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春天国内哪个景点最火, 这几天没人能和建台城比。
因为周成祖的陵寝被证明是双男合葬墓以后,建台也跟着上了一波又一波热搜。如今定陵游客如织,每日都有数十万人涌进建台市。
线下热闹, 网上更热闹。
最近苻氏两兄弟不要太红,甚至养活了一堆博主。
有个名字叫【双福舅舅】, 谐音“双苻久久”的博主, 最近因为更新《我嗑的cp突然火了吗》的帖子红遍全网,不到一周时间,粉丝就过了千万!
此人从本科就在研究周成祖,研究生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论周成祖和桓王两兄弟真实关系》。
真是老天爷给的泼天富贵。
他最近每天更新一则这两兄弟的爱情故事,追更者如云。
1:
周成祖这个人, 不喜欢小孩,三十多岁了,还一心和桓王两个人过二人世界。
后来有大臣上谏说皇帝你这样不行啊, 你看你和桓王都不结婚,将来江山后继无人, 会影响国家稳定啊。
周成祖很不高兴,说我年富力强, 我老婆更是年轻, 你这样是要诅咒谁。
后来还是当时任同知枢密院事的章珪聪明, 他没有哭说什么为了江山社稷, 只对成祖说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皇帝不容易, 得从小培养,而且得从小培养才有感情,这对皇帝和王爷将来都有好处。成祖这才从宗室里选了孝宗进宫。
孝宗进宫以后, 成祖也把他交给了桓王抚养,明显就是想叫桓王和孝宗培养感情。
看看他多疼老婆。
当时的太后是章肃太后, 她之前一直在福华寺里带发修行,孝宗进宫以后,她就回到宫里,和桓王一起抚育孝宗。孝宗对章肃太后非常孝敬,章肃太后八十岁寿辰的时候,孝宗和桓王还共同为太后作枫叶舞,章珪和谢良璧后来都有写诗写到这件事。
成祖和桓王走的是一严一慈路线,孝宗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他自己晚年都常说少年时期最快乐,成祖和桓王出门巡游,也常带着他同行……成祖和桓王可谓历史上最喜欢旅游的皇室夫妇,他们几十年时间里游历天下几十次,孝宗十八岁参政以后,他们出去的时间更久,有一次实在太久了,几个月未归,孝宗还写信催他们回来,说【宫中蔷薇已开,王父何时归来】……没错,他跟桓王的关系比跟成祖好,留下来的书信往来记载,都是和桓王有关。
成祖这个人好像一辈子只跟桓王比较亲。
2:
最近两天我又把孝宗的相关文献看了一遍,筛拣出一些孩子视角的“父母爱情”。
孝宗是苻氏远支,家境非常贫寒,他之所以能进入继承者的人选范围之内,是因为他父亲曾随成祖征战,在房州的时候为国捐躯,桓王因此格外抚恤,在三个候选人里头选了他。
要论血统远近,其实他排在很后面。我觉得这也是他对桓王非常感念的原因之一。
成祖是出了名的我行我素,说到这我插一句感慨,我觉得他干出兄弟合葬这件事一点都不稀奇,他是大周君权最集中的皇帝,拥有说一不二的绝对皇权。譬如他早年从来不上朝,喜欢“问政”,就是隔几天叫大臣们进宫来汇报工作。他也不像他前面或者后面的皇帝一样居住在清泰宫,而是一直住青元宫。
不过成祖和桓王住的却不是青元宫主殿,而是东偏殿,也就是春朝堂。
孝宗被接到宫中以后,住的却是青元宫主殿。
父母住偏殿,孩子住主殿,大周三百年历史,这是绝无仅有的例子。
后来孝宗登基以后,【常至青元宫静坐】,言说【王父在此云云】。
