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台城别名花城,每年二月到五月都是旅游旺季,满城花开。它更是国内很有名的古都,主打盛世大周文化,因为历史上光辉灿烂人才辈出的盛世大周,就是以建台城为都城。大周国祚三百年,给建台城留下的历史名迹数不胜数。
譬如举世闻名的永昌佛林,国内三大名寺里有两个都在建台,一个崇华寺,一个福华寺,都是千年古寺,至今香火鼎盛,有梨华行宫旧址公园,有温泉,还有国内第一高塔永福塔,有号称九十九间半的一代名臣汪煊廷的故居汪家大院等等。
小吃就更有名啦,什么蟹酿橙,熝鸭,水晶脍,拨霞供等等,都是建台有名的美食。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最近建台城有了新发现,震惊全网。
【救命,姐妹们都看到了热搜了嘛,建台古墓挖出大八卦!】
【听说了听说了,天哪,双男合葬诶。】
【什么什么,双男??我眼睛亮了。】
【不是在开掘周成祖的大墓么?之前好像因为山体滑坡陵墓受损,所以决定部分抢救性保护。】
【说的就是成祖的墓啊!】
【救命,早听说了不少成祖和他弟弟桓王的皇室八卦,这墓里头另外一个男人不会是桓王吧?】
【弟弟?楼上姐妹快细说!】
【你们不知道么?历史上成祖很基啊。他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但是没有后宫记载的皇帝诶。《周史》里都说他和桓王“昼同坐,夜同眠”。】
【何止啊,桓王是史书上盖章的“成祖笃爱之”!】
【何止啊,什么笃爱之啊,甚爱之啊,你区天天涛什么宠妃,其实历史上要论帝王宠爱,没有比大周的桓王更有实绩的了!】
【最好嗑的难道不是桓王是史书盖章的美男子嘛?好像史书上描写美男子的句子没有比他更夸张的了吧?】
【在这里,《周史》上说,“王姿仪甚美,轩轩若朝霞映雪,行止间如花下风,每趋朝,群臣屏息以观韶光”!
大文豪章珪《建台六筏》:桓王鬓发如墨,神光动人,望之如天雨宝花。
小谢相谢良璧写得更夸张,他好像专门给桓王写过七八首诗吧?】
【啊啊啊啊,救命,这也太苏了吧!】
【姐妹们你们岔题了吧,所以成祖墓里确定是桓王了么?】
【没有挖到主墓室啦,今天下午的直播好像是挖到陪葬坑,考古人员根据陪葬坑和封土堆里出土的文字和碑文分析说成祖墓好像是龙凤墓,尤其是墓道里的壁画,画的都是两个男人的生平事迹!!】
【成祖一辈子没结婚,他后面的孝宗是过继来的,应该是喜欢男人没错了。不过这墓里应该不是桓王吧?和男人同葬就已经够骇人听闻了,桓王是他弟弟诶,古人不至于这么豪放吧?!】
【我觉得肯定是桓王!我最爱看《周史》,当时看到上面说的这个桓王和成祖的故事,我就觉得很好嗑,后来我查了其他资料,更精彩!】
【小板凳瓜子排排坐,快细讲!】
【哈哈哈,太多了,不知道从哪开始说,听说建台如今花城的名字就是因为桓王来的,因为这个王爷很喜欢花,当时建台城号称“芳林成片,四时不绝”。成祖的定陵现在不还是有好几个千年古树,玉兰花王还有古梅花树不都在那儿,年年花开都上热搜。】
【我去过,我去年春天去的,我天,超级美。】
随即就贴了几张去旅游的时候拍的图片。
但见那花树如云四海,光照片看着都极为震撼。
【这个玉兰树九百多年了,梅花树好像也有八百多年了。我去的时候正好下雨,人很少,旁边还有古诗碑,诗好像是大周名相谢良璧写的,据说写于他一百零一岁哦,这位是出了名的长寿老人。】
但见那湿漉漉的古碑上,今人用朱漆描绘过的斑驳的碑面,前两句拍的不太清晰,后两句写:
【一年春又至,不见簪花人。】
【天呢,簪花人,我要哭了。史书上说,桓王很爱簪花诶,我看汪煊廷《永昌山笔记》里说,后来大周很盛行在春季以花枝簪发,就是桓王首创,大周人称之为“花枝簪”!】
