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慢慢长大了,到了能跑能跳的年纪,那股子活泼劲儿就彻底释放了出来,瞬间成了村子里出了名的“小调皮”。
每天清晨,阳光才刚刚洒在村子的屋顶上,大伯就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汇聚到一起,开启他们一天的疯玩之旅。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留下了他们嬉笑打闹的身影。
瞧,这会儿他们盯上了村头那棵老槐树,树上有个鸟窝,正时不时传出雏鸟清脆的叫声呢。大伯那可是当仁不让,第一个往树上爬去,手脚并用,蹭蹭几下就蹿上去好高。其他小伙伴在树下仰着头,一脸紧张又兴奋地看着,还时不时喊着“小心点呀”。大伯可顾不上回应,一心就想着能掏到那鸟窝里的宝贝呢。等他终于够到鸟窝,伸手往里一掏,那几只雏鸟吓得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大伯也被惊得差点没抓稳树干,灰头土脸地从树上下来后,小伙伴们看着他那模样,先是一愣,随后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大伯自己也跟着笑,丝毫不在意脸上蹭的那些黑乎乎的脏东西。
可这还不算完,刚从树上下来没一会儿,大伯又被大孩子们招呼着去河里捉鱼虾了。那村子边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草间穿梭游弋,小虾在石头缝里若隐若现,对他们来说,那可就是天然的游乐场呀。大伯连蹦带跳地跟着来到河边,挽起裤腿,鞋子一甩,就“哗啦”一声踏进了河里。河水凉凉的,刚漫过小腿,大伯就弯下腰,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水里的动静,一看到有鱼游过,双手猛地一扑,溅起一大片水花,可那鱼儿滑溜得很,三两下就从他的指缝间逃走了。大伯不甘心,一次次地扑着,身上的衣服早就被河水溅得湿透了,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整个人就像个落汤鸡一样。
玩得尽兴了,太阳也渐渐西斜,大伯这才想起该回家了。他一路小跑着往家赶,身上的水滴在地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刚一进家门,奶奶就瞧见了他这副狼狈模样,忍不住嗔怪道:“哎呀,你这孩子,又跑去疯玩了,看把自己弄成啥样了,要是着凉生病可咋办呀。”嘴上虽然埋怨着,手上的动作却不停,赶忙拉着大伯进屋,帮他把湿衣服换下来,又拿干毛巾给他擦头发,那眼神里满是心疼。
不过呀,大伯可不光是调皮捣蛋,他那聪明劲儿也是让家里人很是欣慰呢。爷爷平日里会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草药,或者讲讲病症方面的知识,每次爷爷一开口,大伯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安静下来,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爷爷说的那些草药的名字、模样、生长的地方,还有病症对应的症状和处理办法,大伯都能牢牢地记在心里。
有一回,村里一个小伙伴在追逐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膝盖擦破了好大一块皮,鲜血渗了出来,那小伙伴疼得“哇哇”首哭,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大伯见状,心里一紧,不过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想起爷爷平时教的那些,二话不说,撒腿就往村子边的草地跑去。在那一片草丛里,他仔细地辨认着,很快就找到了几株熟悉的草药。大伯小心翼翼地把草药摘下来,放在嘴里就开始嚼了起来,那苦涩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也顾不上,嚼碎后,轻轻地走到小伙伴身边,蹲下身子,一脸认真地把草药敷在了小伙伴的伤口上,嘴里还不停地安慰着:“别怕别怕,一会儿就不疼了啊,我爷爷说这草药可管用了呢。”那模样,活脱脱就是个小大夫,其他小伙伴们在旁边看着,都不禁对大伯竖起了大拇指,而那个受伤的小伙伴也渐渐止住了哭声,抽噎着对大伯说谢谢。
除了对这些草药知识感兴趣,大伯对读书识字更是有着浓厚的热情。村里的私塾先生开课的时候,大伯总是早早地就跑去占位置,而且每次都要坐在最前面,就怕听不清先生讲的内容。上课的时候,他那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先生,小手紧紧地握着毛笔,跟着先生一笔一划地学写字。那认真的劲头,任谁看了都会忍不住夸赞几句。爷爷每次站在私塾的窗外,看着大伯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想着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个有学问的人呀,于是便更加用心地培养他,经常在闲暇的时候,亲自辅导大伯读书写字,还会给他讲一些书本外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大伯就坐在爷爷身边,听得如痴如醉,对外面的世界也越发充满了向往。
