之时。
如今顺着太子的意愿杀了谢长澜也无不可,一来可以得到太子的信任和看重,二来,谢长澜确实是个不错的帝王之才,这样的国家栋梁不早日除掉,如何能够放心呢……
(呜呜呜~本来想着写这么久了,插一个地形图的,我都画好了,条件不够上传不了,难过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