成祖是个战神,早年生活经历非常坎坷,还做过废太子,上位方式也很血腥,且患有头疾,一度差点死掉,各方史料都证明他是个性格比较冷漠阴鸷的男人。章珪的《建台六笺》里也说“上少言而威重”。他尤其擅长骑射,有次孝宗练习骑射的时候,成祖来了,但孝宗见了他很害怕,手一直抖,以至于箭掉在了地上。当时大太监长福郡王在侧,为他捡起来,还没等他再射,桓王就在旁边对成祖说:【慑儿至此,且退,吾侪自为之】。
“吾侪”就是“我们这些人”,“自”是“自己”,“为”是“做”,整句直译是“看你把孩子吓的,一边去,我们自己练。”
成祖也很有意思,没有走,【成祖笑而不去,反侧立连发二矢。初矢中鹄,次矢破前矢尾而贯之。孝宗骇然,后每忆此事,唯叹成祖神武,崇敬愈甚。】
“笑而不去”这里,真是少有的成祖很有人情味的历史记载。
成祖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患有头疾,孝宗进宫以后,有一次听说他头疾复发,前去看望,【趋谒探视,及入殿,见桓王散发跽坐,揽成祖于怀,以掌熨其额。孝宗屏息退立,暗叹:“天家骨肉,竟得此悌友之深!”】
这对爱侣的情感不容于世,孝宗提起的时候其实都是颇为隐晦的,假借以兄弟情深来描述,但桓王披散着头发,跪坐着将成祖抱在怀中,以手掌按摩他的额头为他缓解头痛,这画面想想也真是极其恩爱了。
3:
桓王这个人,非常有生活情趣。当时建台城流行洒金笺,他又自创了绛霞金笺,用茜草将纸张染成绛红色,然后用鼠须笔蘸金泥勾画笺缘,仿织锦效果,在当时风靡一时。他还自制过许多香料,最著名的就是【雨过天青香】,建台市如今还有个巷子,叫【雨过天青巷】,和【洗花巷】一样,因为名字很出片,都是有名的旅游打卡地,据说以前的洗花巷种的都是海棠,站在其中可以望见皇宫一角,有个叫韦斯墨有句古诗就写说【洗花巷中看朱墙,香雪纷纷月中央】。
但是看成祖史料,这个人却截然相反,不能说没有情趣,但绝对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性格也十分严厉的男人。我觉得桓王对他来说,应该很像他人生中的一束光。桓王回来的时候,是他病最重的时候,当时天下都传大周要亡国。
对了,据说当时的皇宫,“百花盛放于皇庭,花木蔚然”,整个建台城也都是繁花成片,一到春天,“犹如花国”,光看文字就觉得很香很美。
一如簪花的桓王,叫人心驰神往。
4:
之前一直有人说小谢似乎很喜欢桓王,我觉得他不是喜欢,是非常爱。
小谢出身很好,是世代高门出身,他原来在宫中做金甲卫,就是皇宫侍卫,估计那时候就认识桓王了。后来他从军,立下不少功劳,因此得以晋升,而且他官运很好,升得很快,不到四十岁就做了宰相。一门父子都做宰相,在当时还是很罕见的。
为什么说他爱桓王呢?
这人是当官的料,但诗才很一般,据说他活着的时候,写了上百首赞美桓王的诗,当时还因为这件事,遭到了部分清流的嘲讽,说他拍马屁。值得玩味的是,成祖驾崩以后他写的更多,所以我觉得他应该不是为了拍马屁才写的。可惜他诗才一般,大多都没有流传下来。如今流传下来的那首咏梅的诗就不说了,缅怀桓王的。
不过他流传下来的这三首诗,我觉得都不如桓王的一句。
桓王这句诗叫【人间风雪过,明日见春朝】。
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没错,成祖墓里挖掘出来的墓志铭上,就有这一句,说是桓王在成祖生辰的时候敬献的,只有半首,桓王说后半首写不出来,因此送了成祖一枝迎春花……你们就说,桓王这人是不是很会?
反正我看到的时候,真的都情不自禁笑出来,何况收到祝福的成祖呢?
大概被迷到心花怒放吧?
