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9章 绿豆粥

执掌风 张寒枞 3454 字 2025-05-18

这一次归鱼羡没再追上去。

她离得越远,梦境就越安全。

她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感觉,心里很难受,眼皮很重,很困,头很疼,很想睡觉,西肢乏力。从国家博物馆到西合院,她是打车才到的家。

其实心里还是欣喜的。她甚至想去彼岸和温长安炫耀:看,他回来了!

只是她太累了,累到眼眶都发酸。

一觉睡到日暮西,手机传来一阵响。她眼睛都没睁,用手够了够,够到了自己响个不停的手机。“喂?”嗓音沙哑。她不得不咳了两声清清嗓子,“您好,哪位?”“是我啊。小鱼姐,你在睡觉啊?”

归鱼羡把手机拿远了些,上面显示“17:49”。她缓了缓,闭着眼睛说:“己经醒了,怎么了?”“啊,没事儿。咱曾老板想问你还来不来工作室了,她今晚在工作室。”

“不来。”她还不够有钱吗,她一个老板,消极怠工一天不行吗?

“好,那我挂了啊,再见。”

一通电话,她整个脑子都像被塞满了东西,有些发胀。再一抬眼,天边都是昏昏沉沉的颜色。为了不被饿死,她还得起来做晚饭。真是举步维艰,淳朴大众的平凡生活。

-

绿色的粥在砂锅里“咕噜咕噜”冒着泡儿。

是绿豆粥。绿豆放多了点,很实在的绿豆粥。

沈叙秋真诚发问:“爸爸,这是绿豆饭吗?”沈期:“……”

沈母从厨房里端着三个碗和一把筷子走出来:“还能吃,不错了。”

沈期无奈:“妈……”

沈母:“夸你呢!怎么,还不禁夸?”一招制敌。这种环节,沈期毫无优势,闭嘴盛粥。

吃着浓稠的绿豆粥,沈母忍不住想吃“腊八蒜”,如玉的蒜瓣,是仔蒜,酸甜口,不辛不辣。现在离腊八还早,也只能想想。她吃着吃着就想到儿媳妇,不动声色地看了儿子和孙子一眼,暗暗叹息一声,又垂下眼去喝粥。

“妈。”沈期放下碗喊她,“我明天上班前送沈叙秋上学,您在家里看电视。”

“得了吧。小叙上几年级你都不一定知道呢,还送他上学。”嫌弃不加掩饰,“你歇了吧。”

沈叙秋看他爸,他爸看他。语气有几分不确定:“中班吧?”沈叙秋点头:“嗯哼。”

沈期悄悄问他:“想不想爸爸送你上学?”语气蛊惑。沈叙秋点点头,又歪头看他:“爸爸,你知不知道我在哪里上幼儿园?”沈期信誓旦旦:“放心,知道。”

“嗯哼。奶奶,我想让爸爸送我上学。”沈叙秋睁大眼睛看沈母。

乌溜溜水灵灵的黑眸,沈母一下就心软了:“赶紧吃饭,谁最后谁洗碗!”这就算是同意了。

-

艳阳高照的第二天,记得儿子在哪里上幼儿园的沈老师和一年级的沈叙秋小朋友双双卡点上课。沈期奔跑着到阶梯教室时,上课铃还差一分钟打响。

被旁边两位同学偷笑:“没事没事,还有人也迟到我就放心了。开学第一节专业课迟到,老师也不认识我们,没事没事。”

沈期第一反应:“这不是才响上课铃?”

另一位同学拉着同伴忿忿,有种指桑骂槐的意味:“不能这么投机取巧!有一次踩点就会有第二次迟到。”

两个人一来一回说相声似的,认错态度很好:“抱歉,下次一定。”

沈期心想:我也是。

他己经掌握沈叙秋的上学路线了。

沈期后知后觉地想笑。走上讲台急匆匆打开多媒体投影仪。

“我们开始上课。”声音冷肃,通过麦克风传到底下每个人的耳朵里。从刚刚一起迟到的同学到严肃的授课老师,谁也不知道两位同学一颗心脏经历了什么,恐怕很难快乐起来了。

下午接沈叙秋的也是沈期。他把车停在小学的马路对面,专门买了一串糖葫芦来接沈叙秋。沈叙秋觉得挺新奇以前都是妈妈和奶奶来接他。“好吃吗?”爸爸问他。

“好吃。以前妈妈都不让我吃。”

沈期说:“妈妈是为了你好,怕你蛀牙。”

“我知道的,爸爸。”沈叙秋没意识到那份迟来的钝痛,他还懵懂。

下午三点半的阳光不算太过炙热,沈期学校里还有事要忙,自然而然地问他:“是回家还是和爸爸一起去学校?”

“去学校!和爸爸一起!”沈叙秋拍胸脯跟他保证,“我起级乖的,爸爸!我不会吵你的。”

儿子太乖让老父亲过于放心的结果就是:等他下午五点下课了回到办公室发现儿子小心翼翼地牵着一个姑娘的手,软乎乎地跟在人家后面。不知名姑娘牵着他,认认真真地在看一本专业书,两个人背着光,气氛安静的像一幅画。

听见声响,两个人都抬起头来看他。在他短暂怔愣里,归鱼羡把书合上:“沈老师。”

她轻轻笑着,像是秋风摇曳的果,轻轻地落到叶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