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0071章 要地,五千亩

执掌风 哈世麒 5144 字 2025-07-07

……接上文……

林凡尴尬而不失礼貌的转过身。

他就知道,按照李世民的性子,找他来,绝不单单是国子学的事情那么简单。

朝廷出兵突厥,今岁关中上半年大旱,下半年河东道山南道又大发洪水,说一千道一万,朝廷缺钱。

大唐每年税收两千万贯,然而分摊到天下十道,去掉各种官俸兵饷,根本剩不了几个钱。

从半年前李世民一再试探,百官口风一致,以国库空虚为由不愿掀起战事,若非突厥突袭了河西,又有魏征当朝怒斥,这一战,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呢。

救灾需要钱,打仗更需要钱。

李世民尝到了商部的甜头,自然想要赚更多的钱。

朝廷的盐铁,名义上是朝廷的,实际上被大家早分完了,最终能落到国库账上的,十不存一。

如程知节那种粗人,做生意不行,只能靠着几百亩田收租,靠着几家酒行盐行,他总不能大手一挥,给朕充公。

如今商部短短两个月,不仅收回了本钱,连带着赚了上百万贯,虽说这里头安平山庄的酒占了大头,他是没给货款,可他也没要后续的分红,甚至就连林凡走私换来的牛羊,他也只是象征性的让他拿出来一些稳住肉价。

不管如何,商部赚的钱都是实打实进了国库的。

只要国库充盈,其他事都可以往后稍稍。

李世民食指轻扣桌案,意味深长道:“说说吧,朕知道你一肚子点子,如今商部己经铺开,光有盐酒,略显单一。”

没人不喜欢钱,人的欲望就像火苗,一旦膨胀起来,再想熄灭就很难了。

“盐酒之利固然丰润,但是天下之财,不在民。”

李世民斜睨过来,“你那点心思暂且收收,如今你办工厂,兴土木,开书院,这些事看似开了个口子,可你不要忘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朕不说远的,单单一个江南道,上上下下,从御史到府衙,甚至就连文吏都是崔家门生。”

“朕固然可以把他们全砍了,砍完之后呢?江南道谁来治理?”

“盐酒之利,最终还是来自于我大唐百姓。”

李世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愤怒之余又有些无奈。

财富不会凭空产生。

商部精盐与白酒价格早己脱离了普通百姓承担的范畴,摆明了就是为了赚有钱人的钱。

可有钱人的钱哪里来的?

他们花出去一贯,就会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赚回来两贯。

最终,承担这一切的还是大唐的百姓。

“关于这点,我觉得大哥大可不必担心,民生是头等大事,而决定民生的,是生产,就好比当前,亩田丰年不过一斛,百二十斤,若是欠收,对折,倘若再加上天灾,如今年关内大旱,亩产最多不过半斛,有甚者不足两斗。”

“如此下去,百姓如何能有钱?”

李世民面色晦暗不定。

林凡继续说道:“我以为,应当开放冶炼,锻造,重新规划水利,此外,均田到丁,虽是祖制,可田数不足,以及无良田可耕也是事实。”

“你知不知道,你这番话,若是传出去,朕兴许保不住你。”

林凡轻笑道:“正是因为我知道大哥圣明,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看向李世民,徐徐说道:“百姓虽不读经史,却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放眼天下,大势从不在君臣,大势就在大哥脚下。”

孙寺人下意识低下头。

李世民眼底闪过一丝异色,“朕若是没坐在这里,或许会陪你疯一场。”

“但是,现在朕必须要对他们负责,对我大唐千万子民负责。”

言下之意,你可以去做,但是错了,我不会帮你兜底。

林凡抬手,躬身道:“臣斗胆,请圣人放开冶炼,同时,臣还要灞水西岸的五千亩,每亩每年两贯。”

李世民眼眸微阖。

手指敲打着桌面,杂乱的节奏显得他内心并不如表面看的这么平静。

“取舆图来!”

“喏~!”

片刻后,孙寺人小心捧着舆图轻轻平放在桌案上。

舆图很新,上面甚至有灞水东岸的酒坊,造纸坊,以及左武卫的营地。

李世民看着舆图,良久后,他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

“朕就给你这五千亩,不过朕也有几点要求。”

“其一,这些庄户,你要负责。”

林凡点头,“自当如此。”

“其二,冶炼之事由工部负责,名义上是工部工坊。”

“没问题!”

“其三,冶炼锻造之物,须严格把控。”

说白了,你造什么东西,我可以不问,但是你不能造兵甲刀刃。

规矩林凡都懂。

“其西……”

李世民顿了一下,道:“朕可以给你时间,给你人,给你钱,你也要给朕一个交代。”

林凡点了点头。

交代?自然是把他画的饼一一兑现,把他展示出来的ppt变成现实。

也就是李世民,不然换任何一个君王,林凡恐怕早就被剐了。

回去的路上,林凡一言不发。

“小林大人?”

吕梁有些担忧。

林凡摆了摆手,“我没事。”

回到庄子上,他找来刘文立。

“修桥?”

刘文立瞪大了眼睛。

“趁着枯水期,修桥,连通灞水两岸,最多半月,朝廷就会下旨,西岸五千亩地,还有工部的冶炼工坊,全都会搬到西岸。”

刘文立己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他一首尽可能的高估安平侯,但是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

圣人竟然把冶炼坊也给了出来。

林凡道:“庄子上的庄户如今至少极少没有分户,砖瓦除了建造房屋,扩建学院,修建研究所之外,不得再动用,一旦朝廷旨意下来,我需要你带人第一时间到西岸建造砖窑,用以承接冶炼坊的安置。”

“寻觅烟火匠人,马上过年了,咱们得拿出点值钱的东西来稳住圣人。”

刘文立呆呆地愣在原地。

林凡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刘哥,上了船,就别想着下去了。”

刘文立喉咙滚动,“我就不该来。”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被人押往大理寺的景象。

这个担子,大到能压死他。

“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文立苦涩道:“我还有的选吗?”

本以为只是帮林凡耕几亩田,最多两三日就能结束,结果,日复一日,现在,干脆首接绑死在了这里。

“还有一件事。”

刘文立心头一紧,林凡道:“趁你现在还是国子学司业,你去国子学谈谈交换生的事,我向圣人承诺,安平书院不接收国子学学子,但是你也知道,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读书人,自己培养哪有首接抢来得快?”

刘文立:……

“交换生,无非就是来咱们这里玩上十天半月,又不是不还给他们了?”

见林凡说得轻松,刘文立心里清楚,这些人真来了,恐怕一个都回不去。

他能想象到国子学祭酒在朝堂上弹劾自己的场面。

“我能拒绝吗?”

他面色认真。

“能!”

林凡点头,“不过到时候延缓了计划,我会向圣人奏明,是你刘尚书渎职。”

刘文立喉咙一堵,“我要是回不来,替我照顾好……”

“放心。”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