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探春生辰,贾府里上下都透着一股喜庆热闹劲儿,众人皆忙着精心准备贺礼,都盼着能送出最合探春心意的物件,好让这生辰宴更添几分欢愉。
宝玉一早就开始在自己那些个宝贝物件里翻找起来,挑来选去,最终目光落在了一方古砚上。那古砚质地温润,纹理细腻,透着古朴醇厚的韵味,一看便是难得的好物。宝玉想着探春平日里最是爱读书写字,闲暇时总爱挥毫泼墨,吟诗作对,这方古砚她定然会喜欢。他将那古砚仔细擦拭了一番,又找了个精致的匣子装起来,看着匣子,仿佛己经能想象到探春收到时那惊喜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就泛起了笑意。
黛玉这边呢,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她自幼便有着极高的才情,作画更是一绝。她决定亲手绘制一幅扇面当作贺礼。这日,她早早地便支起了画案,将那宣纸细细地铺展开来,调好了颜料,手中的画笔宛如灵动的蝴蝶,在纸上翩翩起舞。不多时,一幅春日里的百花争艳图便跃然纸上。那画上,桃花如少女娇羞的脸颊,梨花洁白似冬日未融的初雪,还有那娇艳的牡丹,雍容华贵地绽放着,各种花儿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仿佛在争着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好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寓意着探春的生活也能如这春日百花一般,绚丽多彩,美好而繁盛。黛玉看着自己的画作,满意地点点头,又细心地题了几句应景的诗词在上头,待那扇面的墨汁干了,便轻轻地将其收了起来,准备着生辰宴时好送给探春。
宝钗呢,向来行事大方得体,考虑周全。她寻思着探春喜爱舞文弄墨,便准备了一套精致的文房西宝。那纸是用上好的原料制成,质地柔韧,色泽洁白;墨条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研磨起来顺滑无比;毛笔的笔尖柔顺,弹性恰到好处,能写出各种神韵的字体;那砚台的雕工更是精美,每一处花纹都彰显着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一套文房西宝摆在一处,看着就赏心悦目,尽显宝钗的品味与用心。
到了探春生辰这日,众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大家依次送上自己的贺礼,探春一一笑着谢过,眼中满是欢喜与感动。
宝玉上前,将装着古砚的匣子递到探春面前,笑着说道:“三妹妹,我知你素日里最爱读书写字,这方古砚我寻了许久,今日便赠与你,愿你往后能写出更多的好文章来。”探春接过匣子,打开一看,那古砚的模样让她爱不释手,赶忙说道:“多谢宝哥哥,这古砚真是难得的好物,我实在是喜欢得紧呢。”
接着黛玉也走上前去,将那扇面递到探春手中,轻声说道:“探春妹妹,我亲手绘了这扇面,愿妹妹的日子如这画上的春花一般,岁岁明媚,年年如意。”探春展开扇面,看着那精美的画作,赞叹不己:“林姐姐这画工真是绝妙,我定会好好珍藏的,多谢姐姐这份心意。”
宝钗随后送上那套文房西宝,脸上带着端庄的笑容,说道:“探春妹妹,我想着这些物件你日常能用得上,便备了来,愿妹妹能常用它们,写出锦绣文章。”探春笑着道谢,对宝钗的这份贺礼也是十分满意。
众人送完贺礼,便围坐在一起,或品茶,或闲聊,气氛格外融洽。宝玉和黛玉不知又聊起了什么趣事,两人凑在一起,小声地说着话,时而捂嘴偷笑,时而微微皱眉,那亲近的模样仿佛这世间就只有他们二人一般,旁的人都好似入不了他们的眼。
这一幕,恰好落在了宝钗的眼里,她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她微微咬了咬嘴唇,努力让自己面上依旧维持着那端庄的笑容,可心里却泛起了阵阵酸涩。想自己平日里对宝玉也是关怀备至,事事周全,可为何宝玉与黛玉之间总有那旁人插不进去的情分呢。
好不容易生辰宴结束,众人各自散去。宝钗回到自己的住处,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渐渐黯淡下去的天色,心里越发烦闷起来。她回想起准备贺礼时的那些心思,自己精心挑选那套文房西宝,何尝不是盼着能让宝玉看到自己的用心,能在他心里多留下些痕迹呢。可今日那场景,却让她明白,在宝玉那儿,自己终究是比不过黛玉的情分呀。
她轻轻叹了口气,思绪飘回到了往昔的种种。还记得初见宝玉时,那翩翩少年郎的模样就印在了她的心底,随着相处的日子渐多,她对宝玉的那份心思也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她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那也是盼着他能有个好前程,日后能撑起贾府的一片天,可宝玉却总是不耐烦听,反倒和那不喜这些世俗之事的黛玉更能说到一处去。
想着想着,宝钗的眼眶微微泛红,她抬手轻抚了一下脸颊,将那快要落下的泪珠拭去。她告诉自己,不可如此失态,自己向来是个理智冷静的人,怎能为了这些儿女情长之事就这般伤神。可那心里的痛,却如同那细密的蛛网,一点点地缠绕上来,怎么也挣脱不开。
正在这时,莺儿端着茶水走了进来,看到宝钗神色不对,忙关切地问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宝钗连忙收起了那落寞的神情,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无妨,只是今日有些乏了,你且把茶水放下吧。”莺儿将茶水放在桌上,却还是有些担忧地看着宝钗,说道:“姑娘,你若是有烦心事,可莫要憋在心里,说与我听听也好呀。”
宝钗看了看莺儿那真诚关切的模样,心中一暖,可还是轻声说道:“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今日见着宝玉和黛玉那般亲近,心里头有些感慨罢了。”莺儿一听,心里便明白了几分,她皱了皱眉头,说道:“姑娘,我瞧着那宝二爷和林姑娘虽是亲近,可这府里的事,哪能就这般定了呢。姑娘你如此优秀,才情样貌皆是上乘,又事事周全,宝二爷他呀,迟早会明白姑娘你的好的。”
宝钗听了莺儿的话,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这丫头,倒是会宽慰我。只是感情之事,哪是那般容易的,我又怎可强求。罢了,不说这些了,你且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莺儿见宝钗如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宝钗又独自坐在窗前,望着那窗外的月色,月光如水般洒在庭院里,映出一片清冷寂静。她心想,这世间的缘分或许早己注定,自己再如何努力,也未必能改变什么。可那心中对宝玉的情,又怎能轻易割舍,往后的日子,也只能且走且看了,只愿自己能慢慢放下这执念,不再这般痛苦才好呀。
夜渐深了,宝钗依旧坐在窗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那月光将她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也在为她这无法言说的心事而轻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