在那个还略显质朴和简陋的村子里,大伯的童年时光就这样一天天度过,有欢笑,有汗水,有小小的调皮捣蛋,也有对知识的那份纯真渴望,每一个瞬间,都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点缀着他那段难忘的岁月。
日子继续向前走着,大伯也在慢慢成长,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儿,更是让他的童年多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有一年夏天,村子里来了个走南闯北的货郎,挑着个担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色彩斑斓的糖人儿,有能吹出好听声音的陶笛,还有那些女孩子喜欢的漂亮头绳。货郎一进村,就被一群小孩子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大伯自然也在其中。他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担子上的每一样东西,心里痒痒的,特别想要那个糖人儿,那栩栩如生的模样,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可是大伯身上没钱呀,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这时候,货郎笑着说:“小娃娃们,要是谁能帮我把这担子里的东西吆喝着卖出去一些,我就送他个糖人儿呀。”一听这话,大伯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学着货郎平时的腔调,大声吆喝起来:“来看看呀,好玩的好吃的都有嘞,糖人儿又甜又好看,陶笛能吹出好听的曲子呀……”那稚嫩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着,还真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过来。大家看着大伯那有模有样的样子,都觉得有趣,纷纷掏钱买起了货郎担子里的东西。货郎也是个爽快人,见大伯这么能干,立马就挑了个最大最漂亮的糖人儿递给大伯,大伯高兴得手舞足蹈,拿着糖人儿就跑回家,想和爷爷奶奶分享这份喜悦呢。
还有一回,村里要举办一场小小的知识竞赛,是村里几个长辈组织的,想考考孩子们平日里学了多少东西。大伯一听,那可来劲了,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比赛那天,村子的空地上围满了人,参赛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紧张兮兮的,只有大伯,一脸自信的模样。竞赛的题目五花八门,有关于诗词的,有问草药功效的,还有考算数的。大伯每一题都回答得又快又准确,尤其是问到那些爷爷教过的草药知识时,他更是对答如流,把在场的人都给惊到了。最后,大伯毫无悬念地赢得了比赛,得到了一本崭新的画册作为奖品。他抱着画册,心里别提多得意了,想着回去一定要好好珍藏起来,有空就拿出来看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伯也开始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农忙的时候,他跟着爷爷去田里插秧,小小的身子在水田里艰难地挪动着,手上却不停地把秧苗一株株插好,泥水溅到脸上,他也只是随手一抹,继续干活。收麦子的时候,大伯又拿着镰刀,学着大人的样子,弯着腰割麦子,虽然动作没有大人们那么熟练,可那认真的劲儿却是一点也不含糊。奶奶看着在田里忙活的大伯,既心疼又欣慰,觉得这孩子真是长大了,懂事了。
而在学习上,大伯也没有丝毫懈怠。私塾里的功课越来越难,可他从不抱怨,每天晚上都会在昏黄的油灯下,认真地温习功课,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第二天早早地去问先生。先生也很喜欢这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总是耐心地给他讲解,还会额外给他布置一些有意思的题目,锻炼他的思维能力。
就这样,大伯的童年在玩耍、学习、劳动中度过,那些经历就像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记忆里,成为了他人生中无比珍贵的财富,也为他日后面对生活的种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始终怀揣着一颗积极向上、充满热忱的心,去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在那之后,村子里又发生了许多故事,大伯也在不断成长,他的人生轨迹,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延伸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