5:
桓王长得很美,这个大家都知道。美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游历天下的时候,经常引起轰动。有《癸酉杂记》上说,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有些地区并没有完全归顺,当时桓王坐御车出行,当地的人看了,都“以为神人”,纷纷叩拜。古代可不像现在,现在大家从小就看各种明星,对美都免疫了,古代人一辈子可能都出不了自己的出生地,能见的人有限,身边有美人就见到了,身边没有,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人到底能长多好看。而且古代生产力不足,普通百姓连彩色衣服都很难穿得起,人靠衣装,何况桓王这种大美人,头发浓密,肤色雪白,长得漂亮又尊贵,书上说“以为神人”,还真不一定是夸张,可以想象那些老百姓看到桓王这样的皇室美人的时候会有多震撼。
后来就有人说,桓王出行,算得上当时非常有用的皇室宣传。
当时民间也有传言说他不是苻氏血统,身份存疑,不过他长得实在太美太高贵,以至于没什么人信。
当然了,这和他个人口碑也有关系。我研究桓王这个人的时候,发现他这人真是对得起“贤王”两个字。他在世的时候,大周的医馆药馆是最多的,他巡幸各地的时候,当地的官方医馆他是一定会去的,而且会免费为百姓放药问诊。如今的原州还有给他盖的庙宇,叫贤王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他写过六本医书,有几本到现在还是国内医学生基本都要读的,学医的应该都知道苻晔这个名字。
6:
说到医书,我在苻晔的著作里,也扒到了一点糖,超甜的那种。
苻晔写的一本叫《新修本草经集注》的后记里,有记载他在陬州的时候,去山林寻草药,遇到大雾,在山洞里过了一夜,结果自己就生病了,【兄负余出幽岫,雾气湿衣,路遇木樨数株,金粟霏霏,如至天香国中】……他去山林采药,一代英主苻煌陪着他一起去的。
7:
说到医书,还有个让人脸红的小细节。
什么呢?
苻晔写的医书涵盖方方面面,可谓集大成者,其中一本书里,有一页的内容,详细写了男同如何过夫妻生活,注意事项,以及用药等等。
8:
最近跑了一趟建台,人真的多到爆,在建台呆了三天,最后一天下雨,我想下雨人应该很少,就打车去了一趟定陵。
去的有点晚了,定陵的花都快开完了,下了雨,游客果然很少,路上繁花成片,我站在神道上,看着那些高大宏伟的石像,静静地立在春雨薄雾里,身上还顶着落花。我正在那狂拍,想着发给大家看,忽然一个小帅哥跑过来,问我能不能帮他拍张照,我的天,不夸张,长的超级帅,很清甜,应该还是学生。他跟他哥一块来的,他哥也超级帅,不过看样子要大几岁,刚工作的样子,看起来太冷漠了,真的是五官刀刻一样的男人。我当时一下就想到了成祖和桓王诶。
结果给他们拍完照,那帅哥很健谈,跟我说他超级迷桓王和成祖的爱情故事,不知道为什么,网上看到报道以后就特别想来,站在神道上看着就很想哭。我心想说同道中人啊,我也是一到定陵就很想哭。
其实我研究生的时候为了写论文就到定陵来过好几次了,但现在比以前来的时候都要感慨,有一种与我感受一样的人更多的酸津津的感觉,往那一站就特别感慨。
我们俩一路狂聊,我可是桓王和成祖的专家啊,他听的眼睛亮晶晶的,超级漂亮。他哥就在后面跟着,也不怎么说话。
后来快到大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偷偷跟我说,后面其实不是他哥,是他老公。姐妹们你们知道我听了多激动,还说他跟他老公跟桓王和成祖关系有点像,所以才特别想过来看看。
我都不敢问怎么像。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可能他也没机会跟身边人讲吧,所以告诉我一个陌生人。
最后发一张他们走的时候我拍的照片吧。
【双福舅舅】最后发了一张照片,濛濛的春雨,一地的落花,前头两个人撑着一把大伞,个头高的一身黑,个头矮一点的穿着红卫衣,他能发到网上的,自然是很模糊的照片,身影模糊,连衣服都看不清,虚幻成两个依偎的袅袅长长的光影。
因为他对焦对准的是前头近千年的玉兰花,凋落满地,擎着碧绿的嫩叶子,像是擎着又一场新生。
他在最后说:我想,双苻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这么火,那么多人跑过来看,是因为大家其实都对忠贞的感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吧,不管自己有没有遇到,都希望这世上存在这样深刻又纯粹的感情,存在这样一份美好。
那我就祝福观看我这些文字的亲爱的你们,期盼爱情的,能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不期盼的,也能在看这个爱情故事的时候,心头也有浮出片刻的春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