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 168章 敬军属

执掌风 盐焗车轱辘 5284 字 2025-07-01

岁末的西北戈壁,寒风凛冽如刀,卷着细碎的雪沫,将天地染成一片肃杀的灰白。

营区里,除了巡逻士兵踏雪而行的沉重脚步声和风刮过旗杆的呜咽,更添了几分寒冬的萧瑟。

然而,在这片苍茫之中,军区家属院深处的一栋小楼,却透出橘黄色的温暖灯光,像一枚小小的、倔强的火种。

郑云朝和姜尔岁踏着清扫过但很快又覆上一层薄雪的小径,走向那扇透着暖意的门。

郑云朝穿着笔挺的冬常服,肩章上的星徽在暮色中闪着微光,眉骨的那道疤痕在冷风中更显硬朗。

他手里提着一个朴素的纸袋,里面是姜尔岁特意挑选的、驻地供销社能买到的最好的两盒茶叶和一包京城带来的果脯。

姜尔岁裹着温慧送的那条厚实羊绒围巾,穿着保暖的棉服,脸颊被寒风吹得微红,手里也拎着一个袋子——里面是她亲手烤制的、带着戈壁沙枣香气的饼干。

“报告!”郑云朝在门外立正,声音洪亮。

“进来进来!门没锁!”一个爽朗热情的女声从里面传来。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和融融暖意的气流瞬间扑面而来,驱散了门外刺骨的寒冷。

“云朝,小姜,快进来!外面冷坏了吧?”李梅迎了上来,穿着家常的棉袄,围着围裙,一边热情地招呼,一边接过郑云朝和姜尔岁手里的东西。

“哎哟,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快脱了外套,屋里暖和!”

“老周还在接个电话,马上就好!云朝你和小姜啊,快坐快坐!”

“怎么没见到小雨呢?”姜尔岁笑着问道。

“这不马上初三了,还在补课呢,不管她,你们赶紧进来吧。”

李梅拉着姜尔岁的手坐到沙发上,触手是温暖干燥的,“小姜,这戈壁滩的风沙没把你吓跑吧?瞧这小脸冻的!”

她心疼地着姜尔岁冰凉的手背,又赶紧倒了两杯热腾腾的姜茶塞到两人手里。

姜尔岁捧着暖手的姜茶,感受着这份长辈般的热情,心里暖融融的,“还好的。我还能适应的,李阿姨,放心吧!”

正说着,书房门开了。周明泽走了出来。他含着温和的笑意。

“云朝和小姜来了。”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爽朗,“坐,别拘束。在自己家一样。”

“周叔叔好!”郑云朝和姜尔岁立刻起身问好。

“坐坐坐,”周明泽摆摆手,在单人沙发上坐下,目光在郑云朝和姜尔岁身上扫过,“有了媳妇,果然不一样了!”

姜尔岁和郑云朝不好意地相视一笑。周明泽的眼睛在郑云朝身上扫视,

尤其在他的肩章上停留了一瞬,带着赞许,“‘清源行动’的报告我仔细看了,干得漂亮!干净利落!联合指挥、警民协同,这个模式值得推广!”

“小姜的那篇报道,”他看向姜尔岁,“我也拜读了,写得很好!有温度,有深度!把我们边防军民同心守护家园的精神写活了!笔杆子也是战斗力啊!”

得到周明泽的肯定,郑云朝只是挺首了背脊,沉声道:“是首长指挥有方,同志们配合得力。”

姜尔岁则微微欠身:“谢谢首长鼓励,我只是记录事实。巴图大叔和联防队员、森林公安的同志,还有陆连长他们,才是故事的主角。”

“哈哈哈,都谦虚!”周明泽爽朗一笑,“走走走,开饭!边吃边聊!”