【救命,美男簪花,光是几个字就能联想这个桓王有多好看了。】
【桓王可不光美,据说他哥成祖很听他的话,兄弟俩有次吵架,桓王直接搬出宫回王府住,成祖大半夜跑过去,桓王不准他进,当时的参政知事萧逸尘等好几个官员进去劝,桓王才让他进去,好嗑死了。】
【成祖不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脾气不好么?能征善战的主儿,他好像是杀父弑弟上位的吧,弟弟都快杀光了,就留桓王一个。】
【所以说桓王很受宠啊。】
【历史上这个桓王结婚了么?】
【历史书哪能写那么详细啊,不过应该是没有,后来的孝宗好像是远支过继过来的吧。他要有孩子肯定他的孩子继承位更靠前。】
【孝宗就是桓王抚养长大的诶,孝宗不是有个帝王里非常有名的温馨故事吗,说他幼时在宫中,成祖对他甚为严厉,每次都是桓王护着他什么的。他晚年遇到一个很爱和他吵架的大臣韦广,经常被气到不行,有一次对着章明皇后哭诉说,
梦见王父替他出气,说什么王父如果还在,绝不会叫他受这个委屈,第二日就去皇陵祭拜去了。这个王父说的就是桓王。】
【孝宗真的是大周朝为数不多的道德几乎完美的皇帝了,文武双全,开启永泰盛世,不管是对长辈还是对晚辈都很好,他儿子纯宗算大周朝最幸福的太子了吧。他对后宫也好,就是脾气太好,才经常被韦广气到。】
【成祖对孝宗应该也不错,成祖死的时候,史书上说他的“日夜悲恸,辍朝旬日”,他后宫三年后才有子女出生,应该是有认真为成祖守孝的。他们并不是亲父子,孝宗六岁的时候才入的宫吧,能有这样的父子情,说明对他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
【孝宗写的《孝思赋》真的蛮感人的,应该不是做样子。他作为皇室旁支,父母早亡,靠外祖父家养大,进了宫以后,成祖和桓王对他应该是很好的。他“日夜悲恸”也不光是为了成祖吧,他自己《孝思赋》里都说,“王父新丧,而上亦不日而亡”,接连失去两个长辈,他才“形销骨立”。】
【救命,成祖和桓王是差不多时间去世的么?】
【他们这一对真的越扒越真,只是身份特殊,史书记载的比较模糊,不过就是看只言片语都能感觉到这两兄弟不正常。】
【他们俩扒起来确实不像啊,所以后来不是有人说桓王不是苻氏血统吗?说他身世存疑。他好像是六岁在胡人之乱中走失,二十岁的时候回来,一回来就是盛宠,总之身世很传奇,成祖年真的好多传奇故事,状元男夫人就是他那一朝的,章珪很有名啊。大周深扒真的很基!】
【还有个很基的典故,是关于小谢相的,就是上面写簪花人古诗那个。据说他每次上朝的时候,“容貌绝异,衣必华彩”,很爱打扮,这人也是个大帅哥。有一次成祖看见了,对左右说他“散敦厚之朴”,结果小谢听了以后说,他是“仿桓王圭璋之美”,成祖听说以后吐槽他说,“仿圭璋之美,矜瓦石之辉”,谢良璧说在桓王跟前,能得瓦石之辉也是荣耀,他以此为荣。没两年成祖就把他调出京了。】
【笑死,听起来好像在争风吃醋哦。】
【救命,你们都哪里搜到的这些资料,感觉好好嗑的样子,美貌王爷和一代雄主!我就好啃骨头了!】
【成祖墓考古人员刚在官方账号上传了高清壁画,这应该画的就是成祖和桓王了吧!】
随即就贴了一堆墓道壁画上来。
第一张是狩猎图,只见诸人骑着肥马驰骋在草原上,中间两人一黑一红,意气风发。
第二张是宴饮图,两位男子依旧是一黑一红,并排坐在一个纱幔飘飘的华盖之下,左右大臣侍女林立,有端着瓜果的,有弹琵琶的,有跳舞的,色彩鲜妍,仙气飘飘。
第三张出行图尤其叫人激动,这两人居然骑在一匹马上,身后仪仗队伍井然,沿途鲜花铺了一路。
【救命,这是情侣无疑了吧?】
【真的都是两个男人诶,天哪。】
【看下面有文字啊,宴饮那个下面不就写着“桓王府春日宴”字样!】
