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6章 烛火映丹心

执掌风 墨篆青瓷 2570 字 2025-05-18

暮春的夜露沾湿了青石板,沈墨予赤着脚丫踩过微凉的回廊,怀里紧紧抱着早己滚瓜烂熟的《孟子》竹简。

父亲沈凛川那句“‘民’字里也该有女子”,如振翅的蝴蝶在他心头扑腾,搅得他坐立难安。

转过九曲游廊时,他被门槛绊了个趔趄,膝盖磕在青砖上渗出细密血珠,却只是皱了皱眉,攥着竹简继续往母亲的栖梧阁跑。

栖梧阁内烛火摇曳,江婉宁正将最后一缕金线绣进香囊,忽见廊下闪过黑影。纱帐被掀开的瞬间,带着露水的紫藤花瓣从孩子发间簌簌坠落,沾湿了她月白色的裙摆。

【墨儿?】

她慌忙放下绣绷,却见儿子红着眼圈扑进怀里,冰凉的小手死死揪住她的衣襟,发间还带着白日里在后园读书时沾染的草叶清香。

【娘亲,《论语》言‘有教无类’,《孟子》讲‘民贵君轻’,可为何这天下女子,却被拒于学堂之外?】

沈墨予趴在母亲膝头,仰起的小脸上还沾着白日里的草屑,圆眼睛映着烛火忽闪忽闪,

【林姐姐熟稔《诗经》三百篇,精于《礼记》典章,难道要一辈子困在绣楼里吗?】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竹简上的刻痕硌得母亲大腿生疼,

【西书五经我早己烂熟于心,可这些道理,为何独独容不下女子?】

江婉宁的心猛地揪紧。

她解下外衫裹住孩子单薄的肩膀,指尖抚过他后颈细密的绒毛。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声一声,惊起栖在梧桐树上的夜枭。

【墨儿,你看这玉镯。】

她取下腕间羊脂玉镯,任其在掌心轻轻相撞,清越的声响在静谧的寝殿回荡,

【千百年的规矩,就像这玉镯的纹路,刻得太深了。可再深的纹路,也挡不住新生的力量。】

【可《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

沈墨予突然撑起身子,额头撞在母亲下巴上也浑然不觉。

他从怀中掏出皱巴巴的宣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插满旌旗的学堂,

【我要效仿先贤,上书首谏!把林姐姐她们的才学,把《尚书》中‘野无遗贤’的道理,统统写进去!】

孩童温热的呼吸喷在江婉宁手腕,

【您教我写奏折,就像教我研习《春秋》笔法那样!】

江婉宁望着宣纸上东倒西歪的“学”字,眼眶突然发烫。

她想起白日里沈凛川抱着儿子时,紫藤花瓣落在那小小的肩头;想起林家姑娘接竹简时颤抖的指尖。

纱帐被夜风掀起一角,烛火明明灭灭,将母子俩的影子投在雕花窗棂上,恍惚间竟像两株并肩生长的树苗。

【好,我们一起写。】

她将儿子搂进怀里,让他靠在绣着并蒂莲的软枕上,提笔蘸墨,

【但改规矩比解藤蔓难多了。昔年商鞅变法、王安石革新,皆历经千难万险。我们要像春蚕吐丝,一点一点织;像愚公移山,一步一步挪。】

沈墨予忽然抓起母亲的手,将自己的小手覆在上面

【我不怕难!《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天下女子不能修身,又何谈家国太平?】

他认真地盯着笔尖,

【等我长大了,要在每个州府都建女学,让天下女子都能研习经典,通晓‘天时不如地利’的真谛!】

夜风穿堂而过,吹得案头的竹简哗哗作响。

江婉宁望着沈墨予发亮的眼睛,恍惚看见无数女子从绣楼、从深闺中走出,在阳光下舒展笑颜。

她轻轻落下第一笔,墨痕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像极了暮色里那片倔强生长的紫藤花海,也似文明传承中永不熄灭的星火。

错乱章节催更!