餐厅里,一张铺着格子桌布的原木方桌上己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

油亮的红烧肉,金黄喷香的葱爆羊肉,翠绿爽口的清炒时蔬,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还有几样精致的小菜。

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

“来来来,快坐!”李梅热情地招呼着,“小姜挨着我坐!尝尝这个肉,炖了一下午呢!云朝你也别客气,就当自己家!”

西人围桌而坐。没有繁复的礼节,只有家常的温馨和军营特有的豪爽。

周明泽率先举起了装着茶水的杯子:“来,岁末寒冬,咱们以茶代酒!第一杯,敬咱们守卫边疆的将士们!辛苦了!”

“敬将士们!”众人举杯。

“第二杯,”周明泽看向郑云朝和姜尔岁,眼神温和而郑重。

“敬咱们的军属!尤其是小姜这样的,放弃大城市优渥条件,支持丈夫事业,扎根戈壁,用笔杆子为边防鼓与呼!军功章有你们的一半!辛苦了!”

“敬军属!”郑云朝沉声应和,看向姜尔岁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与骄傲。

姜尔岁心头一热,连忙举杯:“谢谢周叔叔,谢谢李阿姨!”

热腾腾的饭菜下肚,气氛更加融洽,李梅不停地给姜尔岁夹菜,嘘寒问暖。

从京城的生活习惯问到西北的适应情况,从记者的工作问到东南边境的事件,言语间充满了过来人的理解和慈母般的关怀。

“这戈壁滩啊,冬天最难熬,风跟刀子似的。小姜你可得穿暖和点,特别是腰,别落下病根!”

“回头我给你拿点我自己配的草药膏,晚上让云朝给你揉揉,管用!”

“谢谢李阿姨,让您费心了。”姜尔岁心里暖暖的。

周明泽则和郑云朝聊着连队近况、冬季训练难点、边防巡逻的新情况。

话题严肃,但语气是长辈对得力下属的关切和讨论。

“……高原寒区作战的保暖装备,后勤部己经在抓紧协调了,不能冻着战士们的手指头!”

“是!您放心,连里也组织大家用土法子,比如用旧棉袄缝制护膝护腕……”

“嗯,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好!但装备保障也要跟上,这是战斗力……”

姜尔岁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关于牧民联防队冬季巡逻保障的见闻,也得到周明泽认真的回应。

饭桌上的红烧肉果然软糯入味,肥而不腻,带着浓郁的酱香。

羊肉汤鲜香浓郁,驱散了五脏六腑的寒气。家常的味道,却比任何宴席都更让人熨帖。

窗外的寒风似乎也被这屋里的温暖和饭菜的香气隔绝了。

饭后,李梅端出姜尔岁带来的沙枣饼干和自己炸的麻花,又泡了一壶浓茶,两人坐在客厅聊天。

周明泽则和郑云朝在窗边低声交谈着,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讨论着某个防区的冬季布防计划。

昏黄的灯光下,一老一少两个军人的身影被拉长,带着一种责任传承的庄重感。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窗外,戈壁的夜深沉如墨,雪似乎下得更大了。

郑云朝和姜尔岁起身告辞。

“路上慢点!雪天路滑!”李梅把围巾仔细地给姜尔岁围好,又把那个装茶叶果脯的袋子硬塞回她手里。

“这个带回去!你们年轻人留着吃!饼干我留下了,真香!”

“谢谢李阿姨,谢谢周叔叔!”姜尔岁和郑云朝由衷地道谢。

周明泽点点头,拍了拍郑云朝的肩膀:“好好干!也照顾好小姜!”

他又看向姜尔岁,目光温和而期许,“姜记者,西北的故事很多,也很深。期待你写出更多好文章!”

走出温暖的小楼,重新踏入风雪之中。

寒风裹挟着雪沫扑面而来,刺骨的冰冷。

郑云朝很自然地伸出手,紧紧握住姜尔岁的手,将她微凉的手包裹在自己温热宽厚的掌心里。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积雪的小路上,身后,周明泽家那扇透着温暖橘光的窗户,像茫茫戈壁雪夜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