【天哪天哪,同葬的不会真的是桓王吧!不然总不可能同葬的是别人,结果墓道里画的都是桓王吧!】
【不是出土了很多碑文嘛,文字资料出来应该就都清楚了。】
【救命,我刚看到楼上说“不日而亡”之类的,特意去查了一下相关文献,我的天哪。】
【什么什么?!】
【桓王薨,举朝恸绝,哀声彻闾巷。上御朝,神色澹然,无悲戚之态。后召太子及诸官入内廷,诏曰:“国事当以社稷为纲,诸卿宜辅东宫,循旧制,勿使纲纪紊。丧葬之仪,依旨而行。”语毕,阖目凝息。众臣惶然退。
是夜,上崩于青元宫,距王薨仅六日矣。】
【天哪!!!】
【还有还有,考古人员将后室内石函哀册发出来啦!】
【救命,好像是成祖写的诶。】
【啊啊啊,真的假的!】
【救命我要哭了。写的好感人!】
【快给我看!】
随即就有人放了哀册内容出来。
只见玉璧之上,有数百字,隐约可见“疾笃,吾辍朝亲侍,漏夜不息。汤药必尝以进,衣不解带者旬日。春信将至,其曰:定陵花开,吾先去矣”等句。
【后面写的也太感人了吧,不像普通帝王陵寝的哀册诶。】
【我好像看到吾妻两个字了!】
【天哪天哪天哪!】
【后面写的真的很感人了。】
【文言文,有没有人跟我翻译一下!】
【大概就是说:他常常担心我的身体,怕我短命,言说不肯一人独活在世。因此每当我生病不适,他总是昼夜不歇息,亲自喂我汤药。我为免他忧心,勤加保养,向他再三许诺,定然陪他到老。如今他先我而去,我也算没有辜负对他的誓言。
我写到这里,已经老眼朦胧,不能视物了。想起他曾经说,斗转星移,世代更迭,千百年后,或许会有一日,我们的陵寝或许会为盗贼所扰,或许会为世人所知。陵中珍宝,尽可自取,我夫妻二人的尸骨,万望勿动,这是我与他的誓言,希望能够万年尸骨同眠。
呜呼哀哉,我的爱妻,已经进入极乐世界了么?还是在等我呢?我不久就会与你相见了。如今定陵千芳万馥,共举春朝,你可曾看见了吗?世上如有神明,盼望能保佑你我来世再续前缘,等着与我重逢吧。】
【啊啊啊啊,天哪,看哭我了!】
【救命,真的是桓王诶。】
【天哪,太感人了吧!】
【上热搜了诶。】
【这都上热搜了,后面不会挖掘了吧?】
【本来就是保护性发掘吧,后面得看具体情况了。】
【是,我国陵墓都是保护为主,能不挖掘肯定不会挖掘的。】
【这一下成祖和桓王真的要火了。】
【春天了诶,定陵的花都开了么?】
【要去赶紧去,过两天估计就要挤爆了!】
【啊啊啊啊,建台本地人,现在就在定陵!一边看帖子一边逛,姐妹们,要来赶紧来,如今这里梅花和玉兰都刚刚盛开!】
随即发出一连数张照片。
如今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如今的定陵早成了不算热门也不算冷门的旅游景点,但见一排花树簇拥着神道,神道蜿蜒如龙脊,两侧石像生森然列峙,望之若玄甲宿卫。
定陵的石像生比国内其他诸陵的都要高大威严,
有华表望柱,有狮子,有獬豸,有骆驼,有大象,有麒麟,有马,也有武将文臣 ,左右共三十二座石像,森严罗列两侧,镇守着宏大的定陵,石像四周花树盛开,朱樱叠雪,玉兰馥郁,碧柳垂绦,金色迎春花更是漫山遍野。
定陵很大,繁花簇拥着神道,有一种厚重的芳艳。
【好美啊!】
【这就是成祖所说的千芳万馥,共举春朝了吧!】
【完了,以后要成热门打卡地了!】
【那些几百年的老花树,会是桓王他们看到过的么?】
【说不定桓王也折过它们的花枝,簪在头上呢。】
【啊啊啊啊,我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星转斗移,时代更迭,这漫山遍野的春花,或许比人见证的更多吧?
只见繁花盛开。
只见柯条枝叶,无不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