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3章 县试

执掌风 墨篆青瓷 2466 字 2025-05-18

离县试还有七日,沈墨予的小手腕上缠满布条,将特制的短毛笔牢牢捆在掌心。

晨光里,裴砚辞展开泛黄的历年考题,戒尺轻点在"修身齐家"西字上

【若考官问起,你便说——】话音未落,沈墨予己奶声奶气接道

【修身当以明理为先,齐家不该困女子于深闺!】竹窗外的蝉鸣突然停了一瞬,惊得幼童紧张地望向先生。

【好!】

裴砚辞的笑声惊飞檐下燕雀,他摸出块沾着墨渍的糖糕塞进孩子手里,

【明日我们专练对对子。】

当夜,沈府书房灯火通明,沈将军握着沈墨予的小手比划弓马,夫人却在旁铺开《千家诗》,教他用童言童语拆解诗句。月光爬上虎头靴时,少年枕着竹简入眠,梦里还在念叨:

【阿柳姐姐...读书...】

县试当日,沈墨予被护院托着跨进考场,虎头靴底粘着母亲塞的平安符。

监考官见他踮脚才够到考案,特意搬来矮凳,却见这孩童用捆着布条的小手,稳稳蘸起墨汁。

第一道题是续写《三字经》片段,沈墨予咬着笔头思索片刻,笔尖落下“人之初,性本善。男女同,应书伴。蚕吐丝,蜂酿蜜。女儿学,亦济世。"

第二道策论题刚念出口,整个考场便响起窃窃私语——

【"论女子读书之利弊"】

沈墨予的羊角辫随着书写轻轻晃动,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君不见,班昭续汉书,清照词中赋。若将红颜囚绣户,如埋明珠于尘土。且看邻家阿柳女,织布亦思圣贤语。读书非为男儿事,笔墨应染百花路!"

最后是即兴作诗,题目《春景》。沈墨予搁下毛笔,突然伸手蘸墨,在卷纸角落画了棵歪歪扭扭的柳树,树下两个小人儿捧着书。

题诗处写道:"春风吹绿柳,双影共书香。若得天下晓,女童亦可狂!"收卷时,他的虎头靴早己沾满墨渍,可攥着素帕的手心里,还藏着裴砚辞偷偷塞的桂花糕。

发榜前日,沈墨予攥着被汗浸得发皱的考卷,跌跌撞撞冲进青竹书院。羊角辫散了一半,虎头靴还沾着路上的泥点,可眼里亮得惊人

【先生!快看!】

裴砚辞展开卷子,目光扫过“男女童,应书伴”的三字经续写,落在那首“女童亦可狂”的歪诗上。墨渍未干的卷纸在风中轻颤,他突然按住孩子肩膀:

【墨墨,过来。】

师徒俩在竹影斑驳的廊下相对而坐。裴砚辞指着策论里“若将红颜囚绣户”的句子,声音放得极缓

【你写得很好,可这世道……】

他解开衣襟,十年前的烙铁疤痕在暮色中泛着青白,

【那些人不会和你讲道理,他们只会用权、用刑。】

沈墨予盯着那道狰狞的伤疤,想起林姑娘出嫁时的哭声,突然红了眼眶。

【可不说出来,阿柳姐姐……】

【要藏。】

裴砚辞用戒尺轻点孩子眉心,

【藏在治国安邦的大道理里,藏在诗词典故的深意中。就像春雨,润物无声才能长久。】

他抓起一把竹屑洒向风中,

【等你做了大官,批的每一道公文,签的每一个字,都能让女子离学堂更近一步。】

暮色渐浓,沈墨予把考卷小心折好塞进怀里。

夜风掠过他的包包头,带着竹叶的清香。

他低头看着自己握笔的手,忽然懂了,有些火种不能明火执仗地烧,要像先生说的那样,把燎原的热望,悄悄种进世道的土壤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