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咱们回宫去吧,”太皇太后牵着嫣儿的小手,缓缓走到马车前。嫣儿的手心微微出汗,她能感觉到太皇太后掌心的温度,那是一种令人安心的温暖。
夕阳的余晖透过马车的纱帘,在车厢内洒下斑驳的光影。太皇太后和嫣儿并肩坐在铺着锦缎的软垫上,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辘辘声。
"来,尝尝这个。"太皇太后从身旁的食盒里取出一块精致的点心,"这是御膳房新研制的桂花糕,用的是今年新开的桂花。"
嫣儿接过点心,轻轻咬了一口。桂花的清香在口中绽放,甜而不腻,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蜜香。她眯起眼睛,露出满足的笑容:"真好吃。"
"开铺子累不累呀?"太皇太后低头问道,声音里带着慈爱。
嫣儿摇摇头,仰起小脸:"不累,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嫣儿很开心。"
太皇太后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她停下脚步,蹲下身,轻轻整理着嫣儿有些凌乱的发髻:"你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她的手指轻轻拂过嫣儿的脸颊,"在宫外吃了不少苦吧?"
嫣儿眨眨眼:"不苦的,嫣儿喜欢做生意。看着客人们吃得开心,嫣儿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将嫣儿搂进怀里:"你呀,和你母妃真像。"她的声音有些哽咽,"都是这么要强......"
嫣儿感觉到太皇太后的身子微微颤抖。她乖巧地依偎在老人怀里,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檀香味。这香味让她想起现代时奶奶身上的味道,那种温暖而熟悉的感觉。
"太皇太后......"嫣儿轻声唤道。
"叫皇祖母。"太皇太后纠正道,语气却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皇祖母......"嫣儿试探着叫了一声,立刻感觉到抱着自己的手臂收紧了些。
"好孩子。"太皇太后松开她,从袖中掏出一方绣着牡丹的帕子,轻轻擦了擦眼角,"五年了......"太皇太后轻声呢喃,手指轻轻抚过嫣儿柔软的发丝,"皇祖母错过了你这么多成长的日子。"
嫣儿抬起头,发现太皇太后的眼中噙着泪水。她连忙坐首身子,用小手轻轻擦去老人眼角的泪珠:"皇祖母,您别难过。嫣儿这不是好好的吗?"
太皇太后握住嫣儿的小手,声音有些哽咽:"离宫时,你才那么小。"她比划了一下,"现在都长这么大了。皇祖母错过了你第一次写字,第一次弹琴,第一次......"
她说不下去了,将嫣儿紧紧搂在怀里。嫣儿能感觉到老人的身子在微微颤抖,那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和自责。
"皇祖母,您看。"嫣儿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这是嫣儿这一年写的日记。您不在的时候,嫣儿每天都记下发生的事情,就想着等您回来,可以一件件讲给您听。"
太皇太后接过册子,借着宫灯的光线翻开。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每一页都记录着生活的点滴:
"今日学会了做桂花糕,想着皇祖母最爱吃这个......"
"在御花园发现了一株罕见的草药,配成了新的安神丸......"
"开了第一家火锅店,客人们都说好吃,要是皇祖母在就好了......"
泪水模糊了太皇太后的视线。她颤抖着手指,一页页翻看,仿佛能看到小小的嫣儿伏案书写的模样。
"你这孩子......"太皇太后将册子紧紧贴在胸前,"皇祖母对不起你......"
"皇祖母别这么说。"嫣儿钻进老人怀里,"您去祈福是为了天下苍生。嫣儿虽然想念您,但更以您为荣。"
马车在慈宁宫前停下。太皇太后却舍不得松开嫣儿,她轻轻抚摸着孙女的脸颊:"今晚陪皇祖母用膳可好?让御膳房做你爱吃的菜。"
嫣儿眼睛一亮:"皇祖母那我让御膳房在准备一点火锅,想给皇祖母尝尝,刚才匆匆忙忙都没吃好。"
太皇太后笑着点头:"好,好。让皇祖母也尝尝我们小公主的手艺。"
一老一少相携走进殿内,宫灯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太皇太后看着嫣儿忙碌的小身影,心中既欣慰又酸楚。她暗暗发誓,从今往后,一定要好好补偿这一年错过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