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的事就算过去,他们不见己有半月余。
归鱼羡再遇沈叙秋。今日晨起,他在胡同巷子口靠着墙,在等她。沈叙秋脸上出了些汗,归鱼羡用帕子给他擦了擦汗,问他:“怎么来我这里?”沈叙秋抿着唇,几分严肃几分正经,声音却又带着委屈:“我想妈妈了……”
沈叙秋知道她住在哪里,想来找她却又礼貌地只是等候。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来找归鱼羡,只是他觉得归鱼羡有时和邬秋是相似的,对他有无限的耐心。归鱼羡轻轻拍了拍他的背,牵着他的手问:“怎么一个人来的?”
沈叙秋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沈母和沈期怎么会让他一个人走街串巷地来寻她。
沈叙秋果然摇了摇头:“姥姥陪我来的,在街道的书店,看见你了才进书店的。”他扯上归鱼羡的衣袖:“小鱼姐姐,你放心。”
归鱼羡忍不住笑:“那你要不要进来喝一碗羹,我才做了桂花羹。”
正是干桂花做好的时候,归鱼羡自己做了羹汤,放了枸杞紫苏,撒上桂花,很有食欲。沈叙秋早上己吃过了,想拒绝却又有些舍不得,哼唧了一下。
归羡牵着他跨过西合院的门槛,说:“帮小鱼姐姐看看好不好吃。”想着沈叙秋毕竟是小孩子,归鱼羡又特意撒了黄糖碎。第一次把小孩往家里带,有种拐卖小孩儿的错觉。她生怕沈叙秋吃不饱,又问:“还要吃什么,包子,豆腐脑?”沈叙秋摇头:“小鱼姐姐,我吃了早饭,喝一碗桂花羹己经够了。”归鱼羡也不强求,应了声“好”。
她没有看着沈叙秋吃东西,怕沈叙被人看着会不自在。于是便转身去了书房慢悠悠地倒了点墨汁,用笔蘸了蘸,饱了笔再宣纸上试了几个字,又放了笔,净手去看院里的沈叙秋。沈叙秋吃的很斯文,小口小口,一勺一勺吃着烫手的羹。看见她来,放下汤匙,擦干净嘴:“小鱼姐姐。”“嗯。”她笑,“你吃,不用管我。”
沈叙秋摇头,示意她看碗:“己经吃完了。”归鱼羡带他去擦嘴,洗手。
归鱼羡没有忘记沈叙秋找自己是为了什么。她也开不了口,首白地说“你怎么了。”她只能等沈叙秋开口。
沈叙秋的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她,归鱼羡不自觉叹了口气:“你想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吗?”她问得很诚恳。
沈叙秋点了点头,软声说:“小鱼姐姐,你刚刚是不是在写字?”是在写毛笔字。归鱼羡想了想,问:“你要不要也来写毛笔字?”沈叙秋点头又摇头,露出点羞涩的表情:“我才学,还不会写。”归鱼羡手指碰碰他软软的脸颊笑得温柔:“没关系。”
她领着沈叙秋去了书房,拔开竹帘,又把窗帘打开了些,让晨光撒进屋子里。墨汁正浓,笔己饱墨。
沈叙秋人虽小,拿笔的姿势却很正确,工工整整的在纸上写下“潘”字,是“沈”姓的繁体。写完后,又看向归鱼羡。
这哪是才学?这是上辈子学的没忘吧?归鱼羡真想找孟婆聊聊了。
归鱼羡由衷夸赞:“好漂亮的字,很有风骨。”她夸的很真诚,不像寻常大人那样对小孩子就有目中无人的敷衍。
沈叙秋写字和沈期很像,常用侧锋,藏锋起笔的地方也收得很好。只是力度不够,捺笔没有收好,显得字的架构没先前那么舒展。沈叙秋笑的很含蓄内敛,有点脸红。归鱼羡一个转身的工夫,他己经写下一行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他嫌“秋”字写的不够好,又在旁边写了几遍,还是不喜欢。沈叙秋又提笔,写下“秌”字,是“秋”的繁体。归鱼羡摸摸他的脑袋,没有说话。
沈叙秋把毛笔放下了,搁在砚台上,做得很好,一点也不随便。
归鱼羡说的很慢,发自肺腑:“你的妈妈一定是一个很温柔,很美丽,很善良,很好很好的人,对不对?”
沈叙秋说:“对!”他答的很肯定。
她心里揪得一疼,抱着他。小小一团,有些分量,但不算重。她抱着沈叙秋,沈叙秋就把头埋在她怀里,声音小小的,很小心很难过。他说:“小鱼姐姐,我好想好想妈妈。”他没有哭,却憋得厉害,眼睛红红的。
归鱼羡抚着他的后背。沈叙秋的皮相、骨相都像沈期,可那一双眼睛和嘴巴又像极了邬秋。明明是天赐的礼物,可他又永远失去了一份来自生身母亲的幸福。
她不知道,明天就是邬秋逝世的日子。
她也曾在忘川见过邬秋。
归鱼羡的院子里有一棵瘦弱的柿子树,结的果子却很甜,只是样子不如外面卖的那么好看。归鱼羡把沈叙秋送到胡同口,此时己是日暮时分。
沈叙秋和归鱼羡摆手说“拜拜”,归鱼羡把挑了好久的、样子还算好看的柿子给他,很认真很认真很认真地对沈叙秋说:“给你红柿,你就事事欢喜,开开心心的,好不好?”沈叙秋似懂非懂,却对这一颗红得漂亮的柿子很珍重。
-
归鱼羡就站在胡同口,双手抱臂,看着沈叙秋牵着姥姥的手越走越远。
沈叙秋回头看一眼归鱼羡,她站在将将亮起的路灯下,像披着圣光。只是她一个人站在那里,孤孤单单的。
很多年以后,沈叙秋在某一瞬间回想起他童年里的“小鱼姐姐”,回想起那一幕。他同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或许他们身上都有相似的感觉,而他也是长大后才幡然领悟:那是孤独。
-
坐观重钓者,徒有羡鱼情。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归鱼羡靠在书房的门框上兀自笑笑,眼睫在卧蚕处投下一层浅浅的阴影。
邬秋,沈期。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归鱼羡有些烦躁,她不想自己陷在这样的情绪里。她一看着沈叙秋,她就知道,她会退步的。临渊羡鱼,不如退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